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茶叶生产十大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9:53:54
字号:

几千年来,茶被认为起源于中国,是一种药用饮料。目前茶叶在世界各地大规模生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那么你们知道有哪些茶叶生产大国呢?接下来呢就由本站我为大家揭秘世界上茶叶生产十大国,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世界上茶叶生产十大国

世界上茶叶生产十大国

1、中国(1000130吨)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仅在2013年就生产了170万吨茶叶,这一数字约占当时世界茶叶总产量的30-35%。有几个品种在中国生产,包括绿色,乌龙茶,白茶,普洱茶,黄茶,茉莉花茶等等。

2、印度(900094吨)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茶叶生产国,平均每年生产90万吨茶叶。印度郁郁葱葱的丘陵地区是种茶的理想之地,印度生产大量的茶叶,这很重要,因为他们拥有超过10亿的饮茶者,70%以上的茶叶是在印度国内消费而不是出口的。

3、肯尼亚(303308吨)

与其他许多生产大量茶叶的国家不同,肯尼亚没有多少大种植园。大约90%的茶叶是在不到一英亩的小农场种植的。这是一项相当了不起的壮举,仅在2013年就创造了369,400吨。

4、斯里兰卡(295830吨)

茶叶生产现在是这个岛国最大的工业之一,雇用了100多万斯里兰卡工人。斯里兰卡茶叶是用等高线种植的方法生产的,生产三大茶叶品种:锡兰黑、锡兰绿和锡兰白茶。

5、土耳其(174932吨)

令人惊讶的是,土耳其种植的几乎所有作物都是在里泽市附近的一个小区域内种植的。潮湿的气候、有利地形和黑海附近都是理想的生长条件。虽然土耳其咖啡闻名于世,但土耳其的茶文化也很浓,而且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酿造方法。主要的是,他们的国内市场受到保护,对外国茶叶的进口关税高达145%。

6、印尼(157388吨)

印尼人在18世纪开始了茶叶生产,并通过荷兰殖民主义引进了这一作物。印尼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红茶上,不过也生产少量的绿茶。此外,在这里种植的许多品种在全球范围内并不为人所知,因为印尼的大部分作物都用于与其他茶叶混合使用。

7、越南(116780吨)

越南的茶叶生产始于1880年,上世纪80年代,越南茶叶产量出现了复兴,到2013年,越南茶叶年产量达到216,900吨。越南茶叶工业既拥有现代技术的大型公司,也有生产有限数量手工茶的小型独立生产商。越南出产的茶叶约有60%是红茶,35%是绿茶,5%是其他特产品种。

8、日本(88900吨)

在日本的四大岛中,气候、温度等等因素都有利于茶叶的生产。在他们生产的品种中,大约99.9%是绿茶,这是非常普遍的,这是该国的默认选择。然而,日本的绿茶供应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森茶、根麦茶和红茶。

9、伊朗(83990吨)

红茶是伊朗最常见的茶叶品种,茶叶在伊朗越来越受欢迎,1882年伊朗人开始在自己的国家里种植茶叶,由伊朗第一任市长穆罕默德米孜亲王领导,现时,伊朗共有32,000公顷茶园,大部分位于山坡上。

10、阿根廷(69924吨)

0世纪50年代茶叶价格低,加上政府禁止进口,使得阿根廷茶叶产业增长缓慢,但最终由于该国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变化,阿根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在阿根廷生产的茶叶中,红茶占了绝大部分。

看完上述我为大家盘点的世界上茶叶生产十大国,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茶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饮品,其历史悠久还具有保健功效,现今世界各国都有生产,以满足需求量。

茶叶市场,

内销缓慢增长,出口常年维持在35万吨。这是我国茶市的现状。

未来几年,内销市场定会缓慢增长,但出口很难改变。 茶叶市场的内卷,将会越来越严重。

- 01 -

茶叶市场现状

茶叶市场,一靠内销,二靠出口。

内销:平稳增长,竞争激烈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20年,我国茶叶产量298.6万吨,同比增长19.26万吨。全国干毛茶总产值为2626.58亿元(增加230.58亿元)。

茶叶内销量达220.16万吨,比增17.61万吨,内销金额为2888.84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149.34亿元,增幅5.45%。

2020年,茶叶能实现内销5.45%的增长,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然而,我国18个省市区,涉茶人口8000多万。

8000多万人,守着3000亿茶叶市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如今的茶叶市场,无论源头的茶农、市场的茶商,还是喝茶的茶客,到处都是卖茶的人。

茶农:

茶农,不仅采茶、制茶,也卖茶。茶叶年年发芽,茶农手里,永远都有卖不完的茶。

茶农卖茶,有个很残酷的现实: 有名的茶叶,比如西湖龙井,云南名山古树等茶叶。产量稀少,名气很大。茶农在茶叶市场,拥有绝对话语权。

但这样的茶农毕竟是少数。比如,古树茶只占普洱茶产量的3-4%,集中在不到1%的茶农手里。

其他茶农卖茶,主要靠春茶,等着茶商或散客上门。部分茶农与茶商长期合作,销量还稍好一些。

但大多数茶农,家里的茶叶,没有哪一年是卖完的。 只能日复一日,在自己的圈子里不断发茶叶。

茶商:

茶叶市场,茶商是卖茶的主力。

云南茶城的茶商,小一点的茶商藏茶几吨,多一点的几十吨,甚至上百吨。

东莞更是藏茶之都,2016年,东莞媒体就曝出藏茶30万吨。如今,东莞藏茶品类越来越丰富,又有媒体报道,东莞藏茶已经40万吨。

东莞藏茶(尤其中期茶),价格相当便宜。 去年,有茶商开仓,一饼60块(真这么便宜),但销量依然惨淡;2012年,东莞就打出的南茶北调的口号,要把莞藏普洱卖到北方,只是,至今依然没有太大进展。

东莞藏茶,云南中小茶商藏茶,其他地方的茶商藏茶。这么多茶叶,这么多卖茶的人,卖茶的路上,竞争可想而知。

茶客:

茶客本来是喝茶的主体,但多年以来,藏了很多茶叶。

某一天,看着自己的藏茶,默默地算了一笔账:

每个月一个357克饼,一年5公斤茶叶。现在已经35岁,喝茶喝到70岁,再老喝不动了, 35年茶龄,每年4-5公斤,最多也就喝掉140-175公斤茶叶。

然而,茶客如今的藏茶,已经200公斤了。 反正喝不完,也加入了卖茶的队伍。

大家都在卖茶,大家都卖不好,这是多么无奈的现实。

出口:连续下降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ITC)数据:2019年,全球茶叶产量615万吨,茶叶消费总量585.9万吨。也就是说,世界茶叶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近两年,我国茶叶出口,连续下降: 2020年,我国茶叶出口34.88万吨,比2019年减少1.77万吨,降幅4.84%。这是2014年以来,我国茶叶出口量首次负增长。

然而,2021年茶叶出口,又一次雪上加霜。 2021年1-5月,我国茶叶累计出口13.57万吨,同比减少5.8%。

我国茶叶出口旺季在4-5月份,正是忙完春茶之后。 1-5月份,我国茶叶出口不升反降。今年的茶叶出口,很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茶叶出口下降,主要是不同的国家,饮茶习惯不同。

世界茶叶出口,以红茶为主。而中国茶叶的出口,却以绿茶为主。

2020年,绿茶出口量29.34万吨,占总出口量的84.1%。

绿茶解暑,我国的茶叶,主要卖到摩洛哥等赤道附近的炎热国家。 去年,经济低迷,相比欧洲发达国家的红茶市场,发展中国家买茶支出减少,茶叶出口量也随之下降,这是经济大趋势决定的。

总之,我国茶叶市场,内销缓慢增长,出口基本稳定的格局,不会改变。茶叶市场,仍然以内销为主。

未来几年,内销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大。然而,茶叶是慢消品,纵然每天喝,一年也就3-5公斤茶。

喝茶的多,卖茶的也多,僧多粥少,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行情很难变好。

- 02 -

茶叶复兴,道阻且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2.7%。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茶叶市场,却没有在大好的形势之下,分到一杯羹。茶叶,哪里出了问题。

内销市场,应有标准

买茶的时候,茶客最担心的是:价格没有标准,品质无法分辨。简单地说,挣钱都不容易,担心被坑。

见过年轻的小伙子在茶城买茶:老板,你这里有没有2000一斤的茶叶,我要半斤送人。

茶老板看着这个不懂行的主,奸商值从0暴涨到100%, 指着蛇皮口袋里的毛料说:这个茶叶我卖3000,看你是个实诚人,给你2200一斤。

其实,茶老板那袋茶叶,是懂过小树茶,在茶山上,300多块一公斤。

诸如此类的事,茶叶市场还有很多。 西湖龙井、普洱茶、岩茶、白茶,但凡有名的茶叶,每一个都会这么玩。

一堆毛料全靠吹,三言两语试出买茶的人懂不懂行。如果遇到不懂茶的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一堆茶叶到底值多少钱,茶客不知道(部分老司机能喝出山头),茶商卖多少,全凭良心。

试想,一个消费者,想用5000块钱买饼名山古树茶送人,但分不清是不是古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名寨。

买茶害怕被坑,要么买便宜的茶,要么干脆不买茶,买瓶茅台送人也很香。 行业混乱,把很多刚进门的人直接吓了出去。

市场没有标准,严重制约了茶叶市场规模的扩大。

国内市场要做大,必须清楚茶行业的痛点: 没有标准,名山名寨(核心区)乱搞冒充,古树茶台地茶分不清。混乱的市场,要喝一杯货真价实的茶,全靠道行。

中国茶叶的标准,绝不是照搬西方机械化标准,或者把葡萄酒分级模式生硬地嫁接到没有工艺标准的茶行业。没有标准,分级有什么用?

中国茶产业,需要依托茶文化,制定符合自己需求的标准。

无论种植采摘、生产加工(尤其工艺 )、仓储物流,投资收藏,甚至库存评估,都要有标准可寻。

让消费者买茶放心,不用担心被坑,是行业当务之急。

茶叶出口新希望

古代茶叶出口,撑起了中原经济的半壁江山。

明朝能够把白银作为法定货币,是因为欧洲人抢了南美的白银,跑到中国买茶叶。

清朝中后期,茶叶出口更是占所有出口的90%以上。鸦片战争前,清朝每年出口茶叶45万吨。

1881年,仅上海出口茶叶就达到了62.3万担,福州出口茶叶更是达到了66.3万担。大清能续命几十年,茶叶功不可没。

今天, 中国茶叶,年出口量大约35万吨。排在肯尼亚之后(2019年出口49.7万吨),位列世界第二。

然而,茶叶出口,受饮茶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口市场很难改变。

但长远看来,如果新一轮 科技 革命来带来产业变革。我国茶叶,仍有机会占据世界茶叶市场的制高点。

也就是说, 短期内,销往国外的茶叶有限,茶叶市场的内卷,会越来越激烈。

写在最后:

茶叶市场,竞争激烈。

每年都有人进入茶叶市场,每年都有人倒在卖茶的路上。市场,始终是大浪淘沙。

茶商:做好质量与服务

目前,我国“茶叶”相关的企业,大约128万家。大多数茶企都是小微企业,一家人开一个茶叶店,就是一家小茶企。

中国茶企,很难出现巨头,现在不会有,以后也很难有。线下几十万家门店,始终是茶行业的中流砥柱。

也就是说,在行业实现标准化之前, 卖茶,拼的是自己的圈子。

茶叶,是农业,但也是服务业。 卖茶,质量是根本,守住质量底线,服务好自己的圈子。这是中小茶商最明智的选择。

同时, 也希望有担当的大企业家,承担 社会 责任。 带动茶产业走向标准化,推动茶产业变革升级,造福一方百姓。

茶客:茶无贵贱,适口为珍

从茶叶质量的角度来说,茶无贵贱,适口为珍,并不准确。但鉴于茶叶市场没有标准,尤其没有价格标准。

同样的茶叶,有人卖800块一饼,也有人换个包装卖2600块一饼。然而,茶客却对此一无所知。

所以, 喝茶,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内,自己喜欢就好,自己喝得开心就好。

一杯茶,简单、随性、舒服,足矣!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6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