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一天的用量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23:05:56
字号:

杜仲可以服用,但是大家在服用的过程种要注意方法和用量,吃多了也不好。那么,杜仲一天的用量不能超过多少?

杜仲一天的用量

杜仲一天的用量

杜仲的用量和处方

用量:6~15g;单味治高血压用15~30g.

处方举例:保产汤:杜仲9g,川断9g,菟丝子6g,桑寄生9g,水煎服。

杜仲的药用配方

①治腰痛: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服顿服。用盐、醋和之亦得。(《箧中方》)

②治腰痛:川木香一钱,八角茴香三钱,杜仲(炒去丝)三钱。水一钟,酒半钟,煎服,渣再煎。(《活人心统》思仙散)

③治卒腰痛不可忍:杜仲二两(去粗皮,炙微黄,锉),丹参二两,芎藭一两半,桂心一两,细辛三分。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次入酒二分,更煎三、两沸,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杜仲散)

④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杜仲(去粗皮,炙,锉)一两半,芎藭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上三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风。(《圣济总录》杜仲饮)

⑤治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川杜仲四两,小茴香二两(俱盐、酒浸炒),车前子一两五钱,山茱萸肉三两(俱炒)。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⑥治妇人胞胎不安:杜仲不计多少,去粗皮细锉,瓦上焙干,捣罗为末,煮枣肉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烂,糯米汤下。(《圣济总录》杜仲丸)

⑦治频惯堕胎或三、四月即堕者:于两月前,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以山药五,六两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简便单方》)

⑧治高血压:一杜仲、夏枯草各五钱,红牛膝三钱,水芹菜三两,鱼鳅串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二杜仲、黄芩、夏枯草各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杜仲吃多了会怎么样

杜仲泡水喝是一种对人体很有利的食用方法,但是人们在喝完杜仲泡的水之后容易出现拉稀的状况,所以那些身体比较敏感的人群,喝杜仲水需要注意量,不能够每天喝过多杜仲水,以免引起身体上的不适。

杜仲的作用

杜仲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一、杜香

杜香,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的叶。生于海拔1000-1750m的疏林下,水甸边,林缘或湿草地。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慢性气管炎。

药理作用有镇咳和祛痰作用、对慢性气管炎的作用、毒性作用。

二、杜楝

杜楝,中药名。为楝科植物杜楝Turraea pubescens Hellen 的枝叶。生于低海拔或近海边的灌木林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之功效。常用于泄泻,痢疾,咽喉肿痛,外伤出血。

三、杜松子

“杜松子”(Juniper)指的是杜松子树的莓果,最重要的功用是在金酒(Gin)的制作上。杜松子产于北半球,不管是亚洲、美洲、欧洲都有其生长的足迹。

最早为埃及人所食用,然而其功效却属医药的一种。据说杜松子可以清除慢性病的病症,因为其利尿的功能可以加速体内排出不好的物质。

四、杜仲?

杜仲,中药材名。中药别名木棉、丝棉皮、北仲、制杜仲、厚杜仲。中医上以树皮入药,性温、味甘,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胎漏胎坠等症。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杜仲具有降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骨质疏松、保肝、护肾等药理作用。

五、杜茎山

杜茎山(学名:Maesa japonica),或称山桂花,为紫金牛科山桂花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邪,解疫毒,消肿胀之功效。常用于热性传染病,寒热发歇不定,身疼,烦躁,口渴,水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百度百科-杜香 (中药)

百度百科-杜楝 (中药)

百度百科-杜松子

百度百科-杜茎山 (中药)

百度百科-杜仲 (中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89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