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是中草药,别名为枫实、枫果、枫木上球、枫香果、狼目、狼眼、九空子、枫木球。性味归经为苦,平;归肝、肾经。有祛风除湿;疏肝活络;利水的作用。
性状
干燥复果呈圆球形,直径2~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暗棕色,上有多数鸟嘴状针刺,长约5~8毫米,常折断;苞片卷成筒状,有时裂开,内藏多数小蒴果。复果基部残留果柄,有时折断。蒴果细小,直径1~2毫米,顶端有一裂孔,内有种子2枚。种子淡褐色,有光泽。气特异,味淡。以色黄、个大者为佳。
药理作用
实验证明,枫香酒精溶剂(60%)外用,能防止钩蚴侵入小鼠皮肤。其防护效力与溶剂浓度成正比。
①《现代实用中药》:"味苦涩,性平,无毒。"
②《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淡,无毒。"
③《泉州本草》:"辛苦,性平,无毒。"
归经
《纲目拾遗》:"通行十二经。"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利水除湿。治肢体痹痛,手足拘挛,胃痛,水肿,胀满,经闭,乳少,痈疽,痔漏,疥癣,湿疹。
①《纲目拾遗》:"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筋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
②《岭南采药录》:"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
③《现代实用中药》:"烧灰外用于皮肤湿癣、痔漏等,有收敛、消炎、消毒作用。"
④《中药志》:"通经利水,除湿热痹痛。治月经不调,周身痹痛,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证。"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治风湿性腰痛,心胃气痛,少乳,湿疹,皮炎。"
注意
孕妇忌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或烧烟闻嗅。
①《中药志》:"阴虚内热者不宜。"
②《广西中药志》:"虚寒血崩者勿服。"
③《四川中药志》:"凡经水过多及孕妇忌用。"
各家论述
《纲目拾遗》:"枫果去外刺皮,内圆如蜂窝,即条条大路通罗马。其性大能通行十二经穴,故《救生苦海》治水肿胀用之,以其能搜逐伏水也。"
有关中药材的诗句
我发一篇我以前写过的日志给你,那时还没开WLK,而且我玩的BL,发来你看下哈 0~75:老老实实的在主城附近转悠吧,银叶草和宁神花,到了75开上线150
75~100:银松森林,地图背面比较低级的草药如银叶草和宁神花,中部石南草、地根草和魔皇 草,南部到100的时候就可以采跌打草了
100~150:希尔斯布莱德丘陵,大路的南面,来回不停的绕,有少量的魔皇草和石南草可以冲到125,这时皇血草就可以采了,野钢花主要是在小山坡上面。150的时候沿河可以采活根草。在这里可以一直采到170.
150~225:在丘陵到170之后去荆棘谷,那里是采药的天堂,主要分布区是过河的北面,初期以金棘草为主,到185可以采卡德加的胡须,紫莲花是在巨魔的地方才会出现210可以采。
225~265:去悲伤沼泽,跟荆棘谷一样是采药的好地方,盲目草是235能采,中间的10点就可以去地图的左边和右边以金棘草和活根草冲到235,金棘草在山上,活根草在河边。235后采药就简单的多一直以盲目草为主到265.
265~300:艾萨拉。以梦叶草、太阳草、山鼠草,黄金参为主,想怎么采就怎么采。
300~330:地狱火开上线,以魔草、黄金参和梦叶草为主,以前看帖子在费伍德森林冲到330,在AH看了下价格比较能赚钱,之后也有去冬泉谷采过,但是为了速度我选择去外域,相比较而言去外域的速度快多了。
330~375:赞加沼泽。以魔草、邪雾草和少量的烈焰菇为主,在赞加沼泽很容易冲到375,当然也可以去泰罗卡森林以魔草和泰罗果为主到375,个人爱好,如果喜欢风景的话去纳格兰采梦露花也不错,不怕远可以去虚空风暴采虚空花,还有影月谷的噩梦藤什么的,都可以卖到好价钱。 这个是TBC时候的,WLK的草很好挖吧,盆地啊,冰冠王川啊都可以冲到500,还要25点就去奥丹姆冲吧,当然海山也有一些,炼金的话就用自己采的草冲哈,到475都很好冲,CTM的炼金我还没冲不知道哈,你可以去多玩魔兽上面搜,多得是
1. 关于描写中药材的诗句
关于描写中药材的诗句 1.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
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用中药名写了一首,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
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
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写过一首题为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2.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
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
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
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
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
用中药名写了一首
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
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
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
写过一首题为
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3. 关于药材的诗句
《水调歌头 汤头拾趣》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回春还少年。四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注:词内含汤头三十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二仙胶、逍遥散、桂枝汤、四君子汤、三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饮、八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四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4. 描写中药的诗句有哪些
1、《卜算子·芍药打团红》宋代:洪咨夔
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仝屋。
贫放麹生疏,闲到青奴熟。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2、《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宋代: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3、《春日》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4、《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贤
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5、《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龚廷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5. 关于中药的诗词
中药诗文汇集 《水调歌头 汤头拾趣》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
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
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
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回春还少年。四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注:词内含汤头三十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二仙胶、逍遥散、桂枝汤、四君子汤、三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饮、八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四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红娘子。
叹一声。受尽了槟榔的气。
你有远志。做了随风子。
不想当归是何时。续断再得甜如蜜。
金银花都费尽了。相思病没药医。
待他有日的茴芗也。我就把玄胡索儿缚住了你。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
因此黄连心苦苦里为伊担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
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的当归也。
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你说我。
负了心。无凭枳实。
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
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
莫把我情书也。当做破故纸。
相传古代有一对夫妇就是用中药名写的“两地书。”妻子的信是这样写的:“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寇不消心头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奈何!奈何! 这封信每一句话都嵌入一味药名,抒发了妻子心中的哀怨和思念,情真意切。 丈夫看后,挥笔答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
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苁蓉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还乡。
至时金银相赠也”。 回信也是药名的联句,将思念,艰辛,归期和允诺跃然纸上。
读罢趣味无穷。 血蝎天雄紫石英,前胡巴戟指南星。
相思子也忘知母,虞美人兮幸寄生。莺宿全朝当白芷,马牙何日熟黄精。
蛇床蝉腿渐阳起,芎药枝头万斛情。国老不能和百药,将军无计扫余殃。
黄连何为连身苦,龙骨应知骨自香。吐露清愁情已阙,金花在目兴应忙。
蛇床独活相思子,此德当归续命汤。 三宿而出画。
王不留行。 管仲不死。
独活。 曾晰死。
苦参。 吾当之小于狂简。
当归。 裨谌草创之。
藁本。 出三日。
肉从容。 居其所众星拱之。
天南星。 七八月之间旱。
半夏。 小人之德草。
随风子。 舟车所至。
木通。 以正不行。
继之以怒。苛子。
孩提之童。乳香。
兴灭国。继绝世。
续断。 若决江河。
泽泻。 亡之命矣夫。
没药。 楚狂接与歌而过孔子。
车前子。 桃之夭夭。
红花。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蝉脱。 夫人幼而学之。
远志。 妇产房(生地) 焊接(续断) 老骥伏枥(远志)。
一令又一令(千张纸), 仙人之歌(神曲), 孤零的一生(独活)。 酣睡(安息香), 条条大道无阻挡(路路通), 读书好处多(益智)。
匿藏和尚(密佗僧), 自我戒备(防已) 家喻户晓(贯众)。 天女撒花(降香) 千里驹(马宝) , 枯木逄春(苏木), 低头思故乡(怀熟地) 。
不生第二胎(杜仲), 蜀币(川贝)。 一斗(亩合) 非同凡响(神曲)。
初产绝育(杜仲)。 破屋更遭连夜夜雨(漏芦), 月经来潮(月月红)。
牧童(牵牛子),四通八达(路路通), 寿比南山不老松(千年键)。 飞骑穿杨(走马箭),盾(卫矛), 浪子回头(金不换), 带兵的人(将军一即大黄)。
皇帝送客(王不留行), 罢宴(冰硼散) , 两厢的传柬人(红娘子)。 奉命出差(使君子)。
赵云的故乡(常山) 。 沥血将尽(血竭)。
不薄不奢(厚朴) , 意志不坚(松节), 孔明怀着赤诚心,〔卧龙丹〕。 日中煮茗(午时茶) 开绿灯(路路通) 千年裘(陈皮)。
读罢群书增见识(益智) ,五月十五日(半夏) 酸甜苦辣咸(五味子)。 大路上摔筋斗(滑石) 离乡背井(生地), 仓库潮润(谷芽)。
岭石上的青苔(地骨皮) ,人人都说家乡好(熟地)。 台湾同胞盼统一(当扫)。
飞行员关机仓盖(防风), 三九时节(天冬), 哄堂大笑(合欢)。 偷梁换柱(木贼),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九死一生(独活),故乡山水(熟地)。 荒土(生地), 妇女节前一天(三七)。
金链接铜链(黄连), 瀑布(泽泻), 戈壁林带(防风),出外之人思故乡(当归) 。 光荣标志(红花), 是草长年不发育(甘草), 暑季自萎黄(夏枯草), 必欲先睹而后快(急性子一见喜), 茅塞顿开(脑立清)。
留芳千古(安息香) 。万物齐眠(全竭), 故乡(熟地),相思病(没药)。
短笛无腔信口吹(雌黄), 实而不华(无花果),尘满面,鬓如霜(白头翁) 。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远志), 天仙奏乐传人间(神曲)。
全家乐(合欢), 崇高的理想(远志), 古籍残卷(破故纸)。吉庆有余(禹余粮), 非同凡人(天仙子),牧童(牵牛子)。
不劳而获(寄生), 千里驹(马宝), 名门闺。
6.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有哪些
1、白居易的《采地黄者》
麦死春不雨,禾横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2、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用药名写的情书: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其中枳实、地骨皮、威灵仙、细辛、厚朴、破故纸、人参、甘草、黄连、半夏、当归、天南星、白芷都是中药)
3、龚自珍的《远志》诗
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4、朱庆馀的《赠陈逸人》
乐道辞荣禄,安居桂水东。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药圃无凡草,松庭有素风。朝昏吟步处,琴酒与谁同。
5、陆游的《涧松》
出山来为小草,楸成树后困长藤。
涧松郁郁何劳叹,却是人间奈废兴。
7. 关于中药的古诗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