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不同季节的茶叶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6:12:54
字号:

①从干茶来看,春茶茶芽肥壮,毫毛多,香气鲜浓,条索紧结;夏茶条索松散,叶片宽大,香气较粗老;秋茶则叶片轻薄,大小不一,香气平和。

如何区分不同季节的茶叶

②从湿茶看,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鲜醇,叶底为柔软嫩芽;夏茶冲泡时茶叶下沉慢,香气欠高,滋味苦涩,叶底较粗硬;秋茶则汤色暗淡,滋味淡薄,香气平和,叶底大小不等。

喝茶有没有季节性?什么季节该对应喝什么茶?

春茶好。

春茶的质量相对性不错,由于油茶树历经一春冬的疗养,营养成分累积,营养物质充裕,茶叶含有物通常是最丰富多彩的。

茶叶从炒茶的工艺流程来分,能够分成六大类,分别是绿茶叶、白茶、白牡丹茶、乌龙、红茶和黑荼。而从茶叶采摘的时节来分,还能够分成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1、春茶

一般指由过冬后油茶树第一次出芽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之为春茶。春茶因为油茶树营养元素丰富多彩,因此叶脉肥厚型,芬芳化学物质和维他命含量较高,滋味醇正,香味明显,外形条索紧结重实。春茶约三月中下旬萌芽期,一年分四季采制,骨玉至小暑(4月中旬一五月上中旬)为春茶,生产量占全年度总产值的40-45%。

2、夏茶

夏天生产制造的茶叶,即称夏茶!夏茶新梢生长发育快速,但非常容易脆化。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维他命的含量显著降低,原花青素、咖啡因、茶氨酸含量持续上升,味显苦味。6月初至7月上中旬采制的为夏茶。

3、秋茶

秋茶,说白了,便是秋天产的茶。秋季降雨少,气侯干躁,在茶叶的长出、采摘和制作过程上都能较大水平维持茶叶的香味。在冷干的温度下做成的茶叶不但内质维持比较完好无损,茶叶含有水份少,更显香味。秋茶的茶汤颜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中间,香味平静,在营养元素层面一般比不上春茶。

4、冬茶

冬茶又叫冬片,也叫雪片。雪片一词我们在单丛茶里边听得比较多,实际上别的的茶还可以制成雪片茶。虽名叫冬茶,却并不是在冬季采制,仅仅大家习惯性把一年最后一次的收获称之为冬茶。

降霜(或十月中下旬)往后面采制的茶,一般就可以称之为冬茶了。等气温再冷一点,将会已不摘茶。也有一点,便是像中国台湾一些高山茶区,平均气温要比平地上低许多,冬茶的时间将会会较早。

有讲究,春饮花茶,夏饮苦茶,秋饮乌龙茶,冬饮红茶。

1、春季

春饮花茶可以散发漫漫冬季积郁于人体之内的寒气,促进人体阳气生发。

花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浊,令人精神振奋,消除春困,提高人体机能效率。

2、夏季

夏季,气候炎热,暑气逼人,人体的津液大量耗损。

此时,以饮用性味苦寒的茶类为宜,用以消暑解热。

代表茶: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白茶(福鼎白茶)、黑茶生茶(普洱生茶)、轻发酵乌龙茶(清香铁观音)。

3、秋季

秋季,天气凉爽,风霜高洁,气候干燥,余热未消,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

此时,以饮用乌龙茶一类的青茶为好,此茶性味介于红、绿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

代表茶:陈年白茶(福鼎白茶)、乌龙茶(浓香铁观音,、武夷大红袍)。

4、冬季

冬季,北风凛冽,寒气袭人,人体阳气易损。

此时,以选用味甘性温的茶为好,以温育人体的阳气,全发酵茶有助消化去油腻之功,于冬季进补肥腻时有利。

代表茶:红茶(滇红)、黑茶熟茶(普洱熟茶)。

扩展资料

什么时间不宜喝茶:

1、空腹时

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等生物碱,空腹饮茶易使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从而会使某些人产生亢进的症状,如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

不常喝茶的人,尤其是清晨空腹喝茶,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这被称为茶醉,一旦出现茶醉现象,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些糖水来缓解。

相对年轻人来说,老人的肠胃更为脆弱,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老年人更不宜空腹饮茶,尤其是浓茶。因为过多的鞣酸会刺激胃肠黏膜,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有的还会引起消化不良或便秘。

2、喝醉时

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对心肾功能较差的老人来说,酒后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可采用进食大量水果或小口饮醋等方法,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酒醉缓解。

3、睡觉前

茶中的茶碱等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导致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绿茶,作用更明显。并且茶有利尿作用,老人睡前饮茶还容易夜间尿频,影响睡眠质量。

4、服药期

有些患慢性病的老人需要长期服药,很多药物服用期间不宜喝茶。比如镇静助眠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茶碱可降低一些药物的镇痛作用,因此,服用镇痛药物时也不宜喝茶。

参考资料:

人民网--养生:茶是滋润健康饮品?四季怎么喝茶对身体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3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