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实、直至衰老死亡,整个生命周期约有数十年至数百年。
1.幼苗期
种子萌发至植株第一次停止生长,约4~5个月。幼苗以垂直生长为主,主茎和主根极少分枝,是茶苗形态构建期。
2.幼年期
从第一次生长休止,至第一次出现花果,约3~4年。地上部出现二、三级分枝,地下部由直根系过渡到分枝根系。营养生长旺盛,虽已见花蕾,但基本不结实,故有性繁殖需五、六年之后。
3.青年期
从开花结实到树冠基本定型,这一过程约3~4年,按生物学年龄已有7~8龄。此时主干顶端生长逐渐减弱,侧枝生长加强,分枝增多,一般已有7~8级分枝,地下部也形成具有多级侧根的深根根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进入旺盛期。
4.壮年期
自定型后到第一次自然更新,历时20~40年。此时生长特点是,新梢向外侧发展。栽培茶树由于不断采摘,蓬面小侧枝愈来愈密,愈来愈细,中间部位枝叶郁闭,光合作用和物质运输能力减弱,导致主干基部萌生根蘖(俗称徒长枝)。地下部也形成宽广的根系,其分布的幅度往往会超过地上部。
5.衰老期
从第一次自然更新至全株死亡,一般在数十年至数百年间。这一时期特点是以根颈部为中心的更新,出现向心生长趋势,即茶树骨干枝逐渐衰老或枯死,基部根蘖大量萌发,根颈部陆续形成不定根群。随着茶树老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机能的衰退,营养和生殖生长能力显著下降。人工栽培茶树利用其有再生力的特点,采用台刈或重修剪将地上部剪去,促使根蘖大量萌发新枝,由此培养成新的树冠。如此可进行多次,使栽培茶园的生产周期至少增加3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