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宁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2:21:48
字号:

问题一:奎宁是什么? 奎宁(Quinine),俗称金鸡纳霜,茜草科植物金鸡纳树及其同属植物的树皮中的主要生物碱。化学称为金鸡纳碱,分子式C20H24N2O2。1820年P.-J.佩尔蒂埃和J.-B.卡芳杜首先制得纯品,它是一种可可碱和4-甲氧基喹啉类抗疟药,是快速血液裂殖体杀灭剂。

奎宁是什么

问题二:奎宁是什么药,有什么作用呢 奎宁是一种进口西药,主治疟疾,俗称“打摆子”。

问题三:奎宁水是什么东西? 奎宁水奎宁水又叫汤力水、通宁汽水。是苏打水与糖、

水果提取物和奎宁调配而成的。 现在一般用来作为酒吧调酒液之用。

奎宁简介

疟疾曾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猖獗流行的疾病,

曾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发现了金鸡纳树的树皮能治疟疾病。

他们将树皮剥下,晾干后研成粉末,用以治疗疟疾。印第安人严守“

金鸡纳”的秘密,规定如果谁能把药的秘密泄露给外族人,

就要受到严厉的制裁。

据说在17世纪时,

有一位西班牙伯爵还着他心爱的妻子子埃娜一起来到秘鲁首都利马。

不幸,他的妻子染上了疟疾病,一位印第安姑娘看护她,

看到她的病情日益加重,决定悄悄为她治病。

她的所做所为伯爵都悄悄看在眼里,

他认为印第安姑娘要谋害他妻子,要惩处她,她不得已讲出了“

金鸡纳树”的秘密。埃娜痊愈后,

西班牙人就带着这种树皮回到欧洲。

17世纪末,奎宁由欧洲传入我国,曾称为“金鸡纳霜”,

当时是非常罕见的药。后来,

瑞典纳尤斯对这种植物的树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提取了其中的有效成分,起名为“奎宁”。“奎宁”

这个词在秘鲁文字中是树皮的意思。

随着医学上对奎宁需要量的增长,

人们希望天然药物能以人工方法制造出来。

英国化学家霍夫曼设想奎宁可能从煤油的衍生物中制造出来,

结果没有成功。直到1945年,奎宁才实现了人工合成。

问题四:奎宁是什么药 奎宁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由于使用多年,疟原虫对其产生抗药性,基本淘汰。

问题五:金鸡纳霜是什么东西? 金鸡纳霜,又叫“奎宁”(该词出自印加语)。

英文名:Quinine,Chinine

是防治热病,尤其是疟疾的特效药,为热带地区的必需品 。

金鸡纳霜是用金鸡纳树的树皮研磨而成的。

金鸡纳树,茜草科,常绿乔木灌叶,阔叶,干高二三丈,冬季落叶代谢,新叶旋亦萌发,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 因为是被传教的耶稣会士发现,也有人把它叫做“耶稣会树皮”。

目前,印度尼海亚的金鸡纳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2%。

问题六:奎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最初是怎样被发现的? 你好:

奎宁

英文名:Quinine

药理:

药效学

奎宁是喹啉类衍生物,能与疟原虫的 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DNA的复制和 RNA的转录,从而抑制原虫的蛋白合成,作用较氯奎为弱。另外,奎宁能降低疟原虫氧耗量,抑制疟原虫内的磷酸化酶而干扰其糖代谢。奎宁也引起疟色素凝集,但发展缓慢,很少形成大团块,并常伴随着细胞死亡。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原虫的核和外膜肿胀,并有小空泡,血细胞颗粒在小空泡内聚合,此与氯喹的色素凝集有所不同。在血液中,一定浓度的奎宁可导致被寄生红细胞早熟破裂,从而阻止裂殖体成熟。本品对红外期无效,不能根治良性疟,长疗程可根治恶性疾,但对恶性疟的配子体亦无直接作用,故不能中断传播。奎宁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延长不应期,减慢传导,并减弱其收缩力。本品对妊娠子宫有微弱的兴奋作用。

药动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蛋白结合率约 70%。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组织,以肝脏浓度最高,肺、肾、脾次之,骨骼肌和神经组织中最少。一次服药后 l~3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T1/2为 8.5小时。奎宁于肝中被氧化分解,迅速失效,其代谢物及少量原形药(约 10%)均经肾排出,服药后 15分钟即出现于尿中,24小时后几乎全部排出,故奎宁无蓄积性。

适应症:

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所致的恶性疟。也可用于治疗间日疟。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①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引起的恶性疟时,采用硫酸奎宁,每日 1.8g,分次服用,疗程 14日。严重病例(如脑型)可采用二盐酸奎宁,按体重 5- 10mg/kg(最高量 5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500ml中静脉滴注,4小时滴完,12小时后重复一次,病情好转后改口服。②本品已不作为间日疟的首选药,必要时控制症状可口服重硫酸奎宁,第一日一次0.48g,第二日一次 0.36g,每日 3次,连服 7日。

2.小儿常用量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所致的恶性疟时,小于1岁者每日给硫酸奎宁 0.1 ― 0.2g,分 2― 3次服,1一 3岁 0.2― 0.3g,4― 6岁,0.3― 0.5g,7一 11岁为 0.5― 1g,疗程 10日。重症患者应用二盐酸奎宁注射液剂量同成人,按体重 5― 10mg/kg(最高量 500mg)。

[制剂与规格]硫酸奎宁片0.3g

重硫酸奎宁片0.12g

二盐酸奎宁注射液(1) 1ml:0.25g(2) 1ml:0.5g(3) 10ml:0.25g

复方奎宁注射液:每支 2ml,含盐酸奎宁0.136g、咖啡因 0.034g、乌拉坦 0.028g

肌注,一次0.25-0.5g,一日1-2次;口服一次0.3-0.6g,一日3次.

禁用慎用:

孕妇禁用,奎宁有催产作用,本品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听力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四肢的先天缺损。哺乳期妇女慎用。

对于哮喘病人、心房颤动及其他严重心脏疾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重症肌无力、视神经炎患者均应慎用。

心肌病及孕妇禁用.用奎宁治疗脑性

问题七:奎宁的药物用途 医疗上应用它的几种盐类,作为解热与及防治各种疟疾,但愈后容易复发。副作用不少,主要为耳鸣、重听、头昏、恶心、呕吐等,统称金鸡纳反应。硫酸奎宁和盐酸奎宁均是味道极苦的白色结晶,前者微溶于水,供口服,后者易溶于水,供注射用。优奎宁(Euquininum)是奎宁的乙基碳酸酯,几乎无味的白色晶体,可供儿童口服用。奎宁也是通宁水的原料。关于奎宁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说,1638年当时秘鲁总督的夫人金琼(Condessa de Chinchon)染上间日疟,由统治安地斯地区的西班牙省长带来了一些金鸡纳树树皮磨成的粉。据当地的原住民告诉省长,这种树皮可以退烧,结果真的有效。后来女伯爵把这帖药带回故乡西班牙,当时疟疾在欧洲大 *** 虐,这种树皮粉就成为欧洲人首次能有效治疗疟疾的药品。但经历史研究发现,可能根本无此事,总督夫人没得过疟疾。奎宁治疗疟疾有效被发现于1737年。1820年二位法国化学家白里悌(Pelletier)与卡芬土(Caventou),从奎那(quia)的树皮中单离出来,将之称为奎宁或金鸡纳霜(quinine),名称来自印加土语的树名quina-quina。 185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使用.1693年,法国传教士洪若翰曾用金鸡纳霜治愈康熙帝的疟疾。后来,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因患疟,曾向康熙帝求要金鸡纳霜。苏州织造李煦上奏云:“寅向臣言,医生用药,不能见效,必得主子圣药救我。”康熙知道后特地“赐驿马星夜赶去”,还一再吩咐“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在药物赶到之前,曹寅去世。二战期间美国的Sterling Winthrop公司以此为引导,合成了氯奎宁(chloroquine),药效良好。氯奎宁在战后成为抗疟最重要的药物。

问题八:什么食物中含奎宁多? 金鸡勒

金鸡勒的功效介绍:

金鸡勒 (《纲目拾遗》)

异名金鸡纳(李承祜《药用植物学》)。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红色金鸡纳树或其它几种同属植物的树皮、枝皮及根皮。

植物形态①红色金鸡纳树,又名:红色规那树、红色奎宁树。

常绿大形乔木,高达30米,离地6米左右分枝,树皮赤褐色。

叶有柄,对生;叶片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尖,全缘,长达30厘米,上面深绿色,稍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常带红色,多毛,叶咏上亦有白毛。

圆锥花序顶生,花托钟状,稍细长;萼甚短,宿存,上部5裂,裂片广三角形,带红色;花冠筒长2.4~3.6厘米,先端5裂,呈淡红色:雄蕊5,花丝在花冠筒部内面愈着;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长达花冠部上面,柱头2叉。

蒴果长椭圆形至长卵圆形,室间裂开成2分果,内含种子约26个,种子周围有翅。

花期初夏。

原产南美。

印度尼西亚、印度及我国云南、台湾、广东、广西均有栽培。

②莱氏金鸡纳树乔木,高约10米。

叶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平滑无毛。

花带黄白色,有极烈臭气。

金鸡纳树的种类很多,除上述两种外,尚有**金鸡纳树、棕色金鸡纳树等,我国云南、台湾亦有栽培。

采集采收的方法有多种:在南美,通常于雨季将树砍倒,剥取树皮,晒干或烘干,并加压成扁平的片状。

树皮干燥时卷成筒状。

在爪哇及印度用掘根法和截枝法。

掘根法系将生长约12年的金鸡纳树连根挖出,剥取树皮或根皮;截枝法系自地面上将树砍倒,剥取树皮,使残留的树干基部发生不定枝条,并留1~2枝任其生长,待树枝长大后,再将树皮剥下,晒干或烘干。

我国采用的主要为截枝法。

药材呈卷筒状或长方形的片状。

卷筒状者长约20厘米,直径25毫米左右,外表棕灰色或红棕色,具灰色地衣斑块及纵直皱纹,较老的树皮,有红色疣状突起,间或有细小的横裂纹;内表面棕红色,纤维性。

破折面外侧平坦,内部纤维性。

片状者长约20厘米,宽5~10厘米,厚达2厘米。

外表凹凸不平,呈铁锈红色,有纵脊状隆起和红色疣状突起;内表面砖红色。

气微弱,味苦涩。

根皮常为扭曲的卷片,长2~7厘米,内外表面的色泽相似,但外表粗糙,呈鳞片状。

主产印度尼西亚、印度及南美等地。

我国云南、广西、台湾亦产。

化学成分金鸡勒树的干皮、根皮、枝皮及种子,含有约26种生物碱,总称为金鸡勒生物碱。

其中含量最多且在医药上最重要的是奎宁,其次是辛可宁、辛可尼丁、奎尼丁等,其余在树皮中的含率很低。

它们大部分是喹啉衍生物,也有极少数是吲哚衍生物。

金鸡勒生物碱中,颇多互为立体异构体的,如:奎宁和奎尼丁,辛可宁和辛可尼丁,辛可亭和辛查米丁,表奎宁和表奎尼丁,氢奎宁和氢奎尼丁等。

此外,还有辛可尼辛,奎尼辛,铜色树碱,奎胺,辛可那明,奎尼酮,阿立新以及杷日素,红金鸡纳碱,甲基红金鸡纳碱,康奎那明,枯斯考尼丁,二康奎宁等。

除生物碱外,还含金鸡勒鞣酸,奎宁酸,金鸡勒红等。

在树皮中,生物碱是与金鸡勒鞣酸、奎宁酸结合的。

红色金鸡勒树含生物碱总量为6~7%,其中奎宁2~3%,奎尼丁0.11%,辛可尼丁1.43~2.25%,辛可宁0.12~1.73%。

莱氏金鸡勒树含上列成分依次为15%、10%以上、0.08~0.44%、0.1~0.54%、0.08~0.38%,**金鸡勒树的含量分别为6~7%、3.4%、0.16~0.20%,0.46~0.75%、0.34~0.56%,棕色金鸡勒树则为6%、3%、0.14%、1.34%、0.32%。

......>>

问题九:奎宁是怎样发现的 在沃波尔的信之前约150年,也就是在大约17世纪初的时候,西班牙人已经开始将南美某种特殊的树的树皮带回到欧洲。秘鲁的耶稣会牧师发现,当地人使用它,主要用于治疗伤口。香胶树、奎宁树散发出一种香味儿,对伤口有益的同时,似乎也能退烧。它对疟疾没有特别的价值,但是,对它的使用一直在延续。然而,这种“秘鲁香味儿树皮”香烟是昂贵的。为了满足需求,欧洲商人们开始往家乡运送另外一种树皮――金鸡纳树树皮来替代。这办法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是偶然的,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兴趣。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舆论对这种创新持有敌意:1624年,教皇乌尔班八世(PopeUrbanVIII)颁布了教皇训令,要将所有抽这种新引进的烟草的人驱逐出教会;1633年,他要求伽利略放弃他关于宇宙的观点。

其他人对这种创新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在1643年,一位比利时医生提到了这种替代树皮,这种树皮开始被称为退烧树,在欧洲开始用其来治疗疟疾引起的发烧。它也采用奎宁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来自于被它所取代的最初的奎宁树。罗马对奎宁的兴趣是由一个西班牙红衣主教――胡安?德?罗格推动的。他持续供应这种树皮,以高价将之卖给那些有钱人,也免费地提供给那些穷人。这种树皮被磨成粉末,实际上是欧洲最早的可以治愈服用它的病人疾病的药。鸦片剂能够镇痛,却不能提升病人的存活机会。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一种药物能够做得更好。这是个奇迹,然而对已有秘方的极度忠诚,致使多数人没有注意到它在解剖学方面,也有相似的事儿。将人类和非人类的解剖学结构混淆了的伽林的教导,压倒了早期的解剖学。

问题十:奎宁是什么奎宁是什么药 奎宁

英文名:Quinine

药理:

药效学

奎宁是喹啉类衍生物,能与疟原虫的 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DNA的复制和 RNA的转录,从而抑制原虫的蛋白合成,作用较氯奎为弱。另外,奎宁能降低疟原虫氧耗量,抑制疟原虫内的磷酸化酶而干扰其糖代谢。奎宁也引起疟色素凝集,但发展缓慢,很少形成大团块,并常伴随着细胞死亡。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原虫的核和外膜肿胀,并有小空泡,血细胞颗粒在小空泡内聚合,此与氯喹的色素凝集有所不同。在血液中,一定浓度的奎宁可导致被寄生红细胞早熟破裂,从而阻止裂殖体成熟。本品对红外期无效,不能根治良性疟,长疗程可根治恶性疾,但对恶性疟的配子体亦无直接作用,故不能中断传播。奎宁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延长不应期,减慢传导,并减弱其收缩力。本品对妊娠子宫有微弱的兴奋作用。

药动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蛋白结合率约 70%。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组织,以肝脏浓度最高,肺、肾、脾次之,骨骼肌和神经组织中最少。一次服药后 l~3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T1/2为 8.5小时。奎宁于肝中被氧化分解,迅速失效,其代谢物及少量原形药(约 10%)均经肾排出,服药后 15分钟即出现于尿中,24小时后几乎全部排出,故奎宁无蓄积性。

适应症:

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所致的恶性疟。也可用于治疗间日疟。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①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引起的恶性疟时,采用硫酸奎宁,每日 1.8g,分次服用,疗程 14日。严重病例(如脑型)可采用二盐酸奎宁,按体重 5- 10mg/kg(最高量 5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500ml中静脉滴注,4小时滴完,12小时后重复一次,病情好转后改口服。②本品已不作为间日疟的首选药,必要时控制症状可口服重硫酸奎宁,第一日一次0.48g,第二日一次 0.36g,每日 3次,连服 7日。

2.小儿常用量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所致的恶性疟时,小于1岁者每日给硫酸奎宁 0.1 ― 0.2g,分 2― 3次服,1一 3岁 0.2― 0.3g,4― 6岁,0.3― 0.5g,7一 11岁为 0.5― 1g,疗程 10日。重症患者应用二盐酸奎宁注射液剂量同成人,按体重 5― 10mg/kg(最高量 500mg)。

[制剂与规格]硫酸奎宁片0.3g

重硫酸奎宁片0.12g

二盐酸奎宁注射液(1) 1ml:0.25g(2) 1ml:0.5g(3) 10ml:0.25g

复方奎宁注射液:每支 2ml,含盐酸奎宁0.136g、咖啡因 0.034g、乌拉坦 0.028g

肌注,一次0.25-0.5g,一日1-2次;口服一次0.3-0.6g,一日3次.

禁用慎用:

孕妇禁用,奎宁有催产作用,本品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听力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四肢的先天缺损。哺乳期妇女慎用。

对于哮喘病人、心房颤动及其他严重心脏疾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重症肌无力、视神经炎患者均应慎用。

心肌病及孕妇禁用.用奎宁治疗脑性疟疾是危险的,对奎宁过敏者用此药有危险性。

给药说明:

急性中毒量为4~12g,致死量约为8g,常在服药后几小时或几天内死亡,常见的致死原因为呼吸停止,有时由于肾衰。

不良反应:

①奎宁每日用量超过 1g或连用较久,常致金鸡纳反应,此与水杨酸反应大致相似,有耳鸣、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产生暂时性耳聋,停药......>>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花蕾及花。采收储藏:4-5月花将开或刚开放时连序采收,晒干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Zōnɡ Lǘ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Fortune Windmillpalm

别名棕榈木子、棕笋

性味味苦;涩;性平

归经肝;脾经

采收储藏4-5月花将开或刚开放时连序采收,晒干

功能主治止血;止泻;活血;散结。主血崩;带下;肠风;泻痢;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3-6g。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本草拾遗》:初生子戟人喉,未可轻服。

附方治大肠下血: 棕笋(即棕榈之花苞)煮熟切片,晒干为末,蜜汤或酒服一二钱。 (《濒湖集简方》)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棕榈初生子(指棕榈之花蕊)黄白色,作房如鱼子,有小毒,破血。

2.《纲目》:棕鱼(即棕笋)皆言有毒不可食,而广、蜀人蜜煮醋浸以寄远,乃制去其毒尔。

3.《本草拾遗》:破血。

4.《履岩本草》:食之破妇人血气,不作胎孕。

5.《天宝本草》:酒熬治气火瘰疬。

6.《现代实用中药》:用于高血压症,有预防脑溢血之功。

7.《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血崩,肠风,血痢,瘰疬。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见棕榈皮条。

出处出自《现代实用中药》

拼音名ZōnɡLǘYè

英文名leafofFortuneWindmillpalm

化学成份呀含葡萄糖木犀草素(glucoluteolin),木犀草素-7-O-芸香糖甙(luteolin-7-O-rutinoside)和甲基原棕榈皂甙B(methylproto-Pb),叶柄含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右旋儿茶粗(catechin),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没食子酸(gallicacid)。

药理作用陈棕水煎剂100%、陈棕炭水煎剂30%、陈棕炭混悬剂12%、陈棕皮炭水煎剂30%、陈棕皮炭混悬剂12%浓度,均用0.8ml/只灌胃,对小鼠毛细管测凝血时及小鼠煎尾测出血时,均能缩短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说明有止血作用,而新棕无效。

性味味苦;涩;性平

归经脾;胃经

功效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劳伤,虚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选方

治高血压,预防中风:鲜棕桐叶一两,槐花三钱。作一日量,泡汤代茶。(《现代实用中药》)

用于劳倦内伤或忧思过度所致脾胃虚弱、中气亏损、脾不统血等症状。作一日量,泡汤代茶。(《现代实用中药》)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

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材类别:果实/种子类性味:味苦;甘;涩;性平。

①《嘉祐本草》:平,无毒。

②《本草蒙筌》:味苦涩,气平,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苦涩,温。

归经:脾;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6-9g。

功效与作用:止血;涩肠;固精。主肠同;崩漏;带下;泻痢;遗精。

①《本草拾遗》: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养血。治高血压,多梦遗精:棕树果二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全年可采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Zōnɡ Shù Gēn

来源。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无毒。

功能主治

止血,祛湿,消肿解毒。治吐血,便血,血淋,血崩,带下,痢疾,关节痛,水肿,瘰疬,流注,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不止,又治大肠下血,男子五淋便浊。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经,祛湿。

③《四川中药志》:养血收敛,涩肠止痢。治吐血,肠风下血,崩、带,跌打损伤及腰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吐血:棕树根烧灰,兑童便、白糖,空心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血淋:棕榈根一两。炖猪精肉食。(《湖南药物志》)

③治遗精:棕榈根五钱。水煎,白糖冲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赤白痢:棕榈根、六合草、红斑鸠窝各二两。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久痢:棕树根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阴挺:棕桐根四两,猪精肉四两。久煮去药,食肉与汤,连食三至五次。

⑦治四肢关节痛:棕榈根五钱,白果二钱。水煎服。

⑧治蛇咬:棕榈根、鱼腥草、桑白皮各三钱。煎水洗。(⑥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⑨治流注(寒性脓肿):棕树根、桃树根、松树根、胡颓子根各适量。水煎,冲洗患部;药渣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⑩治瘰疬:棕树根、算盘子根、乌桕根各一两。水煎,肉汤对服。(《江西草药》)

⑾治水肿:棕树鲜根一两,腹水草、薏苡根各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⑿治蛔虫病:棕树根、薏苡根、苦楝皮、兰花根各三钱。水煎服。

⒀治睾丸肿大:棕树根三钱,茅根一钱,*羊藿二钱。水煎服。(⑾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附方

①治鼻血不止:棕榈灰,随左右吹之。(《简易方论》)

②治久鼻衄不止:棕榈、刺蓟、桦皮,龙骨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鸡峰普济方》棕榈散)

③治妇人崩中,下血数升,气欲绝:棕桐三两(烧灰),紫参一两,麝香一钱(细研),伏龙肝二两(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入麝香研令匀,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二钱。(《圣惠方》棕榈散)

④治血崩:棕榈皮(烧存性,细研如粉)一钱,牡蛎(火煅,研如粉)五分。入麝香少许,拌令匀,空心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⑤治血崩不止:棕榈皮烧存性,为束,空心淡酒服三钱。(《妇人良方》)

⑥治妇人经血不止:棕榈皮(烧灰),柏叶(焙)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酒调下二钱,(《圣济总录,棕榈皮散)

⑦治赤白带下,崩漏,胎气久冷,脐腹疼痛:棕毛(烧存性)、蒲黄(炒)各等分。每服三钱。好酒调下,空心食前,日进二服。(《普济方》棕毛散)

⑧妊娠胎动,下血不止,脐腹疼痛:棕榈皮(烧灰),原蚕沙(炒)各一两,阿胶(炙燥)三分。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圣济总录》棕灰散)

⑨治肠风泻血:棕榈灰二两,熟艾(捣罗成者)一两。上二昧用熟鸡子两个,同研得所;别炮附子去皮脐,为末,每服用水一盏,附子末一钱,煎敷沸放温,调前药二钱匕,空心食前服。(《圣济总录》棕艾散)

⑩治水谷痢下:棕榈皮,烧研,水服方寸匕。(《近效方》)

⑾治血淋不止:棕榈皮,半烧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甚效。(《卫生家宝方》)

⑿治小便不通:棕树皮毛,烧灰存性,以水酒调下二钱。(《摄生众妙方》)

⒀治高血压:鲜棕榈皮六钱,鲜向日葵花盘二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各家论述

①《纲目》:棕灰性涩,若失血去多,瘀滞已尽者,用之切当,所谓涩可去脱也。与乱发同用更良。年久败棕入药尤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0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