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是想问秦岭山一代白桦树长树茸吗?秦岭山一代白桦树不长树茸。因为秦岭没有桦树茸。桦树茸,又名桦褐孔菌。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北欧;我国黑龙江、长白山、海南、北海道,滋生在北半球北纬40°至50°的地区。所以说秦岭山一代白桦树是不长树茸的。
秦岭冷杉
铁匠木又名铁橡树,常绿或半常绿乔木,高达15米。小枝幼时被绒毛,后渐脱落。叶片纸质,长椭圆形、卵状长椭圆形,长3-8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常偏斜,叶缘叶部以上有锯齿;
叶片幼时被毛,后渐脱落,侧脉每边6-8条,叶片两面支脉均明显;叶柄长5-8毫米,被绒毛。雄花序长2-3厘米,花序轴被苍**短绒毛;
雌花序长约2.5厘米,着生4-5朵花。壳斗杯形或壶形,包着坚果约3/4,直径11.5厘米,高1-1.2厘米;小苞片三角形,长约1毫米,不紧贴壳斗壁,被星状毛。
扩展资料:
生于海拔1 000-2 500米的山地阳坡或干旱河谷地带,如金沙江、南盘江河谷。
由于河谷地带气温高、湿度低,大树在2-3月间开花和发新叶前有一段落叶期,故称为半常绿树种,但小树长势旺盛,冬季不落叶。
分布范围产四川、云南,发现最大的铁橡栎,在陕西宁陕县江口回族镇南梦溪。直径1.4米,树龄约2500年,仍然枝繁叶茂,四季长青。
秦岭冷杉简介 植物形态 秦岭冷杉与黄果冷杉
H. Handel-Mazzetti,M. Y. Orr,A. B. Jackson,S. G. Harrison 等将秦岭冷杉与黄果冷杉 A. ernestii Rehd. 合并为一种。我们认为这两种之间虽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两者各有其稳定的形态性状及其不同的分布区,应分为两种。其主要区别在于秦岭冷杉果枝之叶的树脂道中生或近中生,球果的种鳞肾形,苞鳞长及种鳞的3/4,种子较种翅为长。
生长习性 分布区域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及甘肃南部海拔2300-3000米地带。模式标本采自陕西秦岭。
应用价值秦岭冷杉木材纹理直,均匀细致,质轻软,易加工,着钉力弱,为最优良的纸浆材;皮层分泌的胶液,可提取冷杉胶,淡黄绿色,透明,不易凝结,有特殊芳香气味,折光率与玻璃相似,为光学仪器、镜片的重要黏合剂;针叶芳香油含量0.2%-0.6%,种子含油率30%,可制肥皂;树皮含单宁5%-15%。
研究价值由于秦岭冷杉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观赏价值秦岭冷杉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极高。
药用价值秦岭冷杉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药用。味辛,微苦,性平;能祛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脑以及肾炎、水肿、肾虚、腰痛、妇女崩漏,中心积腹痛,蛔虫、蛲虫和牛瘟等,内茎液汗,外用可治癣症。其茎杆髓部含淀粉约27.44%,可提取淀粉代食品,其根状茎具清热解煮等功效。
濒危原因2、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生境条件下秦岭冷杉种群格局基本属于聚集型分布,在25 m~2、150 m~2 和300 m~2 的面积上聚集强度较大。天然条件下,种群聚集强度最大取样尺度,可能是其种群更新的最佳面积。随海拔上升,聚集强度降低;聚集性最强的尺度在海拔1500~1700 m较小,在海拔1700~2100 m地区较大;阴坡种群分布聚集强度大于阳坡。随着种群年龄增加,分布格局由聚集型向随机型过渡,聚集强度减弱;聚集性最强的尺度规模在幼、中龄期为50 m2,老龄期为300 m2。
3、多数秦岭冷杉种群幼龄级个体数较少,中老龄个体数量较大,呈衰退趋势;不同秦岭冷杉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表明,尽管生境条件差异,但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 III 型;不同种群偏离典型存活曲线的程度与幼苗缺乏程度有关,一般III--Ⅴ龄级死亡率较高。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20、40 和80 年中,不同秦岭冷杉种群均会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后减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
4、秦岭冷杉种子含空粒比例高达31%;饱满的种子中具有生活力者占45%,反映出秦岭冷杉种子有较高的败育率;种子的平均含水量为5.7%左右,自然散播的种子萌发率仅为6.12%,运用主成分分析(PCA) 方法对影响秦岭冷杉种子萌发的10 个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发现乔木层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人为干扰和湿度是影响秦岭冷杉种子萌发最主要的因素。种子在自然环境下受松鼠、鼠和鸟类等动物的破坏和被搬迁率高达94.22%。在同样贮藏条件下,播种环境对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显著,质地疏松、透气性好的苗圃地有利于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其种子萌发率可达54%。
5、天敌小蠹虫,这种虫为蛀干性害虫,主要危害生理衰弱和濒死的林木。许多冷杉抵抗力差,虫子就趁虚而入,寄存在树皮和树干之间的生长层里,极具破坏性。
保护措施2004年12月2日,河南日报以《旅游过度开发带来严重后果活化石——石人山冷杉发生大面积死亡》为题,陆续报道了石人山秦岭冷杉枯死事件。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海内外媒体纷纷予以关注,更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
导致冷杉死亡的现象不是物种竞争的结果,也不存在群落自身演替的原因。冷杉正处在生态位的最佳状态。旅游开发导致景区局部环境变化。石人山每年接待游人很多,加上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长年在山上吃住,使沿途环境温度升高。要求凡有秦岭冷杉分布的地方,所有建筑物要立即全部拆除,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一切建筑物,要逐步拆除,以尽快恢复原生植被状态;组织有关专家,对石人山旅游开发的环境容量进行评估,节假日旅游高峰期要限制上山人数。
神农架、伸坪、太白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秦岭冷杉的保护 ,促进天然更新,开展繁殖引种工作,扩大其分布区。
培育繁殖播种育苗
冷杉属种子成熟经历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营养物质从种鳞输送到种子;第2个阶段是后熟阶段,即种子本身的代谢变化,采收后不宜立即脱粒。种子相当脆,容易受伤,宜手工去翅。种子在低温条件下可贮藏5a。露地播种行于3月中、下旬。
播种地选择庇荫凉爽的环境和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种子千粒重10.2-14.0g,7.1万-9.8万粒/kg。播种前一般应在1-5℃下湿润层积催芽14-28d。条播,沟深2cm,播种量30-40kg/667平方米,覆盖焦泥灰以不见种子为度,上盖稻草。
5月上中旬出土,分次揭草,并搭棚遮荫。1a生苗高4-6cm,留床1a,仍须庇荫,第3a春,选择阴湿环境移植培大,如庇荫度不够,需搭荫棚或栽蔽荫植物。柔毛冷杉又名岷江冷杉(A. faxoniana)产苗量40万-50万株/667平方米,1a生苗高25-30cm。常需要培育4-6a可以出圃造林。若用于园林绿化苗木则需要10a培育可出圃造林。
扦插育苗
应取幼龄母树的枝条作插穗,休眠枝扦插时间以2-3月为宜;半熟枝则行于6月中下旬,插后100d左右生根。
造林方法
初期生长缓慢,造林或绿化多采用5-10a生幼树,移栽在11月上旬~12月中旬或2月中旬~3月下旬进行,须带泥球。幼树畏烈日和高温,须择适宜环境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