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蔬菜,老农说要学会“浇3水、施3肥”,这些你都懂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3:30:39
字号:

引导语:

种植蔬菜,老农说要学会“浇3水、施3肥”,这些你都懂吗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还看到朋友发牢骚,他在城市生活一直想要吃的农村人自己种植的那种蔬菜和水果。

他觉得农村人自己种的蔬菜,水果和超市里面买的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他以前老家吃到的那些蔬菜都带有一丝丝的甜味儿,现在市面上的蔬菜都特别的苦。

正是出于这种原因,他开始在家里琢磨着自己去种植一些蔬菜简单地在阳台上面准备几个泡沫箱子,刚开始他确实种植成功了几颗蔬菜。

没想到这几天天气突然变冷温度下降,他种植的小青菜都出现了叶子发黄的现象,他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种问题。

我相信有许多朋友在种植过程当中也遇到过和他一样的问题,有一些朋友可能发现蔬菜的根茎部分已经糜烂。

从小我就看着爷爷奶奶,他们种植蔬菜谁在这方面也算是比较有经验,农村老话常说一定要浇三次水,施三次肥料,到底是哪三次呢?这些你都懂吗。

想要种植蔬菜的朋友,赶紧学起来,按照这种做法做,一定不会出现差错。

首先要解释一下要浇哪三次水呢?

一、要浇三次水

第一次就是在种子放进泥土的时候特别的重要,这也算是基础,如果这一步出现错误,后续这些蔬菜生长出来,一定会出现叶子发黄等现象。

一定要选择湿度适宜的泥土,要保证足够的湿润,这些蔬菜的幼苗才能够有效吸收。

这个时期要注意温度不能够直射阳光温度,尽量保持在15到18度左右。

在这里建议大家刚开始的时候每隔一天就要喷一次水,这种方法绝对不会出现错误。

第二次水是等到这些种子开始生长出来,等到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在这个时期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一定要控制水分。

一定要去减少浇水的次数,原先是隔一天浇一次,现在是大约要在一周左右才能够浇一次水,如果浇的太频繁会直接让它的根部糜烂。

因此,这一步也就蹲苗水。

那最后一步也是来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尤其是这些蔬菜已经长出果实,有许多果农都发现在浇水过程当中,这些蔬菜没有以前长得那么快。

从表面上看,甚至还有点萎缩,也没有以前光泽度那么鲜艳。

这个时候一定要记得浇水的次数可以频繁,但每一次浇水的分量尽量要低。

二、三个施肥的阶段

那么到底要施哪三次肥料呢?我们都知道市面上的肥料分为天然的农家肥和农资店里的肥料,有一些聪明就回家动物和粪便当成施肥的材料,事实证明用粪便当成肥料也能够让蔬菜的口感变得更好。

有时候失败和肥料没有多大的关系,还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施肥方式。

第一次是将肥料和泥土放在一起,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住,一定要用完全发酵完成的有机肥。

这样才能保证不伤害种子,建议有条件的农民朋友尽量选择羊粪,刚开始放弃用猪粪当肥料。

在第二步时,有许多朋友都出现的错误,有一些朋友觉得刚开始放了肥料,之后过程中就不需要再用肥料。

按照正常情况下,根据肥料的品种不同,每一种肥料使用的时间也存在的差距。

如果是在果实还没有完全生长出来,只是有绿色的叶子时,一定要少量施肥。

等到果实完全扫出来之后要加大施肥的分量,这样就能够保证能够收获的硕大的果实。

记住这一点才是关键,尽量可以选择粪便。

相信大多数朋友都知道施肥是将这些肥料放进泥土当中,而市面上还有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朋友会选择在叶子上施肥。

有一种技术是专门通过在叶子上打上气孔,将肥料喷射在上面,植物也能很好地吸收。

这特别考验喷射的手法和肥料的使用,在调配肥料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搭配得当,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就会失败。

总结:

想要选择这种的思维方式,尽量是在晴天进行,如果阴雨天气很有可能出现其他的意外。

一定要注意以上所提到的水和肥,也是许多朋友疑惑,明明大家用的是同样的化肥和水,为什么种植出来的蔬菜相差如此之大,原因就是在这些地方。

在种植之前可以多去查找一些资料可以去问当地有经验的朋友,这也可以减少失败的几率。

你怎么看呢?

、发展蔬菜种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06年,果村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狠抓工作创新,统筹协调发展格局。村两委班子结合本村实际,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正式确定了以“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为方向,以芹菜为主打品牌的产业,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启发思想,鼓励带动,引导农民建棚种菜。经过几年的努力,果村蔬菜种植业逐渐形成规模,以芹菜种植为主,仅09年上半年,芹菜长势良好,菜价喜人,按每斤1元计算,果村100个芹菜大棚平均产量为12000斤,蔬菜大棚总收入为120万元。露天芹菜产量达到200万斤,实现收入14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果村255户菜农户均增收1万元。二、创新管理模式,解决菜农发展难题为解决菜农们在生产和购销过程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2007年4月27日,在党支部积极协调下,成立了北京市首家合作社资金互助会,互助会共吸纳社员互助金13万余元。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菜农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促进了全村蔬菜产业的积极发展。为了进一步规范资金互助会的运作,增强互助金的安全高效周转,在通州区农委的大力帮助下,2009年,果村蔬菜合作社资金互助会作为通州区第一家试点单位安装了通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管理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可以有效的强化互助资金的管理,而且可以使资金互助会更加顺畅、高效的运作,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最大程度的解决菜农资金问题,推动果村蔬菜产业更快的发展,加快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三、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致富增收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建立产业优势,关键是培养新型农民。果村成立了“无公害芹菜农民田间学校”,针对芹菜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州区植保站的专家从种植栽培管理、植物保护、化肥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菜农们传授相关技术知识。田间学校一改过去先在课堂上讲授,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培训方式。先从田间地头开始,进行田间鉴别讨论,然后再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对农作物进行调节,对病虫害加以防治。培训班每周开课1-2 次,固定学员32名,前来旁听的流动学员达近百人。这一举措全面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把农民培养成为生产能手和农业专家。提高农民的自信心和科学决策能力。三、改善生产条件,为村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关键。为了改善村民生产条件,更快地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果村实施农田路硬化工程,硬化村外农田主路3500延米,合计达25000㎡,次路采用渣石路面,共硬化19188㎡;修建进地管桥40余座,铺设浇灌管道2000亩,打井5眼,共计解决200亩菜田灌溉问题。这些民心工程的实施让村民们坚定了发展蔬菜种植的信心,看到致富增收的新希望。为了响应国家关于节水的政策号召,并且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果村村积极采用农业生产中滴灌节水新技术,为大棚统一安装了农田滴灌设备,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菜农的劳动量,还有效减少了农田灌溉的用水量,并同时提高了大棚灌溉的效果。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果村党支部集中全体村民智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村庄发展思路。在发展芹菜种植中,将进一步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作用,通过增加入会资金数额和借出资金额度,满足社员扩大生产、增加种植面积资金之需,进一步促进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全面推动果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2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