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祁门工夫红茶的分级看上去非常复杂,其实它更接近于国际上通过的红茶分级标准。与名优绿茶不同,它不是完全通过采摘的标准来进行分级的,而是通过精制过程中的切细、筛分、拼配来进行分级。
祁门红茶最初是不分等级的,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逐步建立分级标准,同时也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形成了现在的分级标准。其实祁门工夫红茶的等级划分也是遵循了国际红茶的等级划分原则。只是在划分上更加精细,根据《祁门红茶》地方标准,祁红的等级分为:特茗、特级、一到五级,共七个级别。在实际生产销售中还增加了比特茗更高的国礼级别。
国礼级别祁红,相当于SFTGFOP1,因原料珍贵并且都是手工非遗技艺所以显得弥足珍贵。其品质细嫩挺秀,金毫特显,色泽乌润,鲜醇嫩甜的整体口感尤为突出。这类茶常用作供国家有关部门招待外宾和做外事礼品之用,现在也是用于招待尊贵的客人,因而级别名称也直接以“国礼”相称。
特茗或特级产品,相当于SFTGFOP和TGFOP,从制作工艺上最大程度保证香气与滋味的平衡协调,完美体现了祁门工夫红茶“香高、形美、味醇、色特”的特点。
一级、二级、三级的祁红介于FOP和BOP之间,其滋味甜醇,依然能让你感受最正宗的“祁门香”。
三级、四级及以下为大宗,主要用于出口。国外的消费者钟情于祁门香,但他们在采购茶叶时,通常首选会要求茶叶价格不能太高,对于茶叶外型的要求远没有中国消费者的要求高。
祁门功功夫红茶的分级不仅仅是从芽叶的不同部位简单去划分,还要考虑到采摘时间这个关键因素,高级别的祁门工夫红茶必须在清明节前后采摘,过了谷雨,气温高升,茶树生长旺盛,有效物质积累减少,就做不出高等级红茶。比如说礼茶,要采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才能做出来,其他时间采的,即使是茶芽,也不能叫国礼级。由于祁门茶区偏北,开采时间要到三月底,早春茶时间短而且数量少,因此礼茶级的祁门工夫红茶显得非常难得。
对于不同级别的祁门工夫红茶,在祁门红茶地方标准中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而且还制定了标准样,以便各生产企业对照执行。
祁门工夫红茶各等级感官指标
标准中的审评术语对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来说,有些会比较难以理解。简单来说,等级越高的祁红,它的外形就会越紧细,干茶表面光泽更加油亮,而且条索也会更加均匀;对应的祁红嫩香和甜香会很明显,有的高档祁门工夫红茶会带有兰花香。随着级别的下降,甜香和嫩香就会减弱;冲出来的汤色变化也会十分明显,级别越低汤色亮度也会随之下降,滋味的鲜爽度和甜度也会下降,滋味会变得醇厚,级别低的苦涩味也会更加明显。
请点击输入描述
我是会友居张茜,此文转载自网上。欢迎各位留言与我讨论。
安吉白茶是中国的一种名茶,其制作方法与龙井茶相似,但有所区别。
安吉白茶的制作步骤如下:
1.摘采茶叶:在春季,选择新鲜嫩芽为原料。一般采摘时间在清晨,当露水还未蒸发,这样茶叶的含水量最佳。
2.静置晾凉:将采摘的茶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凉,减少叶中的水分。
3.杀青:将茶叶放入杀青锅中进行杀青。杀青是指通过加热茶叶,停止茶叶内酶的活动并保持茶叶的绿色。一般会使用高温进行炒制,使茶叶内部的酶完全失去活性。
4.晾凉:将杀青后的茶叶倒在竹制、纸制或布制的台子上晾凉,让茶叶温度降低,同时也有助于水分的蒸发。
5.揉捻:将晾凉的茶叶以特定的技巧进行揉捻,使茶叶形成扁平的形状,并帮助茶叶中的酶释放,增加茶叶的香气。
6.烘焙: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以进一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增加茶叶的稳定性和香气。
7.筛选分级:将烘焙后的安吉白茶进行筛选和分级,去除不符合标准的茶叶和杂质。
8.包装和储存:经过筛选分级后的安吉白茶会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销售。
总的来说,制作安吉白茶的关键是在采摘、杀青、揉捻和烘焙过程中的掌握和处理,以保持茶叶的鲜嫩和香气。同时,适宜的储存条件也对安吉白茶的品质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