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磷要怎样施肥?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5:38:03
字号:

(1)氮、磷、钾等元素的配合。随着氮肥用量的日益增加,水稻缺磷、缺钾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配施磷、钾肥效果明显。据范业成等对江西省20个早稻地力测定的资料表明,在施用紫云英基础上,单施N6kg,每千克N增稻谷9.25kg;N6kg+K2O5kg处理,每千克N增稻谷15.7kg;N6kg+K2O5kg+3kg磷肥,则每千克N增稻谷17.2kg。配施后明显地提高了氮肥效果。然而三要素的不同组合对早、晚稻的增产效果略有不同,其增产顺序早稻是:NPKNP≥NKNCK;晚稻为:NPKNKNPNCK。

水稻缺磷要怎样施肥?

可见,对早稻应注重配施磷肥,而晚稻应重视增施钾肥。至于N、P2O5、K2O的适宜比例,各地要通过试验结果来确定。

(2)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水稻施肥,尤其是大量氮肥单独作基肥,虽然能供应苗期养分,但后期容易脱肥而招致减产。如把氮肥与有机肥混施,氮肥速效性就相对降低,但供氮则比较稳长。

不同处理下水稻对硫铵氮的吸收状况

从而使肥料供氮过程较符合水稻生长的需要,因此表现出连因效果。据沈中泉等在湖泥田上试验指出:紫云英和尿素混施,比紫云英、尿素单施平均增产稻谷450~840kg/hm2。

同时,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据朱光琪试验,有机肥配合速效氮肥作早稻面肥及追肥,可使二者的氮肥利用率比单施明显提高,因而使肥料能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

答:稻田土壤在水稻生长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淹水状态,土壤水多气少,二氧化碳增加,氧化还原电位下降,还原性增强,铵态氮占主导地位,磷、钾的有效性增加,铁、锰活性加强,锌的有效性降低,pH趋于中性。

现以安徽省为例说明水稻推荐施肥用量。

据土壤养分监测数据表明,安徽省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1.8%~2.5%,平均2%左右;全氮含量0.09%~0.15%,平均在0.11%左右;速效磷含量8~15毫克/千克,平均在10毫克/千克左右;速效钾含量70~120毫克/千克,平均在90毫克/千克左右;土壤有效硼(B)含量0.4~0.5毫克/千克;有效锌(Zn)含量0.8~2毫克/千克(表5)。

表5 安徽省水稻推荐施肥量

对土壤全氮含量0.15%、碱解氮120~130毫克/千克、速效磷15毫克/千克、速效钾100毫克/千克以上和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地区,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减少化肥施用量。对于前期作物为油菜、小麦,且磷肥施用量较大的地块,应酌情减少磷肥施用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5毫克/千克、速效钾50~60毫克/千克以下和有机肥施用很少的地区,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增加化肥用量,尤其是磷、钾肥的施用量。土壤有石灰反应的应分别施用1千克左右的硫酸锌和硫酸锰,江淮和皖南地区杂交稻每亩酌施20~30千克硅肥。氮、钾肥视水稻生长情况分基肥、追肥2~3次施用,磷肥一次基施。水稻氮肥的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以6∶4或5∶5较宜,钾肥以基肥与拔节肥(分蘖末)按5∶5为宜。对于皖南、皖西南土壤pH在5.0以下的水稻土,应酌情施用石灰。

施肥量的推荐因水稻品种特性、产量目标及土壤供肥能力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现将中籼稻产量目标为500千克/亩的本田施肥量推荐列于表6。操作上应根据品种、土壤条件和产量指标等调整施肥量。另外,对于早茬田和低洼沤水田应注意基施锌肥1千克/亩,对于新改水田(特别是由蔬菜地新改水田)应注意基施硼肥0.5~1千克/亩。

表6 中籼稻亩产500千克施肥量推荐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2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