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配方
1 小菊花 8-10朵,西洋参 6-8薄片,甘草 2-4片,枸杞 6-8颗,山楂 1-2片,莲子芯 3-4根,冰糖或蜂蜜 若干。
2西瓜皮凉茶:
可将外皮绿色的那一层利用起来,洗净后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有去暑利尿解毒之功。
3薄荷凉茶:
取薄荷叶、甘草各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常饮此凉茶可提神醒脑。
4陈皮茶:
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5桑菊茶:
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即成,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6荷叶凉茶:
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7 香兰凉茶:
配方比例 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
制作方法 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溶,上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
冷却待饮。 功效 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8外感凉茶:
适合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舌苔黄等。组方:银花15克,板兰根15克,土牛膝15克,岗梅根30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淡竹叶10克,鱼腥草30克,薄荷5克。
9清热去湿茶:
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溃疡,牙肉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组方: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克,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10清肝明目茶
:适合用于肝胆湿热证:头胀痛,烦躁易怒,眼屎多,口苦,眼睛红或痒或流泪,睡眠差,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组方:夏枯草15克,桑叶10克,野菊花15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克,溪黄草15克,车前子10克,黄芩10克。
11小儿凉茶:
适合用于小儿心肝火旺证:出现烦躁易怒,睡眠差,胃口不好,大便硬,口臭,口腔溃疡,眼屎多等。
组方:连翘8克,淡竹叶5克,灯芯花5扎,山楂8克,银花8克,芦根8克,火炭母8克,山栀子8克,淮山10克,麦冬8克。
(注意:上述凉茶服用方法:一日一剂一人量,症状好转即减量或停用,转为食物调理。)
12淡盐凉茶:
开水500毫升冲泡绿茶5克,食盐2克,晾凉待饮。除了可以止渴解热除烦,治头晕恶心,常饮用绿茶还可以消除疲劳
养颜美容,平静心情。
13乌梅凉茶:
乌梅是蔷薇科梅的干燥成熟果实,经文火炕焙成黑色,故称乌梅,有收敛生津,清暑解渴的作用,也可以促进消化。
14银甘凉茶:
由金银花和甘草二味泡茶,金银花是忍冬植物忍冬的花蕾,有清热解毒并有抑菌作用,每日5—15克。甘草是豆科植
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急慢性咽喉炎,皮肤易生疖痱者,甚为适宜。
15玉米须茶:
取玉米须20克,洗净用沸水浸泡后饮用,有通便利尿之功效。
16瓜皮凉茶:
将西瓜薄皮洗净切碎块,放适量水煮半小时,去渣取汁,加少量白糖搅匀。去暑利尿解毒。
17绿豆汤:
不仅能有效预防中暑,而且能使身体增加多种营养,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喝绿豆汤不用担心会出现冷饮伤身的现象,绿豆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可解百毒,维持肌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19果汁红茶:
锅中加水750毫升,加热至沸入红茶40克,微沸5分钟,离火去茶叶,晾凉后入冰箱。饮用时在杯中倒入红茶40毫升,放少许柠檬汁、橘汁、白砂糖,加冰水150毫升,滴入少许白兰地酒,放橘子一瓣,碎冰少许,即可美容也可以去火,爱美的双鱼MM不妨一试。
常见清热药材有哪些
我们国家的中医是博大精深的,更是西方医学所拍马也赶不上的,中药药材更是非常的丰富,许多的药材不仅具有非常不错的治病的作用了,更是有着很不错的保健功效哦,那么哪些药材有清热的功效呢?其实清热功效的药材也是非常多的哦,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丹皮
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并且丹皮还有非常不错的镇静、降温、解热、镇痛等等许多的功效了,尤其是夏季服用对于预防热毒是非常的有效果的。
赤芍
赤芍是着名野生地道中药材,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赤芍是寒性的药材,具有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对于我们夏季清热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与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同用,可用于血热吐衄,与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可用于热毒壅盛,痈肿疮疡,与当归、川芎、延胡索等同用,可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腹痛等症。
紫草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性味甘、咸,寒。归心、肝经。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能。故对血热毒盛,麻疹、斑疹透发不畅等症,可与蝉衣、牛蒡子、连翘、荆芥等配伍应用,如疹出而色甚深,呈紫暗色而不红活者,这也是血热毒盛的症候,须以凉血解毒药如丹皮、赤芍、银花、连窍等同用。该品预防麻疹,可减轻麻疹症状或减少麻疹发病率。
上面我们已经详细的了解了哪些药材具有清热功效这个问题了,我们可以知道了,具有清热功效的药材也是非常多的哦,丹皮,赤芍以及紫草都是有着非常不错的清热作用的,尤其是在夏季,我们是可以经常服用上面介绍的这些药材的哦,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预防中暑受热的哦。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清热药的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功效。本类药物主要用于表邪已解、里热炽盛,而无积滞的里热病证,如外感热病、高热烦渴、湿热泄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针对热证的不同类型,并根据药物的功效,将清热药分为五类,即: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本类药物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苦寒药物又易化燥伤阴,阴虚患者亦当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禁用。常见清热药材鸦胆子 马勃 山豆根 射干 败酱草 鱼腥草 贯众青黛 大青叶 穿心莲 紫花地丁 蒲公英 连翘 金银花马尾连 椿白皮 苦参 川木槿皮 秦皮 龙胆草 黄柏黄连 黄芩 白鲜皮 决明子 长石 苦竹叶 青箱子密蒙花 天花粉 芦根 白毛夏枯草 知母 寒水石 石膏谷精草 夏枯草 栀子 淡竹叶 竹叶 胡黄连 银柴胡青蒿 地骨皮 白薇 紫草 赤芍 牡丹皮 玄参地黄 拳参 白头翁 鸡骨草 锦灯笼 光慈菇 葛花天葵子 土贝母 忍冬藤 禹州漏芦 金果榄 北豆根 重楼野菊花 鸭跖草 藏青果 熊胆 金莲花 大血藤 金荞麦板蓝根 蓼大青叶 苦地丁 马齿苋 地锦草 土茯苓 绿豆白蔹 漏芦 山慈姑 白花蛇舌草 半边莲 水牛角浓缩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