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槟郎主治有什么功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7:29:51
字号:

槟榔: 药性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应用 1.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本品驱虫谱广,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体为其优点。用治绦虫证疗效最佳,可单用(《千金方》),亦可与木香同用,如圣功散(《证治准绳》),现代多与南瓜子同用,其杀绦虫疗效更佳;与使君子、苦楝皮同用,可治蛔虫病、蛲虫病;与乌梅、甘草配伍,可治姜片虫病。 2.食积气滞,泻痢后重。本品辛散苦泄,入胃肠经,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常与木香、青皮、大黄等同用,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证,如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与木香、黄连、芍药等同用,可治湿热泻痢,如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水肿,脚气肿痛。本品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常与商陆、泽泻、木通等同用,治疗水肿实证,二便不利,如疏凿饮子(《济生方》);与木瓜、吴茱萸、陈皮等配伍,用治寒湿脚气肿痛,如鸡鸣散(《证治准绳》)。 4.疟疾。本品截疟,常与常山、草果等同用,如截疟七宝饮(《伤寒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用法用量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于陈久者。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伏尸,疗寸白。” 2.《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3.《本草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息。疗诸疟,御瘴疠。”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3%~0.6%,主要为槟榔碱,其余有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等,均与鞣酸结合而存在。又含脂肪油14%,其中脂肪酸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十四碳烯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等。尚含鞣质及槟榔红色素。 2.药理作用:槟榔能使绦虫虫体引起驰缓性麻痹,触之则虫体伸长而不易断,故能把全虫驱出;槟榔碱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能使全虫各部都麻痹,对牛肉绦虫仅能使头节和未成熟节片麻痹;槟榔对蛲虫、蛔虫、钩虫、肝吸虫、血吸虫均有麻痹或驱杀作用;对皮肤真菌、流感病毒、幽门螺旋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槟榔碱有拟胆碱作用,兴奋胆碱受体,促进唾液、汗腺分泌,增加肠蠕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滴眼可使瞳孔缩小。 3.临床研究:槟榔30~120g,带皮南瓜子50~150g,煎煮取汁,清晨空腹服,30~60分钟后冲服硫酸镁粉5~30g,治疗绦虫病22例,全部治愈(中国寄生虫防治杂志,2001,2:99);新鲜干槟榔果8g,水150ml浸1小时,文火煎至50~70ml,上午空腹服1次,2周为1疗程,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2例,胃镜复查后,糜烂性胃炎8例,均获效,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有效23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4:248);槟榔碱制成眼用药膜,将其置于眼结膜囊内之穹隆处,治疗青光眼患者37例70只眼,一般用药后10分钟即开始瞳孔缩小,15分钟后眼压逐渐下降(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0,3:49)。另有用槟榔治疗疟疾、麻痹性肠梗阻、乳糜尿、小儿咳喘等。 槟榔药材 槟榔饮片

中药槟郎主治有什么功效

中药槟榔的功效与副作用

问题一:槟榔里面的是什么东西? 槟榔(Areca catechu),与椰子同属棕榈科常绿乔木,主干可长至廿米。“槟榔”一词源于印尼语“pinang”。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分布区域涵盖亚洲斯里兰卡、泰国、印度等热带地区、东非及大洋洲。

槟榔树高约12-15米,无分支,茎直径约15厘米,6-9枚叶簇生于茎的顶端。果实外皮坚硬,内含一粒槟榔子。采收期约每年的8-11月,去皮煮沸处理晒干后呈深色。咀嚼时可以X叶包覆。槟榔中主要的生物碱为槟榔碱。

槟榔原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有记载如下:“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之久,则薰然颊赤,若饮酒然,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朱晦庵所谓槟榔收得为去痰也。三曰:饥能使之饱。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

在台湾,槟榔的添加物有明显而且严重的致癌性。但槟榔本身也有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于2003年8月发表专论公布“槟榔果实本身即是第一类致癌物”,亦即槟榔果实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有致癌风险。

除了入药外,亚洲有许多地区,例如:台湾、湖南、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印度,均有嚼食槟榔的风俗。

问题二:槟榔里面软的是什么 如果你吃的是青果槟榔就肯定是葡萄干,不然的话那只是一种食用的石灰,槟榔都是有添加的

问题三:槟榔是什么 槟榔是一种植物,把槟榔切开,里面放上石灰跟一种叫N花的植物(槟榔好不好吃就看它了),或是用N叶包起来,跟口香糖一样嚼可以提神,冬天可以御寒,不过会上瘾,很多跑长途的司机或是从事劳力工作的人都会吃槟榔来提神.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海南省是我国槟榔的主要产区,入冬是槟榔收获季节。在主要产区的万宁、陵水、定安等县市的街道上,摆满了卖槟榔的摊点。到海南来的游客除了领略宝岛自然风光外,还有不少引人入胜的风俗人情,“客至敬槟榔”就是其一。 根据当地人介绍和古书记载,海南一带很早就有槟榔待客的风俗。早在《南方草木状-槟榔篇》中已有“广交人凡贵胜旅客,必先呈此果”的记载。《南方草木状》为晋代稻谷撰著,成书于304年,是我国最早植物学专著。宋代《岭外代答》一书写道:“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海南人一直把槟榔作为上等礼品,认为“亲客来往非槟榔不为礼”。800多年前,贬居海南岛的苏东坡就曾描绘黎家少女口含槟榔头插茉莉花的情景。可见海南人爱槟榔、种槟榔、吃槟榔的风俗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广为流传。 今天,万宁、陵水以及五指山区的黎族同胞,依然把槟榔果作为美好和友谊的象征。客人登门,主人首先捧出槟榔果招待。即使不会嚼槟榔的人,也得吃上一口表示回敬。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备有槟榔果,以敬拜年的贵客亲朋。 海南吃槟榔很讲究,先把槟榔切成片,然后粉上佐料(用贝壳粉调制成膏状物)卷上蒌叶,再放进口里慢嚼,初时味涩,并有绿水,待吐完了绿水,又生丹津,吃后面红耳赤目眩,如醉酒一样。正如当年苏东坡即兴写的“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 槟榔还是青年们爱情的象征。小伙子一旦看中哪一位姑娘,先向女方家赠送槟榔果(俗称放槟榔),表示求婚之意,如果女方收下,就表示定了婚约。举行婚礼时,槟榔果更是不可缺少的佳品。新郎新娘都要给登门贺喜的亲朋敬献槟榔果,以表敬意。 但是不宜多吃 槟榔可有很多好处呢 可以促消化、治病、美容 但是!!!!!!!!注意!!!!!!!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说,咀嚼槟榔或槟榔子将会致癌。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指出,加入烟草的槟榔可以导致口腔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不加入烟草的槟榔也会导致口腔癌。各种槟榔制品中含有的槟榔子会导致一种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黏膜下纤维化),随时可能会转化成癌症。 据报道,全球每年发生39万例口腔癌症(口腔癌或咽癌),其中22.8万例发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占58%,而这些地区居民大都有咀嚼槟榔或槟榔子的习俗

问题四:槟榔里面的是什么子? 可以吃、、那是乙酰磺胺酸钾、、但是槟榔还是少吃点好、、有瘾、、像抽烟一样、、而且吃多了牙齿也会变黑的哦、、、

问题五:槟榔里面含有什么?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

问题六:槟榔里面那些黑黑是什么成分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

槟榔本身有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于2003年8月发表专论公布“槟榔果实本身即是第一类致癌物”,亦即槟榔果实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有致癌风险.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甚至胸闷,出汗,头昏致休克,不可吞食,.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问题七:槟榔是什么东西 一种药材,可以加工成零食类的食物,在湖南以及珐湾比较多的人食用,第一次吃味道比较怪,有的人吃了可能会头晕或别的不适的症状,属正常现象。另外建议不要多吃,会上瘾,而且据科学分析,槟榔中还有致癌物,所以建议少吃,偶尔吃一次没事的。

中药槟榔的功效与副作用

 中药槟榔的功效与副作用,槟榔经济价值高,每公顷可种植1500-2000株左右。中国槟榔品种产量高,单株产量可达30kg左右,经济价值高。中国海南、台湾、湖南等地群众自古就有消费槟榔的习惯,下面是中药槟榔的功效与副作用。

 中药槟榔的功效与副作用1

 别名

 仁频(《上林赋》),宾门(李当之《药录》),宾门药饯(《南方草木状》),白槟榔(《药性论》),橄榄子(《食疗本草》),槟榔仁(《外台》),洗瘴丹(侯宁极《药谱》),大腹子(《岭表录异》),大腹槟榔(《本草图经》),槟榔子(《纲目》),马金南(《花镜》),青仔(《中国树木分类学》),槟榔玉、榔玉(《中药志》)。

 汉语拼音

 bīng

 名称英

 Areca catechu L、

 成份

 槟榔含生物碱0、3~0、6%,缩合鞣质15%,脂肪14%及槟榔红色素。生物碱主为槟榔碱,含量0、1~0、5%;其余有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等。生槟榔含生物碱量比制品为高。

 槟榔内胚乳含儿茶精、花白素及其聚合物。

 槟榔含脂肪油14%,槟榔油的组成脂肪酸为:月桂酸19、5%,肉豆蔻酸46、2%,棕榈酸12、7%:,硬脂酸1、6%,癸酸0、3%,油酸6、2%,亚油酸5、4%,十二碳烯酸0、3%,十四碳烯酸7、2%。槟榔所含自由氨基酸中脯氨酸超过15%,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超过10%,槟榔成熟则非蛋白氮含量减少。

 加工采集

 冬、春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药材鉴别

 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基部中央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淡色的疤痕状的种脐。质坚实,纵剖面可见外缘的棕色种皮向内褶入,与乳白色的胚乳交错,形成大理石样花纹。基部珠孔内侧有小形的胚,常呈棕色,干枯皱缩不显。气无,味涩而微苦。以果大体重、坚实、不破裂者为佳。

 主产广东、云南、台湾、广西、福建。国外以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地产量最多。

 药理作用

 ①驱虫作用

 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则影响不大。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槟榔碱对蛔虫也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槟榔与雄黄、肉桂、阿魏混合的煎剂给小鼠灌服,对血吸虫的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与萱草根、黄连及广木香一起用于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则无效。

 ②抗真菌、病毒作用

 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③对胆碱受体的作用

 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另外可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1%溶液用于光眼可降低眼压,但作用持续较短,且对角膜有明显的刺激性。由于增加畅蠕动,促使被麻痹的绦虫排出。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表现为兴奋骨骼肌、神经节及颈动脉体等。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拟胆碱作用,猫静脉注射小量槟榔碱可引起皮层惊醒反应,阿托品司减少或阻断这一作用。

 ④其他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槟榔碱可抑制其一般活动,对氯丙嗪引起活动减少及记忆力损害则可改善。已证明槟榔中含有对人的致癌质。平时嚼食槟榔者有味觉减退,食欲增进,牙齿易动摇,腹泻少,咽痛者也少并可治腹痛,可能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之故。此外食槟榔者肠寄生虫少,口渴的感觉少,可能与槟榔碱的作用有关。

 炮制

 槟榔:拣去杂质,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或取拣净的槟榔打碎如豆粒大,亦可。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中,文火炒至微微变色,取出,放凉。焦槟榔:用武火把槟榔片炒至焦**时,喷洒清水,取出,放凉。

 ①《雷公炮炙论》:"欲使槟榔,先以刀刮去底,细切,勿经火,恐无力效。若熟使,不如不用。"

 ②《本草述》:"槟榔急治生用,经火则无力。缓治略炒或醋煮过。"

 功能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

 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

 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

 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

 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症结,下五膈气。"

 ⑦《医学启原》:"治后重。"

 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

 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

 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

 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

 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性味

 苦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无毒。"

 ②《纲目》:"苦辛,温,涩,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如单味驱虫,可用至2~3两);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凋敷。

 宜忌

 气虚下陷慎服。

 ①《食疗本草》:"多食发热。"

 ②《本草经疏》:"病属气虚者忌之。脾胃虚,虽有积滞者不宜用;心腹痛无留结及非虫攻咬者不宜用;症非山岚瘴气者不宜用。凡病属阴阳两虚、中气不足,而非肠胃壅滞、宿食胀满者,悉在所忌。"

 ③《本经逢原》:"凡泻后、疟后虚痢,切不可用也。"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副作用

 1、毒性: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过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2、 诱变作用:槟榔煎剂给小鼠ig的LD50为120±24g/kg。槟榔碱给小鼠ig的MLD为100mg/kg,犬的MLD为5mg/kg,马的MLD为1、4mg/kg。大鼠ig槟榔铋碘化合物的MLD为1g/kg,给药后15min出现流涎、腹泻、呼吸加快、烦躁等症状,

 1、5-2h死亡。犬用 0、44mg/kg氢溴酸槟榔碱ig,可引起呕吐与惊厥。Ramesha RA报道给怀孕6-15d大鼠以1,3和5mg/d/只的剂量服用生槟榔或制槟榔的总水溶性提取物,结果发现槟榔对大鼠胚胎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可使活胎儿体重减轻,

 骨骼成熟延迟,甚至造成死胎。Panigrahi GB报道槟榔总水提物及其鞣质对小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体交换(SCE)频率的影响,给小鼠ip槟榔总水提物12、5,25或50mg/g/5天,结果显示SCE频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而连续注射 50mg/g/10d,

 25mg/g/15d或50mg/g/15d槟榔总水提取物后,SCE频率显着下降,说明槟榔总水提取物在低剂量短时间作用下可产生诱变作用。给小鼠ip槟榔鞣质50,100或 200ug/gx5d,

 结果表明,SCE频率未见明显升高,而连续注射200ug/gx10d,100ug/gx15d,200ug/gx15d槟榔鞣质后,SCE频率则显着升高,说明槟榔鞣质在长时间高剂量作用下具有诱变作用。

 3、 促癌变作用:另据Tanaka T等报道,给大鼠饮服含5ppm诱癌物质4-硝基喹啉 1-氧化物(I)的水16wk后,加服含20%槟榔的饲料40wk,结果发现加服槟榔的大鼠舌上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只饮I的'大鼠;另给大鼠po含200ppm的另一种诱癌物质N-2-芴基乙酰胺(FAA)饲料8wk后,

 加服含槟榔的饲料16wk,结果发现加服槟榔的大鼠肝细胞发生癌变的数目显着高于只服FAA的大鼠。这一结果表明,饮食槟榔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发的口腔癌N-2-芴基乙酰胺诱发的肝癌具有促癌变作用。

 中药槟榔的功效与副作用2

  中药槟榔的药用附方

 1、治脾胃两虚,水谷不能以时消化,腹中为胀满痛者:中药槟榔二两,白术三两,麦芽二两,砂仁一两。俱炒燥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2、治心脾疼:高良姜、中药槟榔等分(各炒)。上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3、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痞满,或成寒实结胸,气塞不通:中药槟榔二个(一生一煨)。细末。酒二盏,煎一盏四,分作两服,温饮之。兼治蛔厥,心腹刺痛。(《伤寒总病论》中药槟榔散)

 4、治大小便不通,亦治肠胃有湿,大便秘涩:中药槟榔至大者半枚。用麦门冬煎水磨一钱,重汤烫热服之。(《普济方》中药槟榔散。《纲目》以本方治血淋作痛)

 5、治脾、肺、肾三脏受伤,水气不化,积为肿满,渐成喘急,不能偃卧者:中药槟榔三钱,白芍药(炒)、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各二钱,肉桂一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6、治脚气冲心:白中药槟榔一个(鸡心大者)。为末。用童子小便、生姜汁、温酒共半盏凋,只作一服,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7、治脚气累发,渐成水肿不消:大腹子。滚汤磨汁半盏,食前服,日二次。服二月。(《本草汇言》)

 8、治乌癞:大腹生者二枚,如无生者,干者亦得,用皮全者,勿令伤动。以酒一升浸,缓火熬令酒尽药干,捣罗为末,炼腊月猪膏,调和如膏敷之。(《圣济总录》大腹子膏)

 9、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中药槟榔水磨,以纸衬,晒干,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10、吻生白疮:中药槟榔二枚。烧灰细研,敷疮上。(《圣惠方》)

 11、盯耳出脓:中药槟榔研末吹之。(《鲍氏小儿方》)

 12、阴生虱:中药槟榔煎水洗。(《本草备要》)

  中药槟榔的炮制方法

 1、中药槟榔

 拣去杂质,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或取拣净的中药槟榔打碎如豆粒大,亦可。

 2、焦中药槟榔

 用武火把中药槟榔片炒至焦**时,喷洒清水,取出,放凉。

 3、炒中药槟榔

 取中药槟榔片置锅中,文火炒至微微变色,取出,放凉。

 中药槟榔的功效与副作用3

  中药槟榔的副作用

 槟榔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呕吐、腹痛、头昏与心慌,冷服可减少呕吐。极少数会出现消化性溃疡并发呕血。过量服用槟榔碱可引起流涎、呕吐。昏睡与惊厥,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高锰酸钾洗胃,并注射阿托品以解毒。

 槟榔缓泻,并易耗气,故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槟榔;孕妇慎用槟榔。

  中药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1、《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

 2、《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3、《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

 4、《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

 5、《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

 6、《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症结,下五膈气。

 7、《医学启原》:治后重。

 8、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

 9、《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

  中药槟榔的药用价值

 药名中药槟榔

 别名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中药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中药槟榔、中药槟榔子、青仔、中药槟榔玉、榔玉。

 来源中药槟榔为棕榈科植物中药槟榔的种子。

 性味味苦;辛;性温。

 归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

 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单用杀虫,可用60-12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初次咀嚼者会面红、胸闷,属于正常现象。

 药理及作用功效槟榔具有灭螺、驱虫、杀虫、抑菌、促胃肠运动、诱发口腔黏膜病变等作用。临床常用于肥胖病、绦虫病、小儿疳积、腹胀便秘、肝硬化腹水等。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本品中含多种生物碱,超量服用易中毒,可刺激消化道产生呕吐,增加腺体分泌,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过量服用后可出现流涎、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出汗、眩晕、瞳孔缩小、抽搐、心跳缓慢、呼吸困难、哮喘、昏睡、惊厥、血压下降、蛋白尿、肺水肿、心脏麻痹、呼吸衰竭而死。

 2.可诱发口腔黏膜病变,甚则有致癌性。

  防范措施与禁忌

 1.严格掌握适应证,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2.严格掌握剂量,依据病情及个体剂量化,禁止超剂量应用。

 3.如发生不良反应,宜停药并予对症处理。中毒后立即用1:4000高锰酸钾洗胃,用硫酸镁导泻并肌注阿托品。

 4.需长期使用槟榔及其制剂时,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6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