? 世界万物,均有五行,茶亦然。茶之五行,犹如人之五行。即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人有肺、肝、肾、心、脾五脏,我们国的茶有红、白、黄、绿、黑五色,五色生发出相对应的辛、甘、咸、苦、酸五味。这五脏、五味之间,由茶到人,相辅相成,以五行茶道,滋养五行之驱,构成了一个丝丝相扣的五行茶叶养生环。喝茶可以养生,品茶可以养性,茶道一直是我国古代推崇的养生之道。
? 五行学说,是古人用来说明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滋润、相互制约,从而达到生态平衡的一种理论,与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生态系统,有异曲同工之意。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之间存在的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对应白、绿、黑、红、黄五种颜色。自古以来,国人养生追求五色均食,就是为了追求五行平衡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原则就是促进人体五行和谐,只要五行和谐,身体自然就健康,就能使饮茶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 宋代陈直所著的《寿亲养老记》中记载:“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管千百品,其五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之行,与药无殊,人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者”。进一步说明按照五行平衡饮食的重要性。
? 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开篇之言,画龙点睛。说明:茶之属木。此木为阴柔之活木,吸日月之精华,受山川之灵气,得水土之滋养,春生旺而冬墓库,东方青龙,居于震位。这里说的茶,主要是指茶树,而不是成品茶。作为野生植物的茶树,经过人的加工,成为饮品,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茶叶也有五行之说。黑茶属水,绿茶属木,红茶属火,黄茶属土,白茶属金。从茶树叶到茶产品,制作时,杀青、干燥、复焙属火;置于铁锅或者现代机械,都是钢铁制的,包括常用锡箔、锡罐等贮藏,又属金;将茶叶放在地上摊晾,包括用陶瓷包装和冲泡,均属土;最大的作用在于冲泡,水为茶之母,好茶需好水,没有水就泡不成茶。因此,一杯茶就是一个完整的五行世界,金木水火土缺一不可。
? 纵观茶疗史,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言:“茶为百病之药”。苏敬等撰写的《新修本草》将茶列于木部中品,其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其功效有下气,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消宿食,利小便,治瘘疮等。后世医家均秉承其理论,不断开拓出茶的药用功效。如 斐汶在《茶述》中云:“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则将茶的功效上升至抽象的精神感悟,对茶的养生意义作出了积极的肯定。又如宋代茶业飞速发展,中医茶疗的使用方法和运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就列有药茶专篇。重点转向茶的制作工艺及服饮方法在方剂中的运用。使得中医茶疗在发展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 随着唐宋时期社会文明高度发达,各种思维交汇融合,以儒释道三家与茶结合所产生的茶道文化应运而生,茶道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又与中医调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构成良性互动,经过岁月沉淀后,确立了以茶为中心的茶道养生方法。
? “初生于山,重生于锅,隐于茶罐,复活于杯,此乃茶的生命之旅也”。就是茶的五行轮回:生在土里,长在木里,死在锅里,遇到懂茶的人,活在水里,涅槃在壶里,最后留在人的心里。茶叶经过反复生克、攻伐、合化、博取而兼容了阴阳五行的精华灵气。这正是茶叶诸多养生功效的根源奥妙所在。
中国是茶的国家,中国人把神奇的东方茶叶,这个最伟大的叶子推向全世界,惠及五湖四海,是我们对世界作出的重要贡献,是我们贡献给世界的巨大福利。不仅使茶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也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不仅使茶成为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饮料。长期以来,国盛茶香,对待茶的态度,体现着我们对国家的信心。
?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一杯茶,小意葱笼,清香流动。禅言:杯盏人生。读罢,杯水盈盈方寸间,万念聚拢,欲语还休,个中滋味,自晓自知。在一片树叶中上下求索,谱写出许多动人的书香故事;在一杯杯品饮中无声交融,呈现出了许多感人的健康故事;在茶叶茶品中五行轮回,感悟出了许多人的人生故事。
? 茶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最纯粹的爱!
? 刘 帅
2022年3月26日
茶字五行属木。
释义: 1.常绿木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一般为白色,种子有硬壳。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2.用茶叶做成的饮料。 3.旧时指聘礼(古时聘礼多用茶)。 4.茶色。 5.某些饮料的名称。 6.指油茶树。 7.指山茶。 8.姓。
樱花五行茶具有排毒降火(甘草、淡竹叶、菊花、陈皮)、润肠通便(金银花、淡竹叶、决明子)、气血双补(红花)、美容养颜的作用,但是喝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不要晚上喝;红花、陈皮、淡竹叶等成分,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但是晚上喝了影响睡眠;为了发挥排毒通便最大功效,建议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喝比较好。
一般来说,茶味苦,性寒凉,从阴阳角度来分析属阴。从五行角度来分析,茶是木本植物,属五行中的木。然而,茶树经过人的劳动加工,成为可供饮用的成品茶后,它的性质就产生了变化。而一般人所认识的茶,主要是成品茶叶,所以,我们这里说的茶,主要指成品茶而不是茶树。
茶本身属木,成为可以饮用的成品茶,必须要有其它四种元素的参与调和才行。试以若茶为例分析如下:
火:制作时,杀青、干燥、复培;冲泡时,烧水。金:传统制作工艺,一般是置于铁锅中杀青,铁锅属金;现代机械化制作,许多机械都是钢铁制造;此外,茶叶的包装贮藏,常用锡泊、锡罐、马口铁罐、不锈钢桶等金属。
土:传统制作,需将茶叶放地上摊晾,俗语称之为“吸地气”;成品茶的包装贮藏,陶瓷是最常用的容器;而在冲泡时,最佳的功夫茶具是紫砂壶、小瓷盅。此类茶具均属土。水:最大的作用在于冲泡。水为茶之母,好茶需好水,没有水就泡不成茶。
由此看来,小小的一杯茶汤中,包蕴着的却是完完整整的一个五行世界,金、木、水、火、土,缺一都不可。
尽管如此,具体到_一杯茶汤,五行的比重却各有不同。有时火的成份大,比如乌龙茶包蕴的火就较绿茶黑茶白茶黄茶为多,而乌龙茶中的高火茶包蕴的火又比低火茶为多。用金属容器包装贮藏的茶,包蕴的金成份较多,茶叶在金属容器中存放时间越久,金的成份就越多;至于土的成份,也与金一样,凡用陶瓷容器贮藏的茶叶,时间越久,含量越重。
因为茶中包蕴的五行比重不同,茶性也就产生相应变化。有的仍然保持阴性,如未经发酵与多次烘焙的绿茶、白茶;有的则转化成了阳性,如乌龙茶和红茶。因经发酵与多次烘培,火气较大,故茶性转甘偏温。若经一定时间陈放,待火气退尽后,茶性则转为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