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产区分布及特点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6:54:18
字号:

1、易武产区

普洱茶产区分布及特点是什么?

此产区包括易武茶区,及攸乐、倚邦等旧六大茶山。此区域以易武茶出名,产量也大,并且茶性类似,都是以“柔”见长。

易武是最古老的茶区,历史上号级茶多出自易武。易武茶区包含整个易武乡的产茶区,也包含着过去的慢撒茶山。

易武茶区老树茶比较多的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等地。

易武古茶山古茶树多为大叶种茶,以此采制的普洱茶,其条索肥大粗壮,在普洱茶界有着“香扬水柔”的泛称。

冲泡后,汤质柔和顺滑、蜜香高扬、苦涩感低、滋味较为厚重、回甘生津持久,山野气韵强。

2、勐海产区

此产区包括勐海县的南糯山、布朗山、勐宋,及巴达、贺开等茶山。此产区的茶叶较其他产区更为劲道,当属“刚”。

勐海茶历史悠久,茶树资源丰富、优质品种较多。古茶园中主要是栽培型古茶树,有部分野生型古茶树和近缘植物。

勐海普洱茶就生长在这终年湿润、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不施农药的原始森林中,属于有机茶。

芽叶发得又大又嫩,白毫特多,内含的化学成分特别丰富,制出的茶叶香高味浓。

3、临沧产区

此产区包括临沧市的勐库茶区,勐库大雪山(即冰岛所在茶山)、邦东茶区等,此产区茶叶最大的特点是甜中带青涩,“秀”于林。

临沧是非常重要的普洱茶产茶区,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之一,是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苦弱涩强,在口感表现上稍硬,汤质刚强,口感较窄,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刺激性稍高。

4、普洱(思茅)产区

此产区包括普洱市的困鹿山、景谷、无量山、哀牢山等,此产区茶叶的茶气相对平淡,当属“和”。

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思茅区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为云南三大海关重镇之一,曾有“东南亚陆路码头”和“银思茅”之称。

总的来说思茅的现代茶园建设在几大茶区里面是比较好的,产量大,味道偏苦涩,台地茶的味道略显淡薄。

易武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区,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种茶,易武的漫撒山现还保存有几十亩树围超过1.5米,树高达20多米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这片特大型古茶园茶树树龄已超过千年,是濮人所种。

易武茶山包括版纳易武的易田、易武和曼洛三个乡,易武为解放前的镇越县政府所在地,解放后西双版纳州在此设置版纳易武政府,管辖易武、易田、曼洛、曼洒、曼乃、曼黑、曼腊七个乡。

易武在民国初年称为镇越县,也是茶叶的集散地,因此有易武正山之名号,易武当今留下的茶庄也比较多。

在现有的典籍和传说中,易武地区对茶的利用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传说中易武茶山在汉朝已有茶,孔明来时才教授采茶饮茶的方法,因此易武人称孔明为茶祖。他们在每年农历7月23日,举行孔明生日集会纪念,称为茶祖会。而到了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年产的干茶已达7万余担。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进一步促进了易武茶叶的种植,使易武成为一座著名的茶山。因茶而兴,因茶而旺,茶叶让易武商贾云集,也让易武产生了一批在普洱茶史上名号极响的茶庄,留下了一批极具收藏价值的普洱茶珍品。

当然,易武之所以后来居上,超越江北六大茶山,并非只是仰仗产量。这里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天然就是产上等茶叶的好地方。再加上外地客商到易武设厂制茶,带来了先进的制茶技术,自然就生产出让人难以忘怀的精妙茶品。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一些资深的普洱茶品尝家都清楚,若从越陈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茶山大叶种普洱茶实属最佳。也正因为易武茶的天生丽质,古六大茶山贡茶大都产自于易武乡周围,一些茶商在制作茶叶时,常常在包装上注明易武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方面都一跃为古代版纳的茶山之冠。

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易武设置了“钱粮茶务军功司”,专门管理茶叶、粮食的购销贸易,而雍正九年(公元1732年),随着普洱茶被立为贡茶,易武茶区(易武、曼撒两茶山)每年必须解决贡茶66666斤,贡茶未完成前茶叶不许上市买卖。可以说正是借助产量与茶叶卓尔不群的品质,当年的易武成为了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并被称为“利润城”。

商业的繁荣与茶叶产量的猛增,还让易武成为了“茶马古道”的始发地,那一时期,以易武为中心的茶马古道朝四方散射开去,主要的有易武—老挝的乌德—丰沙里—越南的奠边府—海防—香港;易武—尚房—老挝的南塔—万象;易武—勐腊—老挝的勐百察—泰国的米赛;易武—思茅—景谷—大理—中甸—拉萨;易武—江城—扬武—昆明—昭通—宜宾—北京。

易武典型六大寨子茶的特点:

一.麻黑山寨茶:麻黑是易武著名的茶山之一,易武几大山头出产的茶料历来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睐,而麻黑又是易武中最具韵味的茶,相比易武正山几大产区的茶来说,不论从品质还是产量来说,麻黑都是不可多得的产品。茶品以香韵沉稳,浓郁的蜜香,阴柔细腻为易武茶的标榜。

二.落水洞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位于易武乡麻黑村公所落水洞村,海拔1463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树高10.33米,树幅5.625.10米,长势强,基部围1.32米,主干胸围1.06米,叶长椭园叶长宽156厘米,叶水平状着生,锯齿稀中中叶色深绿叶面平,叶脉10对,芽叶色泽绿茸毛多,叶缘微波,叶质软,叶背茸毛多,叶基楔形,适制红绿茶、普洱茶。落水洞茶属于矮化的古树茶,植被较茂密,有很多的生态茶园和大树茶纵向生长。叶呈典型的条索状,汤糯、柔、清、雅,花果香,属于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刺激性较低的茶品。同冰岛、班章相比苦底没有那么强,与曼撒茶区的原因一样使得近年来汤质较薄。

三.高山寨茶:高山寨位于西双版纳东北部的易武古茶山,因居高山顶峰,故取名为高山寨,四季云雾缭绕,海拔1200多米,是产好茶的地方,树龄100多年,属于乔木型,叶大而肥厚,长年不修枝,不使用任何肥料,茶叶属于有机生态茶,其汤色金黄,香气浓郁,入口比较滑润,回甘快,十分耐泡,该地的茶叶有很高储存价值和收藏价值。

四.丁家寨:汤色明亮通透,入口绵,口腔香留时长,水甜,微涩,微生津,回甘足,略有舌底泉涌的感觉。

五.刮风寨:刮风寨村隶属于易武乡麻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易武乡东北边,距离麻黑村委会23公里,距离易武乡32公里。国土面积2.74平方公里,海拔1,203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21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2,663亩,其中人均耕地4.01亩;有林地447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23户,有乡村人口668人,其中农业人口668人,劳动力22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6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5.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62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为主.

刮风寨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位于易武乡麻黑村公所刮风寨村,海拔1160米,树型乔木,树姿直立,树高13.3米,长势强最低分枝高85厘米,分枝稀,基部围85厘米,叶长宽13.715.19厘米,叶形长椭园,叶片着生状平,锯齿浅中中叶色深绿,叶缘平,叶身平,叶面平、叶背茸毛中,适制普洱茶。

汤质柔,淳厚,回甘快,回甘于舌面前段,舌面生津迅速,香气于上颚久久不散,其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汤色淡黄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涩味低、回甘生津持久、叶底鲜活、均匀整齐,茶质优良极耐冲泡。

六.三合社:易武古茶山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433米,这里生长着无数大茶树,树龄数百年,根部围攻径140-160厘米不等,最高达23米左右。易武古茶山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所产的高山古茶,越陈越香。其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褐红色,乃普洱茶中之极品。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6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