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地处江苏东部,黄海之滨,总人口73万,面积3059平方公里,辖12个镇、两个省级开发区,境内有省属农场和沪属农场各3个。大丰市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3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先进县(市)称号。
中文名称: 大丰市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江苏省
下辖地区: 12镇,2省级开发区,6农场,。
电话区号: 0515
邮政区码: 2241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东部,长江以北,黄海之滨
面积: 3059平方公里
人口: 73万人
拼音: Dafeng Shi
身份证前缀: 320982
市委书记:倪峰 市长:陈平 大丰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十分突出。近年来,大丰市在省委省政府、盐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奋力开拓,埋头实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改革全面突破,发展活力得到激发,项目推进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变化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全面提高。大丰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大丰人文荟萃,生态环境优美,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首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中国21世纪议程示范市”、“国家级卫生城市”(苏北县级城市中首家国家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3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先进县(市)称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迅速崛起,一个开放的大丰正以矫健的步伐走向世界。 大丰是麋鹿之乡。大丰是世界珍稀动物——麋鹿的故乡,建有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精选的15个生态旅游景点之一,现有麋鹿1100多头,占全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被授予“中国麋鹿之乡”称号,建有国家AAAA级景区。 麋鹿保护区
大丰是施耐庵的家乡。大丰市白驹镇(古属于兴化县)是施耐庵的家乡,《水浒》就是施耐庵隐居在白驹完成的,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大丰是绿色生态家园。大丰市先后实施了沿海防护林体系、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74项生态建设工程,被命名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实验区”。 麋鹿
大丰是滩涂湿地宝库。大丰海岸线112公里,沿海滩涂面积10万公顷,是亚洲最大的一片滩涂湿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大丰物种繁多,原始滩涂湿地上栖息着400多个野生动物家族,有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30多种,生长着近500种海边植物,是各类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的天堂,是全国最大的淡水小龙虾、斑点叉尾鱼、泥螺、紫菜、海水蔬菜种养殖加工基地。 大丰是新兴港口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大丰港位于江苏沿海海岸线中部,是填补江苏沿海港口空白带的中心战略大港。2005年10月18日,大丰港一期工程两个万吨级泊位已建成试航,2006年开放国家一类口岸,并同时开工建设6个5万吨级泊位。到2010年,大丰港将形成1500万吨年吞吐能力,成为江苏沿海对外开放的综合型中型商港。 大丰是苏北“小上海”。大丰与上海历史渊源深厚,境内有上海所属农场三个、50多万亩上海“飞地”,农场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助推了我市接轨上海的进程,上海纺控、光明食品集团在我市建有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大丰素有苏北“小上海”之称,曾有8万上海知青在大丰工作和生活,目前建有上海知青纪念馆,当年的知识青年可以在这里追忆那激情澎湃的峥嵘岁月。随着苏通长江大桥的开通,大丰已融入上海2小时经济圈。 十一五期间,大丰将努力建成江苏东部沿海新兴临港工业城市、江苏中部开放的港口物流城市、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和盐城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唐代,隶属于扬州(曾名邗州)海陵县。南唐升元元年(937年)隶属于东都泰州海陵监(今大团以北隶盐城监)。北宋时,沿海有紫庄、南八游、丁溪、竹溪等盐场、隶属于泰州。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泗入淮,海岸向东淤涨,境域随之东扩,今丁溪至大团一带属泰州,新斗龙港一线以北,则隶属楚州盐城县。 元代两淮设置29个盐场。其中在大丰境内的有何垛场(北部)、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白驹场、伍佑场(东南部)等。白驹场、刘庄场隶属扬州府兴化县;伍佑场隶属淮安府盐城县;余均隶属扬州府泰州海陵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两淮盐运司泰州分司,始驻泰州,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移驻东台。何垛场、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的盐政归其管辖。行政上除伍佑场外,其他六盐场同属于扬州府泰州东西乡三十五都。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稍前,曾将白驹场、刘庄场的管辖权从泰州划归淮安府盐城县。不久,又从盐城县划归扬州府兴化县。 清乾隆元年(1736年)复改属泰州分司,并将白驹场并入草堰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刘庄场也并入草堰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泰州东部析置东台县,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的地方行政改属东台县。白驹场、刘庄场的地方行政则隶属于兴化县。 民国6年(1917年)南通张謇、张察创办“淮南草堰场大丰盐垦股份有限公司”,招南通、海门人来此废灶兴垦,开辟了大丰县东部的广大地区,种植棉花。民国18年(1929年)丁溪、小海、草堰诸场境域行政上均属东台县第九区。白驹、刘庄则属兴化县第六区。 1940年,中国***领导的新四军在黄桥与国民党顽固派决战后乘胜北上,大丰地区获得解放。 1941年5月将民国政府东台县第九区分为小海区、垦区、西渣区,属东台县民主政府领导。 1941年10月,东台县民主政府于原第九区境设置台北行署(县政权机构的雏形,代替东台县政府行使本地区的行政领导权)。 1942年5月,东台行署辖地由东台县析出改置台北县,隶属于华中局苏中第二分区。 1944年10月,于撤销苏中行政公署第二分区专员公署的同时,撤销台北县,并入东台县,隶属于苏中行政公署第四分区。 1945年11月,恢复台北县建制,隶属于苏皖边区人民政府第一专署。 1949年4月,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1949年5月15日,泰州专员公署成立,台北县隶属于泰州专员公署。 1950年,台北县改隶属于盐城专员公署。 1951年8月,台北县因与台湾省的台北市同名,乃取著名的大丰盐垦公司中的大丰二字,定名大丰县。 1953年1月,苏北、苏南两行政区与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大丰县隶属于江苏省盐城专区。 1983年3月,盐城建市,大丰县隶属盐城市。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丰县,设立大丰市。 新中国历史上大丰的历任*** 沈靖明(1950.3~1952.1)台北县委书记。 钱 岗(1952.1~1954.10)大丰县委书记。 徐芸勤(1954.10~1955.5)大丰县委书记。 徐亚辉(1955.12~1957.10)大丰县委书记。 毛育人(1957.10~1959.7)大丰县委书记。 毛育人(1959.7~1961.5)大丰县委书记。 徐 植(1961.5~1962.9)大丰县委书记。 徐 植(1965.6~1968.4)大丰县委书记。 薛太和(1977.5~1978.10)大丰县委书记。 彭正柱(1978.12~1985.4)大丰县委书记。 黄德茂(1985.7~1987.10)大丰县委书记。 林成立(1987.10~1989.11)大丰县委书记。 顾竞成(1989.11~1994.2)大丰县委书记。 裴日昌(1994.2~1996.7)大丰县委书记。 郭建生(1996.7 ~2000.7)大丰市委书记。 李 驰(2000.7~2002.12)大丰市委书记。 丁 宇(2002.12~ 2009.12)大丰市委书记。 倪 峰(2009.12~ )大丰市委书记。 不知道是这个不
西瓜地膜覆盖 种植 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使各生育期相应提前,提早成熟10天,较露地增产20%~40%,达到早熟、优质、丰产的目的。
西瓜地膜种植的 方法 :选择地块
栽培西瓜应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质较肥沃的沙壤土,最好表层为沙土,底层为壤土,兼有沙土与粘土的优点。若土壤偏粘,可冬翻深耙,增施有机肥,瓜沟压沙、掺沙等进行土壤改良;若土壤过沙,易漏水、漏肥,应加强后期肥水管理。地块最好是背风向阳、温暖、墒好、地势平缓,以利西瓜早熟丰产。
西瓜连作易遭枯萎病为害,应严格轮作。一般旱田轮作期为8~10年。水田轮作3~5年,水旱轮作为6~8年。选择除避免西瓜连作外,不同前茬作物对西瓜生长发育也有不同影响。北方地区以收获时间较早、休闲时间较长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作为西瓜前茬最好;棉花、红薯次之;花生、大豆等地下害虫较多,常咬食瓜根或幼苗,造成缺苗断垄。而蔬菜特别是瓜、茄果类与西瓜具有共同的病害,因此,均不宜作为西瓜前茬。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整地作畦
瓜田在上年秋作收获后,立即深耕,使土壤充分风化、疏松并积蓄大量雨雪,提高保水透水能力,为西瓜根系发育制造良好条件。早春解冻后耕耙一次,整平土地。播种或定植前15~20天,在瓜田按行距1.7米左右挖瓜沟,又称丰产沟,掘地松土宽40厘米,深30厘米,将15厘米深表土挖出放在顺季风的一边,下面180厘米底土挖放在迎季风方向一边。再将沟底土壤挖活,不必挖出。晾晒数日后回填,先将表土填入沟底,再将丰产沟两侧、两沟间表土起出一层填入丰产沟中,填满稍多耙平、镇压。
地膜覆盖西瓜做畦方式应与前述地膜覆盖方式相适应。北方为方便干早灌溉,畦面多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8~ 10厘米,并分成大小两个畦。小畦即瓜畦,宽60~70厘米,起垄成龟背形,垄面与垄沟高差10厘米;大畦即串蔓畦,宽130~140厘米,用于西瓜爬蔓,畦面高与瓜畦垄面持平,以利灌水。南方因多采用高畦栽培,故直接将瓜垄起高,把畦而做成龟背形,覆盖地膜即可。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铺设地膜
铺膜前应根据墒情,在瓜沟内灌足底墒水,一般为土壤手攥成团,落地即散开为宜。地面稍干后做畦(垄),要打碎土块,清除畦面秸秆、残根、石块、硬草等,以防扎破地膜。铺膜时以3人操作较好。先在畦(垄)的两侧各开一条深约7~10厘米浅沟,然后将卷在光滑木轴上的地膜捆从畦的一头(上风头)将膜展开,先在畦头用土压牢,后向畦另一头滚动展开地膜,随展随两侧压土,注意地膜两边要拉平拉紧,使其紧贴垄面,不留空隙,压于畦两侧压膜沟内,一般压10厘米宽,并用脚踩实,以防被风吐开。到另一头时,再将断开的地膜在畦头压牢即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尽量勿损地膜,一经发现破口,应立即用土封住,但不要压土太多。此外,注意地膜表面洁净,以提高透光率。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品种选择
地膜覆盖栽培上市期较设施西瓜栽培晚,价格偏低,故不宜选用产量较低的早熟品种,而应选用增产潜力较大,产量较高的中熟良种。尤应选择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食用习惯、抗逆性较强及大、中果型、高产、优质、耐贮运品种。北方可采用庆农2号、聚宝3号、新红宝、新澄、太谷2号、中汴1号、中育 6号等;南方多采用耐阴湿多雨品种,如新澄、新红宝、湘蜜1号、浙蜜1号、川蜜1号、蜜宝、平优l号等。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重施基肥
地膜覆盖后,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加快。因此,若底肥不足,结果中后期易发生脱肥现象,且追肥又不方便,故应在盖膜前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37.5~75吨,尤以优质腐熟猪圈粪为好。一般将基肥总量的1/3结合耕地全田撒施,2/3施入丰产沟。首先丰产沟回填表土12厘米左右,将基肥分两层施入,每公顷腐熟猪圈粪或农家肥30~60吨,磷酸二铵为225公斤,磷肥为750~1125公斤,饼肥为1125~3000公斤,与土充分混合拌匀。丰产沟最上层填入的10厘米表土不施农家肥,填完,高出地面10厘米为宜,底土则做成防风埂。为防止地蛆、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沟内施入基肥后,喷洒50%辛硫磷1 000倍液,然后粪、土、药充分搅拌均匀。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人工辅助授粉
开花后每早6时半至9时进行授粉,选素质好的雌花和雄花授粉。雄花宜选瓜蔓长势中等,花朵大而鲜艳,花药发达,花粉较多者授粉。雌花则是子房粗而长,花朵大,花柄粗长弯曲者,授粉后易坐瓜,且长成大瓜,好瓜机率大。授粉时,先将雄花摘下,去除或后翻花瓣,使雄蕊露出,然后用雄蕊花药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使花粉涂遍柱头,花粉量要充足。花期阴雨,可用纸帽或薄膜袋套在次日将开放的雌花上防雨,同时将次日将开放的雄花取回室内干燥处。次日清晨,雄花正常开放散粉时,将雄花带到田间,取下雌花纸帽授粉,后再套上防雨纸帽,以确保授粉成功。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坐瓜管理
地膜覆盖西瓜以中晚熟、中大型品种为主,要求瓜大丰产,一株一瓜为宜。一般主蔓上第一雌花结的瓜果小、皮厚、易空心、多畸形、商品性低,应及时摘除。中晚熟品种优先选留主蔓上第2~3个雌花结的瓜,主蔓上留不住时再从侧蔓上选留。为 保险 起见,主蔓上选留瓜时,最好在侧蔓上再选留一花期相近的雌花留作预备瓜,待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一般不再化瓜,可选留定瓜。定瓜时应选择子房肥大,瓜形正常呈椭圆形,瓜柄中等而弯曲,皮色鲜艳发亮的幼瓜。兼收二茬瓜者,应在头茬瓜已长大接近成熟时再选留,以免互相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