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茯苓的功效与用法用量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0:47:55
字号: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用法用量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用法用量

 茯苓,是一味著名的传统习用药材,本经列为上品,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在松树的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其中以云南产者质量最好,习称?云苓?,为道地药材。

 药性: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

 处方用名:云苓,白茯苓、赤茯苓、茯灵。

 炮制:本品多于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后堆置?发汗?,摊开晾干,再?发汗?反复数次而成。

 功效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咳嗽,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悸,失眠,健忘,婴幼儿腹泻,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

 1. 本品一次常用量为15~30克。

 2. 婴幼儿腹泻:茯茯炒后研细末,每次1g,每日3次。

 3. 痰饮眩悸:茯苓30g,白术15g,每日一剂,水煎服。

 4. 水肿:茯苓30g,黄芪30g,泽泻10g,每日一剂,水煎服。

 5. 梦遗:茯苓适量研细末,每次6g,早晚各1次,粥水送服。

 6. 血虚头晕:茯苓15g,山药15g,黄芪30g,炙甘草10g。每日一剂,水煎服。

 7. 肾虚腰痛:茯苓10g,杜仲15g,猪肾1个。将猪肾剖开,除去筋膜,然后将药材装入猪肾内,合上猪肾,蒸熟后食用。

 8. 失眠健忘:茯苓30g,核桃仁15g,酸枣仁15g,元肉10g。每日一剂,代茶喝。

 含有茯苓的中成药:

 1.五苓散

 中成药,出自《伤寒论》,本品成分为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5味中药。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2. 桂枝茯苓丸

 中成药,出自于《金匮要略》,本品成分为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5味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症之功效,主治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3. 四君子丸

 中成药,出自《和剂局方》,本品成分为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4味中药。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4. 一味茯苓饮

 治脱发,来自现代名老中医岳美中经验,用茯苓1000克,打成细粉,每次服用6克,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

 5. 归脾丸

 中成药,出自《济生方》,本品成分为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保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潮,防霉。

 禁忌:肾虚、小便频数、虚寒滑精者忌服。

;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有什么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有什么,说起茯苓,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茯苓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多的帮助作用。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茯苓的功效和作用有什么,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有什么1

  1、利尿

 茯苓药性平和,利水渗湿而不伤正气,可以有效缓解小便不利、水肿、体内湿寒等症状。

  2、安养心神

 茯苓可以有效安养心神,临床上中医常常使用茯苓来帮助病人调理心神不安、心悸失眠、抑郁、多梦等症状。

  3、调理痰湿

 茯苓可以有效排解体内的湿气,对于脾虚、痰湿患者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抗肿瘤

 茯苓多糖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肿瘤患者的症状,对抗肿瘤。在治疗肿瘤的时候,可以使用茯苓作为辅助治疗。

  5、促进造血

 茯苓富含各茯苓多糖、各种维生素以及以硒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当茯苓中的这些成分被人体吸收之后可以有效增强人体胞和体液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而提高骨髓造血能力。研究表明,茯苓可以有效提高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稳定体内的红细胞水平。

  6、促进消化,排毒清肠

 茯苓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很丰富,可以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加快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排毒清肠。并且茯苓中含有的一些药物成分可以有效治疗因炎症引起的一些肠胃疾病,对肠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有什么2

  1、利尿作用

 它可以将身体中的有害物质排出。

  2、增强免疫力

 具有增强身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它在体内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白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

  4、抗肿瘤作用

 白茯苓中含有一种叫白茯苓聚糖的成分,它有很明显的抗肿瘤的作用。

  5、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

  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白茯苓有镇静作用。

  7、白茯苓可健脾

 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9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