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方法不同,选用的除草剂和使用方法不同。目前生产上有两种育秧方法,一种是水育秧(湿润育秧);一种是旱育秧。秧田化学除草省工、省力、效果好。但在生产上,如使用方法不当,就会产生药害,严重时毁种重育。今天,主要介绍湿润育秧田化学除草防控技术:
(一)长江上游稻区水稻湿润育秧田杂草的化学防控技术
1.早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在重庆稻区,早稻湿润育秧田的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千金子、牛毛毡、异型莎草、空心莲子草、眼子菜、野慈姑和矮慈姑等。
该地区早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常用技术是:
①在水稻播种后当天至播后5天,每667米2用17.2%苄嘧优克稗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加水40~50升,喷雾。
②在水稻播种后2~4天,每667米2用40%苄嘧丙草胺(含安全剂)可湿性粉剂45~55克,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③若发现秧田有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5~35克,加水304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田水,施药后1-2天灌上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
2.晚稻(或单季稻)湿滑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在重庆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牛毛毡、空心莲子草、眼子菜、鸭舌草、矮慈姑和节节菜等。
在四川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鸭舌草、鳢肠、空心莲子草、草龙和矮慈姑等。
该地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常用技术是:
①在水稻播种后2~4天,每667米2用30%丙草胺(食安全剂)乳油100^-125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②在水稻播种后3~5天,每667米2用40%苄嘧丙草胺(含安全剂)可湿性粉剂45~55克,对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③若发现秧田有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期至3叶期,每667米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5~35克,加水30~40升,喷雾。
④若发现秧田有较多千金子时,每667米2用10%氰氟草酯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升,喷雾。
⑤若发现秧田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时,在水稻3叶1心期至5叶1心期,每667米2用42.5%2甲氯氟吡乳油40~50J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
(二)长江中游稻区水稻湿润育秧田杂草的化学防控技术
1.早稻湿滑育秧田杂草化学舫控技术在湖北稻区,早稻湿润育秧田的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牛毛毡、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矮慈姑、鸭舌草和节节菜等。
在湖南稻区,早稻湿润育秧田的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千金子、牛毛毡、异型莎草、碎米莎草、鸭舌草、节节菜、陌上菜和矮慈姑等。
在江西鄱阳湖稻区,早稻湿润育秧田的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双穗雀稗、假稻属、水莎草、鸭舌草、雨久花、水竹叶和节节菜等。
该地区早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常用技术是:
①在水稻播种后当天至播后、5天,蹋谷到秧苗1叶1心期,每667米2用30%丙草胺(含安全剂)乳油80-100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②在水稻播种后2~3天,每667米2用40%苄嘧丙草胺(含安全剂)可湿性粉剂45~60克,加水3045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③在水稻播种后当天至播后2~3天,每667米z用17.2%苄嘧优克稗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加水40~50升,喷雾。
④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5~35克,加水30~4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水层,施药后1~2天灌浅水层,保水5~7天。
⑤若在秧苗2~3叶期发现有较多的千金子时,在水稻2叶至2叶1心期,每667米2用10%氰氟草酯乳油50~70毫升,加水15~3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水层,施药后12天灌浅水层,保水5~7天。
⑥若发现秧田有抗二氯喹啉酸的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3叶期,每667米2用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40~60毫升,加水30~4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水层,施药后1~2天灌浅水层,保水5~7天。
发现有少量多年生杂草时,手工拔除。避免拔秧时带人大田。
2.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在湖北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牛毛毡、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矮慈姑、鸭舌草和节节菜等。
在湖南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千金子、牛毛毡、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虱草、鸭舌草、节节菜、陌上菜和矮慈姑等。
在安徽沿江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异型莎草和鸭舌草等。
在江西鄱阳湖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假稻属、水莎草、野荸荠、萤蔺、日照飘拂草、异型莎鼙、碎米莎草、鸭舌草、雨久花、水竹叶、矮慈姑、节节菜、丁香蓼、陌上菜和水苋菜等。
该地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常用技术是:
①在水稻播种后当天或播后3天,每667米2用30%丙草胺(含安全剂)乳油80---100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
②在水稻播种后当天或播后3天,每667米2用4096苄嘧丙草胺(含安全剂)可湿性粉剂45~60克,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③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0~50克,加水30~4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水层,施药后1~2天灌浅水层,保水5~7天。
④若发现秧田有抗二氯喹啉酸的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3叶期,每667米2用2.5%五氟磺草胺悬浮剂40~50毫升,加水30~4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水层,施药后1~2天灌浅水层,保水5~7天。
⑤若发现秧田有较多千金子时,在秧苗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10%氰氟草酯乳油60~80毫升,加水30~4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水层,施药后1~2天灌浅水层,保水5~7天。
(三)长江下游稻区水稻湿润育秧田杂草的化学防控技术
1.早稻湿润育秧田杂草防控技术在浙江南部稻区,早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矮慈姑和鸭舌草等。
该地区早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常用技术是:
①在水稻播种后当天至播种后2天,每667米2用17.2%苄嘧优克稗可湿性粉剂200克,加水40~50升,喷雾。
②在水稻播种后1~3天,每667米2用40%苄嘧丙草胺(含安全剂)可湿性粉剂50~60克,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③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5~35克,加水30~4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田水,施药后1~2天灌上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
④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90%禾草敌乳油100~125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或拌细润土3~5千克,手工撒施。施药时田间有3~5厘米水层,保持5~7天。
2.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在浙江北部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的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千金子、水莎草和矮慈姑等。
在江苏沿江稻区,单季稻湿润育秧田的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节节菜和陌上菜等。
在上海稻区,单季稻湿润育秧田的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水莎草、陌上菜、鳢肠和节节菜等。
该地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常用技术是:
①在水稻播种后当天至播后3天,每667米2用17.2%苄嘧优克稗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加水40~50升,喷雾。,
②在水稻播种后当天至播后3天,每667米2用40%苄嘧,丙草胺(含安全剂)可湿性粉剂40~50克,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③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5~35克,加水30~40升,喷雾。
④若发现秧田有抗二氯喹啉酸的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稗草2~3叶期,每667米2用2.5%五氟磺草胺悬浮剂50~60毫升,加水30~4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田水,施药后1~3天灌上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
发现有少量多年生禾本科或莎草科杂草时,应及时拔除,避免拔秧时带人大田。
(四)西南稻区水稻湿润育秧田杂草的化学防控技术
1.早稻湿滑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在云南稻区,早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异型莎草、扁秆蔗草、刚毛荸荠、木贼状荸荠、牛毛毡、水莎草、虾钳菜、石龙芮、假马齿苋、野慈姑、鸭舌草和过江藤等。
在广西稻区,早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日照飘拂草、两歧飘拂草、萤蔺、牛毛毡、鸭舌草、丁香蓼、鳢肠、草龙、母草、酸模叶蓼、四叶萍、节节菜、陌上菜、野慈姑、矮慈姑和空心莲子草等。
该地区早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常用技术是:
①在水稻播种后当天至播后3天,每667米2用30%丙草胺(含安全剂)乳油80-120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②在水稻播种后当天至播后3天,每667米2用17.2%苄嘧优克稗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加水40~50升,喷雾。
③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5~35克,加水30--40升,喷雾。
④若发现秧田有较多千金子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千金子1~2叶期,每667米2用10%氰氟草酯乳油50~60克,加水40~5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田水,施药后1~2天灌上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
⑤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20%敌稗乳油300~1000毫升加25%灭草松水剂150~200毫升,加水30~4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田水,施药后1~3天灌上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
发现有少量多年生禾本科或莎草科杂草时,应及时拔除,避免拔秧时带人大田。
2.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在云南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有稗草、假稻属、异型莎草、水莎草、萤蔺、扁秆蔗草、木贼状荸荠、牛毛毡、鸭舌草、丁香蓼、水龙、石龙芮和假马齿苋等。
在贵州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矮慈姑、泽泻、眼子菜、节节菜、鳢肠和四叶萍等。以稗草、鸭舌草和矮慈姑为优势种群。
在广西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有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日照飘拂草、两歧飘拂草、萤蔺、牛毛毡、鸭舌草、丁香蓼、鳢肠、草龙、母草、酸模叶蓼、四叶萍、节节菜、陌上菜、野慈姑、矮慈姑和空心莲子草等。
该地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常用技术是:
①在水稻播种当天至播后3天,每667米2用30%丙草胺(含安全剂)乳油80~120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②在水稻播种后2~4天,每667米2用40%苄嘧丙草胺(含安全剂)可湿性粉剂45~55克,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③在水稻播种当天至播后3天,每667米2用17.2%苄嘧优克稗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加水40~50升,喷雾。
④在水稻1叶1心至2叶期,稗草1~2叶期,每667米2用35.75%苄嘧禾草丹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加水30~40升喷雾。
⑤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5~35克,加水30~40升,喷雾。
⑥若发现秧田有较多千金子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千金子1-2叶期,每667米2用10%氰氟草酯乳油50~60克,加水40~5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干田水,施药后1~2天灌上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
⑦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20%敌稗乳油300~1000毫升加25%灭草松水剂150~200毫升,加水30~40升,喷雾。现混现用。
发现有少量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应及时拔除,避免拔秧时带人大田。
(五)华南稻区水稻湿润育秧田杂草的化学防控技术
1.早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在福建稻区,早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日照飘拂草、碎米莎草、空心莲子草、节节菜和矮慈姑等。
在海南稻区,早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异型莎草和圆叶节节菜等。
该地区早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常用技术是:
①在水稻播种前2~3天,每667米2用60%丁草胺乳油80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喷药时要求田面有水层3~5厘米,药后2~3天自然落干或排干后进行播种。
②在水稻播种后2~3天,每667米2用30%丙草胺(含安全剂)乳油100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施药时田沟内有浅水,以保持畦面土壤湿润。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芽伸出时播种。
③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5~35克,加水30~40升,喷雾。
发现有少量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或莎草科杂草,应及时拔除,避免拔秧时带人大田。
2.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在福建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种群有稗草、日照飘拂草、碎米莎草、异型莎草、丁香蓼、陌上菜、矮慈姑、鸭舌草、空心莲子草和节节菜等。
在海南稻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矮慈姑和圆叶节节菜等。
该地区晚稻(或单季稻)湿润育秧田杂草化学防控常用技术是:
①在水稻播种后1~2天,每667米2用30%丙草胺(含安全剂)乳油100~115毫升,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②在水稻播种后2~4天,每667米2用40%苄嘧丙草胺(含安全剂)可湿性粉剂45~55克,加水40~50升,喷雾。水稻种子必须经过消毒、浸种、催芽至有根有芽伸出时播种。
③在水稻播种当天至播后3天,每667米2用17.2%苄嘧,优克稗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加水40~50升,喷雾。
④若发现秧田有残余较大龄稗草时,在水稻2叶1心至3叶期,每667米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5~35克,加水30~40升,喷雾。施药前1天排千田水,施药后1~2天灌上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
发现有少量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或莎草科杂草,应及时拔除,避免拔秧时带人大田。
袁隆平团队在内蒙古试种海水稻,海水稻运用了哪些技术?
地膜覆盖插水稻是吗?
1)水稻覆膜插秧湿润栽培技术
选种旱育秧选择生育期比当地常规栽培稍长的良种,进行旱育秧。
选田整田选择高寒田、冷浸田、旱岗田和缺水田效果最佳,整田要达到田平泥融。在大田整平退水后、作厢前,重施底肥,多施缓效肥。
作厢覆膜开好“三沟”,即深起围沟,开好腰沟,浅开厢沟。“三沟”开好后,平整厢面,然后以滚动膜捆的办法覆膜。
规格插秧首先按株行距在木板上钉上木钉制作“打孔器”,在膜上打孔播种,照孔插秧,插秧时间比当地常规提早10天左右。插秧完毕,清沟通水,使膜面有一层薄水。
欢迎关注并评价
建议你定向提问刘丽老师
在首页有个找专家
先点找专家
再输入刘丽
找到了吗
海水稻运用的技术有: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常规育种、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是一类可以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海水经过的土地种植,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因此可让荒地变为良田。
扩展资料:
耐盐育种可以节省盐碱地种稻灌水少部分的成本,同时发展盐碱地种稻,切不可忽视大量淡水灌溉洗盐这一最基本的条件,耐盐育种仅是一项配套的措施。上亿亩大规模发展的滩涂种稻,是一个长期的理想目标。
虽然“海水稻”暂时还不能生长在海水里,但大量的海滩和内陆盐碱地,将是“海水稻”的用武之地。目前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15亿亩内陆盐碱地。海水的含盐度为3.3%—3.5%,目前中心培育的“海水稻”用0.3%—0.6%调制海水灌溉,随着“海水稻”研究的继续推进,期待能够用更咸更碱的水灌溉。
百度百科——海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