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属于坚果。
根据板栗的形态特征以及自身属性,生物学上板栗属于坚果类,而不是水果。坚果指有硬壳且水分较少的果实,一般为植物的种子或者果核,而不管是何种品种的板栗,都具有较坚硬的外壳且水分含量较少,充分满足坚果的特征,所以板栗是坚果的一种。
产地生境:
在中国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南北各地,在广东止于广州近郊,在广西止于平果县,在云南东南部则越过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坝地区。
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米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栗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气候湿润的地区,属于阳性树种,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较高,喜砂质土壤。
栗在中国的垂直分布最低在海拔不足50米的沿海平原,如山东郯城、江苏新沂等地;最高可达2800米。
垂直分布因气候带和地形不同而有差异,在中国河北多分布于100-300米的山沟地;河南一般在900米以下的河谷平地和丘陵山地;湖北多分布于1000米左右的山坡地;福建多分布在500-1200米之间;四川汉源分布在1500米以上,云南分布在2500米以上。
板栗属于温性食物,药用上具有健脾养胃、止血活血、强筋补肾、消除疲劳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腹泻、肠胃不适(反胃)、便血、生疮、肿痛等病症。通常说来食物有寒性、热性、温性和凉性四性之分,热性和温性在本质上也差不多,不过性质程度相差比较大。通常寒凉食物具有清热去火等功效,温热食物具有驱寒助阳等功效,而平性食物则具有补脾开胃等作用。一般来说适量食用板栗并不会引发上火等热症,但板栗中淀粉不易被消化,所以肠胃功能不强大的人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