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二号大米的核心产区安家镇水稻种植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
五常分为12个乡、12个镇,稻花香2号大米所在的是安家镇水稻种植基地,是五常大米的核心产区,17年交通广播合作种植基地拥有水稻种植面积大约1000亩地,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大约1500亩地,年产量140万斤左右,其他品种的大米年产量大约200万斤。
五种好吃的大米
第一种大米:黑龙江五常大米
五常大米是黑龙江省五常市的特产,在全国大米中的名气可是数一数二的。早在清道光十五年,五常大米就被封为贡米,所以五常大米有“千年水稻,百年贡米”的美誉。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五常大米更是名声大噪,成为很多人餐桌上的美味主食。
第二种大米:黑龙江响水大米
黑龙江响水的大米也很出名。响水大米,是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的特产大米。从唐代直至清朝,响水大米就始终被作为贡米,颇负盛名。响水大米之所以这么好吃,跟它特殊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
第三种大米:辽宁盘锦大米
盘锦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四季分明,地势平坦,充分的河水灌溉、弱碱性的土壤、适宜的温度和较长的生长期使水稻充分成长,籽粒饱满。
第四种大米:天津小站稻
历代史料多有记载,天津地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而小站地区的土壤质地粘重,保水保肥力强,加上土壤中富含各种矿物质元素,这就给水稻的生长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态环境。
天津小站地处多条河流的下游,河水中夹带着从黄土高原冲来的泥沙,这其中富含水稻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有机肥,天然的优势也造就了小站大米的独特味道。
第五种大米:宁夏珍珠米
宁夏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之称,它位于我国西北部,属于内陆高原,当地的气候十分干燥,昼夜温差也很大。黄河在其境内绵延400余公里,为种植稻米提供了天然灌溉水源。加之长时间的日照和肥沃的土地,这都为种出好大米提供了条件。
水稻的种植地区
贵州以湄潭、凤冈、余庆、丹寨、惠水等地为代表的规模优质稻生产区域。水稻一般在9-10月成熟收割。
位于黔北的湄潭、凤冈、余庆、遵义、绥阳等县农民,靠种植优质水稻大幅增收。现在发展粮食生产一切得讲标准、讲科技,科技才是农民的“财神爷”。
2004年,全省16个优质稻示范基地共实施18.54万亩,所在16个县(市、特区)的优质稻种植达到178.16万亩,占全省优质稻面积565.17万亩的31.5%,全省优质稻生产初步实现了区域化布局。
基地内种植的优质稻面积41.6%实行订单生产,收购价比普通稻谷市场价均高出20%以上,极大地推动了基地产品的商品化。优质稻产销两旺,农户种植效益提高,共为6.414万农户增收6396万元。
扩展资料
由贵州省农科院承担的2010-2014年“贵州省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下称“种三产四”)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验收结果表明,“种三产四”项目经过五年研究成效显著,最高产量达1079.2公斤/亩,创造了贵州省水稻单产新纪录。
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现创建的百亩核心示范区平均产量均在800——900公斤/亩、最高产量达1079.2公斤/亩,创造了贵州省水稻单产的高产新纪录。
在万亩区辐射推广工作中,累计进行示范推广面积达277.32万亩,项目区平均亩产642.22公斤,较非项目区平均增产185.25公斤/亩,增产40.54%,达到了“种三产四”项目的预期丰产效果。
凤凰网-贵州杂交水稻“种三产四”工程最高亩产1079公斤
农业部-贵州省依托科技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纪实
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中国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