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1942年,南泥湾开始种植水稻,经治地打坝,修渠引水,水田面积一度达7000亩,被人们誉为“陕北江南”。可是到后来,因种植水稻劳动强度较大,收益却较低,另外水源也显得不足,不得不逐年缩减其面积而改成旱田,有的甚至撂荒。最低时,仅剩水田300多亩。
然而北大荒,地处祖国的高寒地区,在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并进而实现“三化”栽培,水田面积却迅猛增长。这事引起陕北人深思。今年3月,经南泥湾开发区党工委诚邀,北大荒集团副总经理王贵率考察小组,对南泥湾农场进行了考察,并达成了合作项目,即:将北大荒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到南泥湾,通过示范、推广、引导和辐射,使“陕北江南”化茧成蝶,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