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立军1999年毕业于宁夏农业学校,因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机制在那一年全面出台,万立军在改革大潮中只能自谋出路。干什么呢?万立军跟所有同龄人一样,彷徨过、迷茫过。而出生于农村、学农业的他自然把目标放到了农业上。当他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在有限的耕地上辛辛苦苦忙碌,但由于种植技术不高、品种单一、产品跟不上市场的需要、收益很低的情况后,他产生了创办农资服务的念头。
创业需要机会和胆量。1999年,18岁的万立军蹬三轮车帮人卖了7个月的化肥后,他在迎水桥镇河滩村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农资店。初次创业,给万立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由于缺少经验而受骗上当,不但赔了个精光,还欠了外债。然而,万立军是个不服输的人,他认定的事情会执着的干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随后的两年里,随着经验的增长,他的农资销售搞得红红火火,他的农资店发展成4家连锁店,销售收入逐年增长。
几年的打拼,万立军意识到,小打小闹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走正规化企业发展之路。2002年,在家人的支持下,万立军多方筹资60多万元,在市区鼓楼西街注册成立了科源农贸有限公司,从事化肥、农药、种子销售种苗的培育及推广。设农资综合门市部1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下设网点已达18个。并联合圣尼斯公司、先正达公司、北京新禾丰公司等国内外大型种子公司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迎水镇杨渠村租用1000余亩耕地,建设了五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建立了科源高科技示范园区和优良种苗、种子繁殖中心。
期初做种苗的时候,万立军的同事及家人极力反对。当时的情况是:中卫设施蔬菜产业还未形成,资金缺乏的同时还有部分种植农户不愿接受穴盘育苗。万立军顶着很大的压力,耐心地说服、开导家人和同事,讲解中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前景,最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与支持。
2005年10月,万立军成为了中卫市沙波头区科技特派员。自此,万立军开始着力打造“科源”品牌,从农资销售、种苗生产、蔬菜流通、技术服务、肥料生产各个环节为目标提升其科技含量,为了做大做强中卫市设施蔬菜产业,万立军加强了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等有关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并引进、推广了多个新技术、新品种,有力的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年,科源农贸公司下设网点增加至24个,销售蔬菜种苗200万株,繁育水稻、小麦种子150万斤。
创业是艰难的,而万立军在艰难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6年,万立军在抓好1000余亩繁种及生产基地的同时,针对沙坡头区设施蔬菜的部分主导品种退化、新品种引进慢、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耐贮性差、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依据中卫气候条件、土壤因素等特点,不失时机地引进了耐低温、抗病能力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康复番茄,圣尼斯公司的圣彤、瑞德莱特红魔和青莹、先正达公司的瑞菲西红柿和维萨系列黄瓜等优质新品种,并线在部分农户鹏种实验示范。新品种因抗病能力强、产量高使每户经济效益同比增长5%以上。当年,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万立军聘请了5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到田间和大棚现场讲解,解决农户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病虫害的防治和高产栽培技术,培养除了一批技术能力较高的农民技术员,服务带动农户4706家。
也就在一年,为了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后顾之忧,万立军多次带领销售人员南下广州,北上新疆、青海、兰州等地,对蔬菜市场做了详细的了解分析,多方筹措资金,成立了科源农菜专业流通合作社,设立外销网点12个。并在扬渠基地建成了1000立方米的蔬菜预冷库。经历了以销促产、以产增效,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形成农资服务、种苗供应、蔬菜流通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当年,科源农贸公司销售额2310万元,辐射丹东7500户农户从事设施蔬菜种植,为农民直接增加收入225万元。由于技术服务到位,科源产品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
就在当年,科源农贸公司创建了全区唯一的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和科源工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广大科技特派员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类队伍供应大学生10名科技特派员8名参与创业,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各展所学、各展所用。为此,万立军也多次被自治区人事厅、市人民政府评委全区农村实用优秀人才和中卫市先进个人。
不满足是向前的车轮,是企业发展的不懈动力。万立军在永不满足的精神鞭策下,一路奋勇前行。2007年,万立军在杨渠村基地原有育苗棚的基础上,新建设了自动恒温育苗温室大棚2个;并兴建了农民培训中心、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共举办培训班35次,培训人数达2600多人次。通过广泛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和种植水平。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新推出的高垄栽培训技术、根部放菌技术、面沾花技术及植物侧剪枝早熟技术等高产高栽培技术,不仅为种植户节省了时间,也使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的增长。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建设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型企业,万立军又多方筹资220万元,在杨渠基地建设了一家年生产无公害绿色肥料4500余吨的加加工厂。项目建成后,年实现利润25万元,在中卫市10万亩设施蔬菜提供优质、高效的无公害绿色肥料,使广大群众吃到放心菜。当年公司销售额达2650万元,为农民直接增加收入325万元。
这年,科源农贸公司被中卫市人民政府评为中卫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2008年1月,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给中卫市设施蔬菜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广大大棚种植户的一代温室大棚全部受灾,二代大棚80%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农户绝望了,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了。
雪灾无情,人有情。看到这一现状后,万立军迅速为农户培育种苗,为民解愁,为政府分忧,回报社会。当时,正赶上种棚农户抢购种苗,万立军完全可以以市场价销售,但他没有这样做,在巨额利润面前,他选择了回报社会。他先后拿出5万多元20万株种苗援助给了受灾严重的大棚农户,其余35万株种苗全部按成本价提供给农户。于此同时,万立军还带领科源农贸公司全体员工到农户的田间地头进行防冻补救知识的讲解,面对面直接服务农户1300户,发动大小车辆300余辆次,为农户拉运各种防冻设施,使每座种植大棚相应减少经济损失2000元左右。万立军和科源农贸公司的义举,得到了自治区副主席刘慧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得到了大棚种植户的好评。
经过这场雪灾之后,万立军意识到,中卫设施蔬菜今后主要在“提质增效,抗御灾害”上做文章,预防抵御气候的变质。在中卫市科技局的支持下,以“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为宗旨,2008年3月,万立军在扬渠率先兴建第三代新型日光温室实验示范基地。新建育苗温室大棚5个,其中,新型保温材料日光温室大棚2个,帘动温室大棚3个。建成后的日光温室大棚年育苗能力可达1000万株,为2万亩大棚提供了优质种苗。
当年,万立军又在文昌镇东园村,投资260万元,建设科源公司设施蔬菜示范园区。一是建设科源公司第二育苗中心,建设日光温室大棚10个。二是建设了新技术、新品种展示园区,新建日光温室大棚40个,并组装配套移动式喷灌、卷帘机、反光幕、膜下滴灌、气肥等新技术,同时茵佳妮设施蔬菜新品种,由技术人员定点技术指导200个示范棚,提高设施农业整体效益,为中卫市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做出示范。
万立军在发展农业设施时,发现近几年苗木花卉栽培、园林绿化有很大发展前途,就牵头成立了“绿大山园林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已接手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工业开发园区内外绿化、景泰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等多个项目。
万立军有着天生做商人的机敏,他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捕捉潜在的商机。2008年,当他看到当地水稻品种更新慢、品质差,万立军马上投资建设水稻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民种植新品种,引导农户科学种植,让每位农户科学种植,让每位农户得到了好的收成。
2009年2月,万立军投资280万元,在扬渠基地建成水稻加工厂,并注册了“万齐”商标,生产香米、鲜米、贡米、蟹水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年加工大米3500吨,销售额达1700万元,带动就业人员110名。万齐米业主要实行统一品种种植、统一机械化操作、统一使用无公害农药化肥、统一加工,打品牌销售的经营模式,万齐品牌一经推出,就迅速地占领了消费市场,销往甘肃、青海、新疆、北京、上海等地,受到了用户的好评。当年,万立军还投资72万元扩建了育苗中心一个,育苗能力达到了1500万株。
2010年,万立军投资460万元在扬渠基地建成可储存18000吨蔬果预冷库一座。通过土地流转,经营了2万亩土地的种植业务。在中卫工业园,投资2700万元建设枸杞干果加工厂。
经过多年的打拼于努力奋斗,万立军的企业越做越红火、越做越大。2013年,万立军成立了自己的集团公司--宁夏万齐农业发展集团。
人生苦短,岁月如歌。多年的打拼,万立军不但收获了财富,也获得了很多荣誉,但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始终坚守“我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的人生信条,积极回报社会,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个人累计向社会捐款40多万元。
对于取得的成绩,万立军并不满足。他表示将继续以“做给农民看,带着群众干,拿我做示范,风险自己担”为遵旨,继续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大白菜,又称为“结球白菜”、“黄芽菜”或“窝心白菜”等,是我国的原产和特产蔬菜,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以华北地区为主要产区。大白菜以其细嫩甘脆、汁白如乳的品质,易种植、耐储藏的特性,在我国的蔬菜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秋冬季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蔬。在北方,大白菜被称为“当家菜”、“半年菜”,现已先后引种世界各地。在日本,大白菜叫做“唐人菜”、“山东菜”;在欧美,有人把大白菜叫做“中国甘蓝”。
大白菜虽然起源于我国,但它既不象韭、姜、蒜等蔬菜,在古典文献上可以找到悠久确实的记录,也不象有些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在山川野间仍有原始的野生种类可寻。遍览古籍,元代以前并无关于大白菜记载的典籍。根据考证,我国大白菜的历史较短,自元代以后历经明清两朝,迄今约七、八百年,农学家对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天然杂交演化而来的。因此,要探究大白菜的来历,必须从小白菜和芜菁的源头说起。
小白菜,又名青菜、油菜、普通白菜等,古时称“菘”。原产于中国南方。最早的历史记载从西晋开始;芜菁,又称蔓菁,是一种根用芥菜,俗称“辣疙瘩”,原产我国,以西北、华北为主产区。芜菁在我国的栽培年代较久,在先秦文献《诗经》中已被记载,称为“葑菁”,西汉《范胜之书》的蔬菜专篇中亦有“芜菁”的收录。东汉已普遍栽培,桓帝时曾有“横水为灾,五谷不登,令所伤郡国,皆种蔓菁以充饥”的记述。
关于小白菜和芜菁这两种蔬菜的地域特点及演变,西晋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在“芜菁附菘”一节中是这样写的:“芜菁岭峤以南俱无之,偶有,士人因官携种,就彼种之,出地则变为芥,亦橘种江北为枳之义也。至曲江方有菘,彼人谓之秦菘。”南朝萧子显的《南齐书》载:南方有小白菜栽培,称为“菘”。唐苏恭著《唐本草》载有:“蔓菁与菘,产地各异。”宋代陆佃所著《埤雅》一书上说:“菘菜北种,初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芜菁南种也然。”南宋陈敷在《陈敷农书》也记载:“七月种萝卜、青菜。”青菜即指小白菜。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小白菜和芜菁的产地不同,且在南北引种过程中有发生性状变异的情况,但鉴于当时科技尚不发达,因此人们也就无从知晓小白菜和芜菁的变异是由什么因素所引起的了。史至元代,才有大白菜的出现。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上第一次将所谓的“菘”直接叫做白菜,并精细绘制成图,从他所描绘的白菜形态来看,已经不再是塌地而生的小白菜了,而是外叶向上拢起,其抱合状态已经进化为结球的大白菜类型了。但不能割裂和漠视的是,从晋到元这漫长的历史,是大白菜在进化过程中经历的从内因到外因、从量变到质变、从偶然到必然引发突变的重要阶段。同时,这一时期的战乱动荡,人民迁徙,南北文化交流,农作物的交互种植,对大白菜的演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元朝以后,记述大白菜的典籍渐多,明王世懋著《广百川学海》在“果蔬疏”一节介绍了大白菜的定义和产地,并推荐“燕地黄芽菜”是著名品种。清弘书等所著《授时通考》中赞美大白菜“脆美无滓”,还确切指出:黄芽菜是白菜的别种,决不能与小白菜混为一谈。丁宜曾在《农圃便览》中对大白菜作了较明确的论述,他把大白菜称之为“窝心大白菜”。他介绍了山东地区立秋种小雪收的栽培经验,还介绍霜降后可用草绳将外叶捆起以保护球叶的方法。现代农业科技证明,小白菜和芜菁均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不同亚种,而十字花科蔬菜最易天然杂交,尤其小白菜和芜菁的亲缘关系最近,基本染色体组相同,彼此间天然杂交可育率达百分之百,其亲本后代也能正常生长和繁殖,而且,大白菜的生物特征又介于小白菜和芜菁之间。
蔬菜专家对这两种蔬菜进行人工杂交的结果,也佐证了大白菜是小白菜和芜菁杂交的产物。农学家的进一步推论是:一则由于小白菜和芜菁南北相互引种,两种蔬菜又是同期开花,其亲缘关系又极为密切,在天然受粉的情况下,完全可能天然杂交,出现杂交后代。二则这种杂交后代,属半耐寒性蔬菜,它既要求气候凉爽湿润、昼夜温差适宜,又不遭受冻害,日照、雨量等均符合结球的外界环境条件。而华北的秋季气候、温度和弱碱性土壤特性正符合这些要求,而且又经近千年的进化和培育,才终于出现了结球结实的大白菜。在此需要申明的是,笔者以为,今人称大白菜为“菘”或“菘菜”是一种误称,应该予以澄清改正。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所食用的大白菜的高级变种——结球大白菜,是经历无数次演化和历代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辛勤培育的结果。当代的大白菜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可谓五彩纷呈,今非昔比。它的品系已发展到四个变种和结球变种三个生态型的一千余个品种。大白菜的适应性更强,成为祖国大江南北举国种植的“国菜”。更令人感到振奋的是,随着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反季节的耐热大白菜和彩色大白菜也相继问世了。
大白菜个大体壮、物美价廉、营养丰富,令人久吃不厌。它一经问世,备受人们喜爱。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写到:“白菜,味甘,温,无毒。主通肠利胃,除胸中烦,解酒毒。”明朝王世懋对大白菜很赏识,认为是蔬菜中的神品。清朝吴其睿说北方大白菜运到南方之后:“竞相争购、味胜于肉,不胫而走。”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品评吃大白菜的好处说:“甘平养胃,荤素皆宜,味胜珍馐。”清史学家柯劭忞作《种胶州白菜》诗:“翠叶中饱白玉肪,严冬冰雪亦甘香。”鲁迅在《滕野先生》中褒奖的“胶菜”即是山东青岛的著名特产,当年的“胶菜”物以稀为贵,运到南方被商家用红头绳系住菜根招摇销售。现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对大白菜钟爱有加,在他的《辣椒白菜》图中很为大白菜鸣不平,他慨然题词:“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从此,大白菜乃“菜中之王”的美名,广为传颂认同。老百姓的大白菜情结更浓,常见的民谚道:“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日本人评价大白菜:“性质极优,其味甜美,质极柔脆,诸菜中之最良品也。”
现代营养科学测得每百克大白菜含蛋白质1.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1克,膳食纤维0.6克,维生素A原250微克,维生素A42微克,维生素PP0.8毫克,维生素C47毫克,维生素E0.92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07毫克,钙69毫克,铁0.5毫克,锌0.21毫克,磷30毫克,硒0.33毫克,钼0.08微克。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白菜中富含的硒和钼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可与维生素E相辅相成,有预防心肌梗死、高血压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钼是酶的重要构成要素,还可协助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两者极具抗癌作用,可直接或间接杀死癌细胞。大白菜的草酸含量甚微,几乎不见报道。因此,营养专家将大白菜列为保健与防癌的首选蔬菜之一。
在食用上,大白菜的菜路宽、不拦味,适合于多种烹调方法,拌炝腌炒皆宜。它既可单独成菜,又可与众多原料配伍;既可做成淡雅的高档菜,又可做成味厚的大锅菜;既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食堂;而且还是面点馅心和涮火锅必备的原料之一。可谓真味若水,承载万物。但专家建议,隔夜或放置时间较久的大白菜菜点不宜食用,以防大白菜中的硝酸盐转变成有毒的亚硝酸盐。
近几年来,在返璞归真食风的引领下,各地厨师倾情打造以大白菜为主角的品牌菜、创新菜,涌现出众多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大白菜菜点。而胶州作为大白菜的故乡,在餐饮界颇有知名度的胶南市黄海酒家经理高振刚,以弘扬地方特产为己任,以绿色天然的有机大白菜为研发对象,先后开发出大白菜的系列菜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拉动了酒店的经营效益,使酒店人财两旺,生意红火,成为当地餐饮业的旗舰。
现精选其几款大白菜菜点,旨在与同行交流学习。
春虾烧白菜——2004年“青岛海鲜名菜”
原料:海捕春大虾10只,嫩白菜头5棵,香菜梗少许,精盐、味精、上汤、料酒各适量。
制法:
1、大虾去沙袋、沙筋、虾枪,剪去爪洗净;白菜撕大片。
2、净锅留底油,料头烹锅,下白菜煸软出勺。
3、另起勺,将底油烧热,加葱段、姜丝炒出香味,放大虾炒出虾脑,烹入料酒,加上汤、白菜和调料,用慢火烧至汤快收干时,放味精,淋香油,撒香菜段,拼装盘内即可。
特点:白里透红,鲜艳夺目,补肾壮阳。
蟹黄海参扒胶白——2004年“青岛海鲜名菜”
原料:熟蟹黄50克,自发大刺参10个,精选嫩“胶白”5棵,油菜心、鲍汁、上汤、料酒、蚝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
1、白菜心顺长一切两瓣,放水油锅内略焯,入上汤内煨制软烂入味,放于盘中一侧。
2、海参焯水,放上汤内烧透入味,放于盘子中间,油菜心焯水煸炒,放于盘中点缀。
3、净锅放底油,葱末爆香,烹料酒,加上汤、鲍汁、蟹黄略烧勾芡,淋明油浇在海参上即可。
特点:蟹黄清香,海参软糯,白菜鲜嫩,营养丰富,诱人食欲。
黄海大包——“胶南市信得过快餐食品”
原料:精粉500克,嫩“胶白”250克,鲜猪肉150克,虾仁100克,嫩韭菜75克,胡椒粉、花椒水、葱姜末、精盐、料酒、味精、香油、鲜酵母各适量。
制法:
1、面粉加酵母、水和成酵面,饧透。
2、大白菜、猪肉、虾仁等辅料切碎丁,加调料入味。
3、面团下剂子10个,擀扁上馅,做成菊花包,上笼蒸熟即可。
特点:色白、暄软,馅心鲜美。
========================================
白菜是个“大家族”,它的兄弟姐妹四季常青,常年供人食用。春天的油菜,夏天的水白菜,秋天的洋白菜,冬天的大白菜等等,荤素皆宜,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大白菜,是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主要蔬菜。
大白菜,又名球结白菜,黄芽菜等。每百克北京产大白菜含热量41.84千焦耳(10千卡),粗纤维1.5克,蛋白质0.8克,碳水化合物1.2克,脂肪0.1克。大白菜中含有大量粗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甘渴无毒,利肠胃,利大小便。”
大白菜既可炒食,又可生用。尚可制成酸菜、腌菜、酱菜、泡菜、脱水菜、风干菜等等。不过,对于减肥者来说,最好凉拌生吃。
白菜营养价值: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白菜中的纤维素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还能促进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中医认为白菜微寒味甘,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之功。民间也常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
白菜原产地:我国北方,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
白菜生长的气象条件:苗期:一般在立秋节前后,日平均气温在20一25℃播种力宜,温度超过27℃,幼苗生长细弱,易受病害。播种时太旱不能出苗,涝了根系不能下扎。苗期日照弱,雨水勤,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5%较为适宜。莲座期:适宜温度为18一22℃,水分充足,土壤无裂缝,凉爽晴天,日照充足,便于叶片和根系生长。连阴雨、日照弱、湿度大、暴用骤晴高温引起病害。包心期:适宜温度为12一16℃,气温凉爽利于包心,尤其是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高温、闷热、忽冷忽热、干旱、大风容易烂心和造成病害,不利包心。
收获期:适宜温度为4一8℃,晴朗天气,以便晾晒,遇寒潮、冰冻、霜冻、气温降至-4一-5℃即受冻害。
“立冬不砍菜,受害莫要怪”。据统计我市在立冬后一周时间内,不受冻害的气候保证率达80%,说明大部分年份在此期间收获大白菜不会受害,但也有20%的年份受害。就是说每年在此期间温度有高有低,但这时大白菜生长很快,收获早了产量低,包心差。收获晚了易受冻害,适时收获产量高、质量好。何时砍菜最好,一方面要考虑节气,另外一方面要注意收听气象台站的降温和冰冻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