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串如何种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20:47:02
字号:

观音串学名黄花倒水莲!

观音串如何种植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黄花倒水莲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在生产上,林下种植多采用实生苗。试验表明,采用实生苗栽植,植株长势和药材产量均比扦插苗高。扦插苗主要用于盆栽和绿地栽植

。现主要介绍种子直播法育苗。采用种子直播法进行育苗,时间不宜过早,以3月中下旬为宜。在播种前7 天用硫酸亚铁喷洒土壤进行消毒。播种时,在整好的平畦上,按行距20.0~30.0 cm开约2.0 cm浅沟进行条播,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或按行距20.0 cm、株距15.0 cm开穴点播,每穴播种子四五粒,播后盖约1.0 cm厚薄土,稍加镇压,并盖草、浇水;

如不盖草,需在播种沟内盖1.5 cm厚的细沙,并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约15 d开始出苗。出苗后要加强苗木管理,做好苗木除草、施肥、病虫防治等工作。第2年春季即可出圃上山栽植。

种植

2.2.1 造林地选择。宜选择海拔300~1 000 m,腐殖质层厚、有机质含量高、空气湿度大的生态公益林下种植。林内郁闭度为0.2~0.7,土层深厚、土质潮湿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壤土最为适宜。郁闭度小于0.2,叶子老化快,落叶早,花期早;郁闭度超过0.7,生长缓慢,发育不良。

林地准备。

采取林下带状清理,清除林下矮灌木及草本。按株行距180 cm×180 cm或160 cm×200 cm沿等高线挖定植穴。定植穴应因地制宜,对陡坡地适当减少种植株数,对沟谷地适当增加栽植株数,碰到树头、杂灌头等要适当移位,667 m2定植穴200个。定植穴规格0.4 m×0.3 m×0.3 m。结合挖穴每穴施入200 g有机肥与土壤拌匀作基肥,以增加土壤肥力。

定植。

选根系发育较好、顶芽饱和、无损伤、无病虫害的苗木,于阴雨天气移植,栽后要浇定根水。平均栽植密度为200株/667 m2。栽前用ABT 1号生根粉200 mg/kg浸泡根系0.5 h。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应适当浇水;多雨季节,如林地积水,要及时排除,以免引起烂根。

除草与施肥。

每年3-8月人工除草两三次,深度5~10 cm。每年春夏各追肥一次,株施尿素或复合肥50~100 g,采用穴施。冬季结合培土,施一次有机肥,株施250~300 g。

病虫害防治

苗圃地病虫害防治。黄花倒水莲在育苗时有可能出现地下害虫或发生猝倒病。防治措施为:①对土壤加强处理,在育苗整床时浇施1∶800倍敌百虫和多菌灵混合液,以起到对土壤消毒、杀虫灭菌的作用;②一旦发生猝倒病,可采用1∶1∶200倍波尔多液或70%敌克松粉剂500倍液,每隔10~15 d喷一次,共喷三四次。

林地病虫害防治。

在林下种植黄花倒水莲,一般较少发生病虫害,但管理不当,也会发生。病害主要是根腐病。根腐病发病早期,根茎变褐、腐烂;叶柄基部发生褐色,呈星斑点状腐烂,有时成棱形或椭圆形,最后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为及早拔除病株;发病初期用40%多菌灵800倍液进行喷灌,隔7~10 d喷一次,连喷两三次;或用10%石灰水对病穴消毒,可达到良好的防效。

为确保药材质量,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加强抚育管理,多施有机肥,尽量不用农药。如果病虫害发生严重,防治时坚持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保证药材重金属含量、有机氯含量不超标。

采收与加工

叶子。

一般立秋后的晴天采摘,用通透性较好的箩筐或布袋装好,回来后时加工,经过杀青、揉捻、发酵、炒干等工序制成黄花远志茶。嫩叶保留,过老黄叶摘除淘汰。摘叶过程不要损伤树皮。

根茎。

一般种植3 a后采收。茎宜于春夏采收,切段晒干。根秋冬采收,要选晴天、土壤较干燥时采挖,然后切片晒干。因黄花倒水莲为浅根系树种,采挖时可用小锄头从下方小心挖起,抖去泥土,防止挖破、挖断和折断。晒干的根、茎、叶分别包装,置于通风阴凉的室内贮藏。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黄花倒水莲根一般定植3 a可采挖,其叶定植当年即可采收利用。3 a后黄花倒水莲根平均667 m2产量达100 kg,叶平均667 m2产量20 kg以上。按黄花倒水莲根市场价30元/kg、叶105元/kg计,种植3 a产值达4 100元/667 m2,扣除第1年种植及后2年管理等各项费用,3 a内纯收入达2 000元/667 m2以上,经济效益明显。如果将采收的黄花倒水莲叶、花加工制成“茶”,则效益更加明显。“黄花茶”目前的市场售价达1 000元/kg。

社会效益。

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黄花倒水莲药材,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助于中药材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的就业率,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对保障山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有效解决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效益。

可使当地的生态公益林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扩大了黄花倒水莲等名贵药用植物的种植面积,提高林地的利用效率;使当地生态公益林林下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提高林下物种多样性,丰富森林生态景观;增强林地持水固土和水源涵养能力,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7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