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茶叶制作过程及茶叶发酵过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0:51:48
字号:

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制作过程是个复杂的手工工艺,也是茶叶品质好坏的形成的重要过程。

安溪铁观音茶叶制作过程及茶叶发酵过程

1 采摘茶青

这是铁观音茶叶的制作的第一道工序。 当茶叶顶芽的叶片长到差不多一样大是就可以采摘了。采摘时用剪刀或者刀片把茶芽割下,还要把大中小的叶芽分开,以利于摇筛茶青。采摘最佳的时间是 在晴天的正午----下午3时,这段时间采摘的鲜叶质量最好。采摘下的茶青不能搁置太久,应立即送回家了,晾在空调间保鲜,以防茶叶发酵,影响茶叶的品质。采摘的茶叶的鲜嫩度也要适中。要符合这两个条件,一季当中制作的茶叶,其实只有很少的几天。如果遇到长时间的下雨天,就全泡汤了。

如果要制作高档的铁观音,有更严格的采摘标准。一般选三叶一芽,鲜嫩度适中。枝梗宜短,细小,这样枝梗的含水量才会少,制作出来才会形成好的品质。

2、晒青

茶青采摘到一定的数量,要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青。晒青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摊在水筛上架在架子进行;有的是直接摊铺在地上;有的在地上铺上竹筛进行。晒青的目的是先使箐叶蒸发部分水分,促进鲜叶内含物质的物理化学变化,为摇青作准备。

3、静置

青叶经过晒青后,将茶青叶摊晾于筛子,送到有空调的做青室静置。空调室的温度保持在18---20摄氏度。茶青经过晒青时,会蒸发部分水分,青叶成遢软样,在青间静置时,叶梗、叶脉的水分这时会往叶面补充,这时,叶面又会挺直起来。

4、摇青

当青叶静置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将水筛中的青叶倒入竹制“摇青机”中准备摇青。 就是用电动机让摇青机转动。鲜叶在摇青筒中进行碰撞、散落、磨擦运动,大部分叶缘细胞破碎和损裂,水分发生扩散和渗透,细胞间隙充水,叶硬挺,让茶青青味挥发。使茶多酚等化合物与酶接触,促进物质的转化;同时,水分也缓慢地蒸发而减少。

摇青与静置是反复三四次交替进行的。这是形成茶叶品质最关键的环节。

摇青与静置合称做青,做青适度的标准就是所说的“绿叶红镶边”,如上图,看到红边了吗。

5、杀青 也称炒青

其目的是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巩固已形成的品质。上图是用滚筒杀青机在杀青。

6、 整形包揉

把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利用“速包机”把整个茶叶紧包成球状。如上图,从这个环节开始其目的就是制作外形和颜色。

7 、揉捻

将打包好的茶包放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形 。茶球在紧包的状态下在揉捻机中滚动,里面的叶子受到挤压会慢慢形成“颗粒状”,从叶状到颗粒状的神奇之作全在这里,当然是要经过很多遍的操作。

8、 焙火

将茶揉捻好后就要将其焙火,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上放在铁架上,置于烘干箱中焙烤 。

包揉、揉捻与焙火是两三次进行的。直到外形满意为止。最好才焙火烤干成品。

以上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铁观音的生产过程,其实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环节出差错,就不能成好茶。制作一泡好茶真的是很难的。茶农的劳动也真的是很辛苦,经常是一天没有几个小时的睡眠。这样加工好的茶叶称之毛茶。五六斤的茶青可以加工成一斤毛茶。

茶叶的精制

毛茶经过筛去茶末,拣去茶梗和黄叶片,一斤毛茶的拣一般茶梗的加工工资要四五元。拣净的茶叶还要再簸去被揉碎的茶末。一斤毛茶可以加工成六两多的净茶。倘若是加工高档茶叶,只挑选中间的那一粒茶叶一斤只能加工出二两的净茶的,其余的只能贱卖了。一斤毛茶的拣梗的加工工资要十多元了。净茶还要经过再次烘干,然后按一泡7克或8克装袋真空包装。最好根据茶叶的质量用上不同档次外包装。

当你撕开那很少的一小袋茶叶,它不知经过多少人多少次的手,走过多少的路。包含着茶农的多少艰辛的呀?

无法自制,要专业学习。

凉青→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足火。

1) 闽南乌龙茶初制:闽南乌龙茶初制工序为:凉青→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足火。①凉青;采回的鲜叶,按不同品种、老嫩和采摘时间分别摊放于笳苈内(直径100厘米),每筛1一1.5公斤,摊凉过程要翻叶2—3次。凉青的作用是散发叶温和水分,保持叶子新鲜度使水分含量相对一致。②晒青:晒青是日光萎凋。晒青的作用是鲜叶在较短的时间里适度失水,使叶质柔软,同时提高叶温,加速化学变化,如叶色变暗,青气减退,香气显露等。晒青与摇青关系很大。晒青时间和晒青程度必须按季节、气候、品种、鲜叶含水量等灵活掌握。如铁观音、水仙、毛蟹品种叶质肥厚,含水量高,晒青宜重,减重率10%左右,黄旦校、奇兰、黄奇品种叶张较薄、梗小,晒青宜轻,减重率7%一8%。春茶气温低,鲜叶含水量大,晒青时间长;夏暑茶气温高,鲜叶进厂时失水已足,可以以凉代晒;秋茶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快,晒青时间宜短。晒青结束后,放置青间1小时左右后摇青。③摇青:摇青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目前闽南茶区多采用竹制圆筒式摇青机。装叶量为摇青机容积的1/2左右。摇青转数根据气候、品种、晒青程度不同而灵活掌握,即“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气温低,湿度高的春季,水分散失慢,叶内化学变化慢,宜重摇;气温高、湿度低的夏、暑季,水分散失快,叶内化学变化快,宜轻摇。摇青次数一般4—5次,每次摇青转数由少到多,摊凉时间从短到长,摊叶厚度由薄到厚。摇青适度的叶子要求“青蒂”、“绿腹”、“红镶边”,即梗蒂青绿,叶肉黄绿,叶缘珠砂红,叶片突起呈汤匙状,青气退,花香显现。④炒青:是通过高温酶促氧化作用,并使叶质柔软便于揉捻。闽南茶区用110型滚筒杀青机,筒温260~C左右,投叶量25—30公斤,炒青时间5—7分钟。炒青程度宜轻,待水蒸汽大量溢出筒口时,排气,炒至香气清纯,叶色由青绿转暗绿,叶片皱卷,手捏柔软,带有粘性为适度。⑤初揉:采用乌龙茶揉捻机。初揉原则为“趁热、少量、重压、快速、短时”。要求揉出茶叶,初步卷成茶条。初后及时解块,上烘,以免闷黄。⑥初烘:初烘温度为110—120℃,烘至六成半干,即茶条不粘手时,再进行初包揉。⑦初包揉:近年来闽南茶区多采用台式乌龙茶包揉机械进行包揉。将初烘叶趁热放置在1. 3米见方的白布巾中.每包6—8公斤,用速包机速包成南瓜球状,放置球茶机内包揉,包揉时间8—12分钟(叶温高、揉时短,叶温低、揉时长)后,迅速松包解块,散发热气,以免闷黄,再速包,再包揉8—12分钟。包揉压力应逐渐加重。⑧复烘:复烘温度90—100℃,烘至茶条有微感刺手时下机。近二年来,引进台式乌龙茶机械制茶,以炒代烘,炒热后复包揉,已被实践证明:有利于多次包揉造形。⑨复包揉:重复初包揉工艺流程。在多次包揉过程中,速包压力一般为轻、重、稍重,前期压力过重,易产生团块、扁块;后期压力过重对完整度不利,压力不足不易成形。⑩足火:采用“低温慢烤”,温度70—80℃,焙至茶梗手折断脆,气味清纯即可下机,稍经摊凉,装袋。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0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