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地白草的功效与作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7:47:50
字号:

地白草

中草药:地白草的功效与作用

(《开宝本草》)

异名七星莲(《植物名实图考》),天芥菜草、白菜仔、鸡疴粘草(《福建民间草药》),黄瓜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白地黄瓜、狗儿草(《四川中药志》),黄瓜菜、细通草、毛毛藤、黄瓜香(《湖南药物志》),野白菜(《贵州草药》),冷毒草(《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茧菜科植物匍伏堇的全草。

植物形态匍伏堇

一年生草本,常具白色柔毛。匍茎由基部叶丛中抽出,随处生根,并发新叶。叶丛生,圆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7厘米,宽1.5~3厘米,边缘具圆锯齿。先端圆钝,基部窄楔形,很少呈心脏形,两面散生白色柔毛;叶柄扁平,长1.5~6厘米,两侧具窄翅和白毛;托叶离生,线状披针形,边缘具长齿。花淡紫色或白色,花梗长5~9厘米,中部有线状苞片2枚,中部以上近于无毛,中部以下散生长白毛;萼片5,披针形,边缘具白毛,基部延长成附属物;花瓣5,长椭圆状倒卵形,下面一瓣有距,蒴果长椭圆形,长约5毫米,无毛。花期4~11月。

生长在路边及较湿润地。分布华东、华南及西南各地。

采集3~4月或9~10月采。

性味苦,寒。

①《福建民间草药》:"微苦甘,平。"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选》:"微苦,寒。"

功用主治祛风,清热,利尿,解毒。治风热咳嗽,痢疾,淋浊,痈肿疮毒,眼睑炎,烫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红白痢。"

②《天宝本草》:"化痰。治风寒咳嗽,周身骨节疼痛。"

③《福建民间草药》:"除热解毒,利尿渗湿。"

④《四川中药志》:"除风清热。治小儿发热咳嗽,疯狗咬伤,刀伤及疮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敢。

选方①治淋浊:鲜白地黄瓜八钱至一两。和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疔疮,背痈,眼红赤肿(热火所致):鲜白地黄瓜一握,用冷开水洗净,和冬蜜捣烂后贴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眼睑炎:鲜冷毒草一两,煎服;或同鸡蛋一至二个煮食,一天一次。(《云南中草药选》)

④治刀伤及打伤:白地黄瓜、柏树尖、牛筋条尖。共和生捣,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⑤治蛇咬伤:鲜白地黄瓜一握,洗净,和雄黄一钱。共捣烂,贴患处。(《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烫伤:匍伏堇、连钱草,共捣烂加鸡蛋清调敷。(《湖南药物志》)

提醒您:地白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翻白草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理作用

白毛藤指白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等功能;

喜生于海拔600-2800米的山谷草地或路旁、田边,白英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旱、耐寒、怕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好。重粘土、盐碱地、低洼地不宜种植。

于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于整好土地上,按行距50-70开沟,深15厘米左右,按株距7-10厘米栽入幼苗1株,栽正、栽直,覆土稍高于原土痕,浇足定根水。在夏、秋茎叶生长旺盛时期收割全草,每年可以收割2次,收取后直接晒干,或洗净鲜用。

扩展资料:

适应力强,对于土壤无特殊的要求,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种植时宜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质的沙质土壤。

选好地块后,将其翻耕20cm以上,在施用厩肥和堆肥做基肥,每亩施入1000公斤,如果没有农家肥,也可用复合肥和有机肥代替,每亩施用100公斤有机肥和50公斤的复合肥。

施肥后将其和土壤搅拌均匀,种植前浅耕一次后耙细整平,做1.5米宽的高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白英

 翻白草是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叶背面密被白绒毛,因而得名,那么你知道翻白草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吗?翻白草的药理作用是什么?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翻白草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翻白草的功效和作用

 1、翻白草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治痢疾,疟疾,肺痈,咳血,吐血,下血,崩漏,痈肿,疮癣,瘰疠结核。

 2、翻白草有抗菌、止泻、增强免疫功能和调节血糖作用,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化学物质为槲皮素。

 3、而且翻白草主含鞣质及黄酮类, 其煎剂对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金**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翻白草的药理作用

 1、全草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志贺痢疾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2、本品体外无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3、翻白草中提得成分富马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槲皮素、柚皮素、山柰素、间苯二酸,对福氏和志贺痢疾杆菌具有抑菌作用,尤以没食子酸和槲皮素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9ppm/ml和37ppm/ml。

 4、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鲜翻白草干全草或根一至二两,浓煎,一日分二至三次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2]

 5、治疟疾寒热及无名肿毒: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之。(《纲目》)[2]

 6、治肺痈:鲜翻白草根一两,老鼠刺根、杜瓜根各五钱。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2]

 7、治咳嗽:翻白草根。煮猪肺食。(《湖南药物志》)[2]

 8、治痰喘:翻白草全草。煮冰糖服。(《湖南药物志》)[2]

 9、治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嚼咀,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纲目》)[2]

 10、治崩中下血:湖鸡腿根一两,捣碎,酒二盏,煎一盏服。(《濒湖集简方》)[2]

 11、治大便下血:翻白草根-两五钱,猪大肠不拘量。加水同炖,去渣,取汤及肠同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2]

 12、治创伤出血:新翻白草叶。揉碎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2]

 13、治血友病:鲜翻白草二至三两。煎汤服,每天一剂。同时将鲜草捣烂,外敷出血处。(江苏《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2]

 14、治脾胃虚弱白带:翻白草配浮萍参、鸡屎藤、隔山撬、糯米草根、土茯苓、苦荞头、仙鹤草。水煎服。(《成都中草药》)[2]

 15、治腮腺炎:翻白草干根,用烧酒磨汁涂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2]

 16、治疔毒初起,不拘已或未成:韶白草十科,酒煎服。(《纲目》)[2]

 17、治臁疮溃烂:翻白草(洗)。每用一握,煎汤盆盛,围住熏洗效。(《保寿堂 经验 方》)[2]

 18、治浑身疥癣:翻白草。每用一握,煎水洗之。(《纲目》)

 翻白草的附方

 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鲜翻白草干全草或根一至二两,浓煎,一日分二至三次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治疟疾寒热及无名肿毒: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之。(《纲目》)

 治肺痈:鲜翻白草根一两,老鼠刺根、杜瓜根各五钱。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咳嗽:翻白草根。煮猪肺食。(《湖南药物志》)

 治痰喘:翻白草全草。煮冰糖服。(《湖南药物志》)

 治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嚼咀,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纲目》)

 治崩中下血:湖鸡腿根一两,捣碎,酒二盏,煎一盏服。(《濒湖集简方》)

 治大便下血:翻白草根-两五钱,猪大肠不拘量。加水同炖,去渣,取汤及肠同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治创伤出血:新翻白草叶。揉碎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治血友病:鲜翻白草二至三两。煎汤服,每天一剂。同时将鲜草捣烂,外敷出血处。(江苏《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翻白草的鉴别 方法

 形状鉴别

 块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少数瘦长,有不规则扭曲的纵槽纹,长3-8cm;表面黄棕色或暗红棕色 栓皮较平坦;质硬而脆,断面黄白色。基生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皱缩而卷曲,小叶3-9片,矩圆形或狭长椭圆形,顶端小叶片较大,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密生白色绒毛,边缘有粗锯齿。气微、味甘、微涩。以根肥大、叶灰绿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小叶片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壁较平直,上、下表皮均有单细胞的非腺毛,尤以下表皮为多;除去密被的非腺毛可见下表皮细胞呈类多角形,垂周壁弯曲,较上表皮细胞为小,并可见毛茸基部和不定式气孔。非腺毛有2种,一种极细长,多在1000?m以上,扭曲,直径3-7?m,壁薄,着生于下表皮上;另一种平直或稍弯曲,多在1000?m以下,直径9-22?m,壁厚3-8?m,基部较膨大。叶肉细胞含有较多草酸钙簇晶,靠近叶脉处尤多,直径9-32?m。

 根横切面:木栓组织为10余列扁平细胞,栓内层为l-2列薄壁细胞。韧皮部外侧细胞常合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根的4/5,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射线宽广,约30余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h,滤过。取滤液1ml于试管中,滴加l%三氯化铁乙醇试液1滴,呈墨绿色。(检查鞣质)

 (2)薄层色谱 取样品0.5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h,滤过。滤液浓缩至约lml,供点样用。另取没食子酸为对照品。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6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