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治适期及对象:
1、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防治两次,分别是8月3—5日第一次,8月22—25日第二次。
2、洪水再生稻在8月12—15日防治一次。
3、正季再生稻在8月25—28日防治一次。
二、推荐药剂及防治方法
推荐药剂:5%锐劲特悬乳剂30毫升/亩、0.5%甲维盐30毫升/亩、1.8%阿维菌素40毫升/亩、55%特杀螟50克/亩、16000IU/mgBT制剂50克+18%杀虫双水剂150毫升/亩、48%乐斯本40毫升/亩、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克/亩、3.6%杀虫双大粒剂1.5公斤/亩。 防治方法: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均兑水50公斤(洪水再生稻和正季再生稻可4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杀虫双大粒剂则均匀撒施,需保持寸水三天以上,并提前1—2天施药。
三、注意事项
注意人畜安全;适期防治和选用对路农药是防治效果的关键;尽量使用好的施药器械;兑药所用水尽量不用地下水和浑泥水,以免降低药效。
你知道水稻中后期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吗?
1.苗床期最常见的三种病害是棉花腐烂病、立枯病和青枯病。水稻在低温下易发生棉花腐烂。棉腐水稻会大量消耗胚乳中的营养物质,不可能长成壮苗。防止棉花腐烂的窍门是在播种后浇水前,用氢氧化铜和三乙基磷酸铝防止棉花腐烂。
2.在返青的分蘖期,水稻会吸收大量的氮素,这也是最需要氮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很脆弱,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其中最主要的害虫是稻飞虱,最主要的病害是纹枯病。
3.稻飞虱主要发生在南方。这种害虫会破坏水稻的细胞组织,吸收养分,使稻穗难以生长。稻飞虱一旦爆发并持续较长时间,就容易导致大面积减产。稻飞虱防治成熟,吡蚜酮、呋虫胺等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稻飞虱的杀虫效果较好。
4.在拔节期,中国南方最常见的害虫是二化螟和水稻螟虫。这两种虫害会导致水稻空瘪,稻穗变白,严重影响产量。这个时期的病害是稻瘟病,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间是稻穗断穗期前5-7天。使用传统农药稻瘟灵和吡嘧磺隆会有很好的效果。
1.1 水稻纹枯病
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其自身的免疫系统弱化,抗病虫害能力下降,导致病虫害威胁增大。纹枯病是水稻生长中后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纹枯病属于真菌类病害,多出现在水稻分蘖后期至抽穗期,该病害感染部位从最初的水稻茎秆底部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最严重的会扩展到水稻的稻穗部位。当水稻根茎部位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且病斑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出现水稻叶片枯死现象时,可以判断是感染了稻纹枯病,要及时针对病害采取措施。
1.2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病害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这类病害的传染性、扩散性较强。稻瘟病可以通过空气进行广泛传播,属于流行性水稻病害,也是水稻种植中最让农户头痛的病害。因为该病害一旦出现,轻者会造成水稻产量的降低,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颗粒无收,给种植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1.3 水稻黑条矮缩病
近两年,该病已上升为水稻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水稻生育期均可染病,水稻苗期和分蘖期为感病敏感期,发病越早,损失越大。如在苗期发病,病株明显不分蘖,严重矮化;在分蘖期感病,分蘖增多,出现丛生状,病株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在苗期和分蘖期发病,绝大部分不能抽穗,虽有部分主茎尚能抽穗,但大多出现包穗,而且结实率降低。
1.4 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又可称为水稻钻心虫,是出现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的主要虫害之一。南方地区这类虫害的主要类型为二化螟和三化螟。这类虫害主要出现在水稻刚刚抽穗至齐穗期,虫害进入水稻茎秆内部吸取茎秆的营养,破坏茎秆组织结构,造成水稻稻穗枯萎,出现白穗、空穗的现象,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虫害之一。
1.5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俗称卷叶虫。该虫幼虫在苞内食叶肉,剩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的白斑。如果在后期受害,主要是剑叶以下两张营养叶受害,严重影响稻株光合作用及养分积累和输送,造成谷粒不充实、干秕多,造成减产。
1.6 稻飞虱
稻飞虱也是主要的水稻害虫之一,近两年发生特别严重,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该虫群集隐蔽于稻株中下部吸食稻株汁液,有明显的危害中心,严重时形成“落窝”,日后逐渐扩大成片,最严重时全田荒枯,损失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