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驴肉好吃?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0:51:56
字号:

作为一名资深驴肉党必须来回答一波~

为什么都说驴肉好吃?

俗话说得好,“闻了驴肉香,狗急也跳墙”额外说一句,关于驴肉还有一句俗谚:“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可见驴肉味道之美,营养之高。

那么驴肉真得好吃吗?答案必须是好吃,好吃,好吃啊!

驴肉,味道介于羊肉和牛肉之间,却不腥不膻,没有异味,口感层次那叫一个丰富!不同于马喜欢快跑,运动量大,导致其肌肉过于肿胀,肉质偏硬偏柴。驴的性情温顺,行动和缓,很少有剧烈运动的需要,因此肉质肥瘦均衡,更加鲜嫩。在我大中华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体系中,驴肉在卤、炒、焖、炖、煎各种工艺的加持下,将自身的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抚慰了国人的味蕾。

但要论起驴肉的代表性美食,还得数驴肉火烧!这是一款只有没吃过和吃了就再也忘不了两种体验的民间美食,当然,前提得是正宗的驴肉火烧。

小小科普一下,通常认为驴肉火烧分保定和河间两种。二者区别简单来讲就是保定的是圆形的、驴肉选用的是卤制的太行驴,加进火烧里时还是热乎乎的;河间的是长方形的、选用的是酱制的渤海驴,加进火烧里时是凉凉哒~

千万别问我选哪一款更好吃,这是小孩子才做的选择吧,成年人当然都要啦!

驴肉火烧原是保定特色小吃,流行于河北冀中平原。然而,众所周知,真正的美食才不分地域呢!现如今,驴肉火烧早已成为大江南北食客的心头好。说到这,有必要给俺们大金州的驴肉火烧打个call!兴建于1031的金州古城,位于大连,在历史上被誉为辽南第一重镇。除了文化底蕴深厚,俺们金州人在吃上也绝不含糊。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金州的驴肉火烧,那非“正宗”莫属。这边卖的河间驴肉火烧比较多。口味上跟我之前去保定旅游,特意跑老字号排长龙买的无二。趁热一口咬下去,烧饼皮薄酥脆,内馅鲜嫩弹牙,真真唇齿留香,让人忍不住直呼“哎呀咩啊,太香咧!”

驴肉,除了与它的黄金搭档——火烧,合体稳居中华美食榜以外。在包子界,也有驴肉的一席之地。虽并不常见,但市面上却一直有它的传说。鲜香四溢的馅料搭配蓬松柔软的包子皮,碰撞出了绝妙的口感。再搭配上鲜蘑、豆角、韭菜、洋葱等辅料,简直美滋滋。悄悄地拉个仇恨,俺们大金州驴肉包也是个风味名吃呢!

虽然是个百无禁忌的吃货,但答主我平时也比较关注食物的营养价值。该说不说,在这方面,驴肉绝对称得上是个秀儿!

用一句话来总结驴肉的功效就是“两高两低,强筋壮骨、补气养血、美容养颜”。

驴肉含有高蛋白和大量氨基酸,但是胆固醇的含量很低,脂肪含量更是近乎为零,每100克驴肉中热量只有116大卡,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生物价值较高,远远高于猪肉、牛肉。所以对于不想变胖,又想吃肉解馋的人来说,驴肉,选它就对了!

此外,中医认为驴肉性味甘凉,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和安神去烦的功效。其含有的动物胶、骨胶朊和钙等成分,前两者可是补血养颜的佳品,同时也能对老人儿童、体弱者以及病后调养的人能够提供良好的营养,增强人体免疫力。

记得之前我嫂子坐月子的时候,我妈几乎每三天就要炖一锅驴肉汤,我嫂子更喜欢喝汤,所以肉几乎全被我给承包了。借嫂子的光,让我这个驴肉爱好者着实过了一把驴肉自由的瘾。揭开锅盖,原汁原味的鲜汤咕咚咕咚在锅里翻滚,热气腾腾的蒸汽里氤氲着肉香,隔壁家的小孩真的要被馋哭了。除了煲汤,干锅驴肉、辣椒炒驴肉、酱驴肉、炖驴肉等做法都是一绝。

信我的,想解馋却又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选驴肉火烧或者来一笼驴肉包子。一口下肚,再多的疲惫和烦闷都会烟消云散。成年人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最后的最后欢迎大家来金州旅游+逛吃!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末时期,宫内太监,多出于河间一带,清朝没落,宫中烹饪高手御膳房太监回到家乡,流于民间,靠手艺吃饭。因此有话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自从最后两只龙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条、死了一条以后,就只有屠龙术流传下来了,而驴则在千百年间,繁衍生息,让人吃也吃不完。堪称第一人间至味。驴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竟将代步的驴也杀来食之。

据有河间独特风味的“大火烧夹驴肉”。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隆基,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只好把剩饼拿来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经过数代流传才形成这样一种形状(还有一种是圆形的)和风味。河间有句俗语叫:“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这也就是说大火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因保护耕畜,驴不能随便杀了,只好掺上猪肉。又独创出用驴油与淀粉加上各种药材熬制成的焖子,文革时期,又因割资本主义尾巴。河间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就全部停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各村镇尤其是河间米各庄一带的经济比较开放。火烧驴肉就又活跃了起来,其烹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从面料的配制,面饼的成型及火候,驴肉的老汤熬制,甚至驴肉的切工等都有更深更细的研究,即便是简单的一道焖子的做法,就集聚了新老一辈多少年的经验与手艺,成为非河间莫有的不外秘传。其代表就是万贯驴肉火烧老店了,经过多年的改良,发展,万贯驴肉火烧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自主品牌“百年万贯”和”功夫驴“的正规化公司。把“大火烧夹驴肉”这一传统食品发扬光大,很快的推向了长江以北各地,并且深得各地美食家的好评。

特色

在驴肉的各种吃饭中,数驴肉火烧最为常见,而在驴肉火烧中,数河间的驴肉火烧为上品。河间府在古代就是水草丰美之地,出产的驴肉也格外鲜美。河北附近正宗驴肉火烧店的驴肉都来自于河间,加上店老板祖传的烹制手艺,煮出来的驴肉色泽红润、鲜嫩可口。

制作

火烧是死面火烧,揉好面后,拉成长条,涂上油,再合上两折,放到平底锅里烙,温度不能太高。等火烧基本熟透后,把它放到平底锅下的炉灶中,炉灶是特制的,边上可以放得住火烧。这样,火烧接触更高的温度,却不接触明火。不多久,火烧外面就会有一层酥脆的外皮,咬到嘴里十分得香脆。选择的驴肉大有讲究,也要看个人爱好。没经验的客人经常是要最纯的肉,而驴肉中最有滋味的是有肥肉的肉,驴肉中极少有肥肉,而肥肉也不象猪肉那样油腻,而是更鲜美、更容易进作料。

把刚烙好的火烧取出来,再由顾客指点要哪块肉,上秤秤好,在专门的菜墩上切成薄片。如果顾客要求,还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驴肉里。再加入香焖,香焖是用烹制驴肉的汤加驴油和淀粉,调制而成,和驴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却浓了好多。驴肉火烧好不好吃,关键在香焖而不在肉。然后麻利地划开火烧的一边,把肉、香焖塞到火烧里边。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

营养价值

驴肉火烧一定要趁热吃,因为要想驴肉火烧香里面必须加点肥的,只有热火烧才能把肥肉烤化,让香味渗透到肉里、火烧上。趁热把酥脆的火烧咬到嘴里,里边渗出的是鲜美的驴肉香气。放到嘴里咀嚼,驴肉的鲜嫩、火烧的香脆。人间美味也就不过于此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0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