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瓦尔是谁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6:53:22
字号:

(一)西蒙·玻利瓦尔是南美洲北部地区民族独立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整个拉丁美洲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中最为杰出的领袖。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功勋卓越的革命者,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光荣称号。

玻利瓦尔是谁

1783年7月24日,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城的一个大地主、大资本家家中。在他的家里,除拥有大片种植园和1000多名奴隶之外,还有金矿、糖厂、房产以及呢绒商店等。与其他地主资本家一样,他的家庭既是压制人者,又是被压制者。对奴隶,他们压榨、剥削、奴役,凭借他们的金钱过着剥削人的生活。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又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歧视、压制。所以,这些土生地主资本家迫切希望推翻殖民统治,挣脱殖民枷锁。

1799—1806年,玻利瓦尔先后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留学,吸收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道路。1806年,玻利瓦尔回到祖国,立刻投身于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去。1810—1812年,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成立,玻利瓦尔因积极革命而成为***之一。第一共和国失败后,他重新组织力量,继续斗争。1813年,他率领革命军解放了加拉加斯等地区,打败了殖民军,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向可恨的奴役者宣布一场决死战!”正是在这时,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称号。不久之后,第二共和国又失败了。玻利瓦尔不得不流亡于牙买加、海地等国家。

当玻利瓦尔来到海地的时候,此时的海地已经挣脱荷兰殖民者的统治而独立了,所以他请求海地总统佩蒂翁支持他的革命斗争。他的愿望满足了,佩蒂翁非常支持推翻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活动,当即答应送给玻利瓦尔7艘船和大批武器弹药,玻利瓦尔非常感谢,表示要像海地那样,赶走殖民者。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1816年3月,玻利瓦尔率领一支200多人的爱国部队,乘风破浪,来到委内瑞拉北海岸的奥里诺科省登陆。这次登陆,玻利瓦尔吸收了前两次共和国失败的教训。他要率领战友们彻底赶走殖民者,他对战友说:“我们不仅要解放委内瑞拉,还要解放新格兰纳达(现在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被西班牙人奴役几百年的地区。我相信,只要南美大陆上的人民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经过准备,他们决定先袭击加拉加斯,然后占领它,再进军内地。但是,加拉加斯是军事要地,有西班牙军队重兵把守,经过激战,玻利瓦尔的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立即撤退,这次袭击又失败了。

之后,玻利瓦尔认真总结经验,宣布了废除奴隶制的法令,号召全体黑人起来为争取自由而斗争。这样,就赢得了大量黑人的支持。同时,他还决定,没收西班牙王宫和反动派的财产,许诺分给革命军战士土地,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并保证分土地给他们等。这些措施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拥护,大大加强了革命斗争的实力。军事上,玻利瓦尔也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战略战术原则,他们不再去攻击大城市、与敌人硬拼,而是把部队引入了奥里诺科河流城的东部地区,对战斗非常有利。

1818年10月,位于奥里诺科河下游的安哥拉徒城热闹非凡,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成立了。此时的玻利瓦尔激动异常,现在的革命爱国军队已今非昔比,黑人、农民、手工业者、城市小资产阶级都极力拥护并积极参与了抗击殖民军的斗争,草原牧民也组成抗敌队伍,与他们一道共同战斗,力量大大加强了。

玻利瓦尔信心更强、斗志更坚,他决心率领各阶层人民坚决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的独立与自主。早在欧洲留学时,他就立下誓言:“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我的手将不倦地打击敌人!”此时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1819年5月,玻利瓦尔率领2000名革命军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他们的目的是突袭新格兰纳达地区的西班牙人并占领这个地区。安第斯山横卧在委内瑞拉和新格兰纳达之间,由委内瑞拉到新格兰纳达的通道早已被西班牙军队占领,玻利瓦尔只好率军走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中。战士们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顽强地走着,有时他们不得不手抓野藤、脚登险石,一个个轮流而过,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革命军由平原初到山地,因空气稀薄,呼吸困难,不少人走到悬崖峭壁时,头晕目眩,甚至有人一头栽落万丈深渊,为了社会的独立、人民的富强,贡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终于翻过了安第斯山,战士们欢呼雀跃,精神抖擞,准备以更加坚强的力量去打击殖民军。在新格兰纳达的一片高原谷地上,他们突然发现了敌人,玻利瓦尔立刻组织战士们向敌人发动突袭。随着“冲啊!”的呼喊声,革命军战士如猛虎下山,冲向敌人。

面对从天而降的革命军,西班牙军队惊慌失措,匆忙拿起武器应战。但还未等他们转过身,就被革命军一枪打死了。不少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西班牙人转眼之间成了革命军的俘虏,其中有不少军事指挥官。

这次袭击大获全胜,玻利瓦尔乘胜追击,立刻向波哥大进军。波哥大的西班牙守军顽强抵抗,双方展开了艰苦的鏖战。最后,玻利瓦尔终于取得胜利,占领了波哥大,解放了哥伦比亚地区。

接着,玻利瓦尔率军回师委内瑞拉,以强大的攻势横扫委内瑞拉全境,西班牙军望风而溃,不堪一击。玻利瓦尔把军队开进首都加拉加斯,随即解放了全国。

委内瑞拉解放后,革命军南下厄瓜多尔,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英勇奋战,又大败殖民军,革命军占领了首府基多城,厄瓜多尔宣布解放。

至此,南美洲西北部地区获得了解放。玻利瓦尔看到,应该建立更为牢固的革命阵地,组成坚强的抗敌部队,所以1819年12月,新格兰纳达、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共同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被选为总统和最高统帅。不久,革命军又多次出兵,扫清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境内的殖民军残余势力,南美洲北部地区得到彻底解放。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以后,玻利瓦尔仍然致力于抗击殖民军的革命事业。为解放秘鲁,他率军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浴血奋战。秘鲁当时是西班牙势力最为顽固的地区,所以玻利瓦尔经过艰苦的战斗,以巨大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所以当秘鲁东部(又叫上秘鲁)被玻利瓦尔解放以后,就改名为玻利维亚,目的是纪念这个国家的解放者。

玻利瓦尔一生参加过大小472次战役,为南美洲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世界人民抗击殖民侵略树立了榜样。

但是,玻利瓦尔在各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革命时提出的不少口号、诺言都没有实现,如虽宣布废除奴隶制,但实际上仍然存在,农民也未得到土地,甚至战士也长期拿不到军饷。而且,玻利瓦尔忽视了革命军的团结,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他就把南美洲另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圣马丁排挤出革命阵营,使革命受到重大损失。所以,玻利瓦尔渐渐失去了群众基础。

1830年5月,玻利瓦尔辞去大共和国总统职务,同年12月17日,因病死去。

(二)委内瑞拉的货币单位,目前1美元大约兑2150玻利瓦尔。一译“博利瓦尔”。

(三)哥伦比亚北部一省。西北濒加勒比海。面积 2.59万平方公里,人口128.9万(1985)。有府卡塔赫纳。大部为沿海冲积平原,森林密布,南部为中科迪勒拉山地。河流纵横。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751毫米。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大量饲养牛、羊,肉类供应邻近数省和出口。农业主要种植棉花、水稻、烟草、甘蔗、咖啡、香蕉等。林业亦较发达。有金、煤、石油等矿产。沿海有盐场。有纺织、石油提炼和食品等工业,主要集中于卡塔赫纳。交通以水运为主。

(四)委内瑞拉东南部的边境州。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为委内瑞拉面积最大的州。人口96.9万(1990),首府玻利瓦尔城。圭亚那高原的一部分,南为帕卡赖马山脉,北为奥里诺科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自北(1,000毫米)向南(2,000毫米)递增。卡罗尼河、考拉河等自南向北流入奥里诺科河。卡罗尼河支流上有世界最高的安赫尔瀑布。采矿业占重要地位,有全国著名的玻利瓦尔山、帕奥、圣伊西德罗等大铁矿,全国最大的卡廖金矿,还开采金刚石、锰和铝土等。水力资源丰富,卡罗尼河上建有水电站。有钢铁和炼铝工业。农业限于下游谷地,种植玉米、木薯和甘蔗等。交通主要靠河运,北部主要城市间有铁路和公路相

玻利瓦尔是什么样的人?

问题一: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为什么王二打了陈清扬的 *** 后,陈清扬爱上了他? 波哥的小说《黄金时代》最后两段是这么写的:

“陈清扬说她真实的罪孽,是指在清平山上。那时她被架在我的肩上,穿着紧裹住双腿的筒裙,头发低垂下去,直到我的腰际。天上白云匆匆,深山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刚在她 *** 上打了两下,打得非常之重,火烧火撩的感觉正在飘散。打过之后我就不管别的事,继续往山上攀登。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全部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长久以来,喜欢波哥作品的人对这两段都不能忘怀,觉得它写得极美,极深沉动人。同时,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小女生会觉得《黄金时代》是本黄 *** ,看了这一段觉得不明所以,为什么打了 *** 以后陈清扬就会爱上王二?甚至还有人会去想,是不是王二背人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手法,所以陈清扬当时HIGH 了。

虽然说作者完成作品以后,如何解读那都是读者的事,因此怎么读都成立,怎么读也都不成立。但是因为我非常喜欢波哥,纯私人的喜欢,所以看到那些说法的时候觉得憋闷得很,有些话想要讲,讲出来以后才能睡的着。

要讨论这一巴掌,要从很早以前说起。

在《黄金时代》的故事背景里,王二是一位北京来的知青,来到了极为荒僻的云南南部农村。这里只有甘蔗、橡胶和水稻,以及旱季里永不停歇的热风。在这种环境下,他觉得非常苦闷。同时他又是个21岁年青的男子,对于未来有梦想,对现实有 *** 。而陈清扬是“山上十五队”的队医,而且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了她人很漂亮,26岁的 *** ,又是北医大毕业的。但是,除此而外小说里没有交代任何关于陈清扬的背景。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一个北医大的毕业生怎么会到了那么荒僻的地方去?她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小说的最后暗示了陈清扬是被“下放”,所以后来和当地的丈夫离婚,然后“回去”了。

故事围绕着这一对男女之间的关系展开,人世间最复杂的事情莫过于男女关系。因为他们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当他们相遇时由于这种差异而会造成很多变数,使得这种关系空前复杂。王小波把一对青年男女放在了一种非常极端的环境下,在这种极端压抑,极端落后,极端无聊的状况下,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

王二和陈清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属于异类。王二不招队长喜欢,又不肯服软,是知青里的刺头。而陈清扬如此年轻漂亮,学历又如此之高,却来到了这种穷乡僻壤,虽然和当地人结了婚,但是依然与周围的一切I格不入。所以,两个人都觉得无比孤独。陈清扬偶遇王二,觉得王二可能理解自己。而王二很年轻,满脑子想的只有性,他一开始只想着去勾引陈清扬,和她上床。

于是,王二编造了一通关于“伟大友谊”的胡说八道,就像500年前至尊宝对青霞说的那段“爱你一万年”一样。陈清扬明知道受骗上当,但是不能抗拒王二话语里的那种关于友谊的承诺。所以,明知道是假话,她也选择相信。因为相信这话以后,她不再是孤独一人,而是有了一个朋友。作为这种“伟大友谊”的附带条件,陈清扬和王二上了床。但是陈清扬不认为那是爱情,而选择相信这是“朋友间的互相帮助”。

王二意外受伤,陈清扬用行动事实上公开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坐定了“破鞋”的位置。这时候她依然不爱王二,她只是关心朋友而已。王二出走,临别只告诉了陈清扬。随着时间推移,陈清扬意识到了王二对他的信任,因为她找其他人问,没有人知道王二的消息。波哥把这种情形写得非常漂亮:等到罗小四离开,陈清扬就开始糊涂......>>

问题二: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陈清扬有原型吗? 这人是没有现实原型的,三联在4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做过纪念他去世10周年的专版,其中一篇《王小波在云南》说现实中山上15队有两名男医生,山下14队有个女医生叫杨应珍,严格说只是给医生陈德勋做助手的卫生员,1953年生人,比王还小一岁。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面容和善,身材微胖。

问题三:王小波小说《黄金时代》里陈清扬为什么认为爱上王二是她的罪孽 首先,草一下百度知道他妈,打了两千字被吞了,干,楼主我简单说下了

因为 1. 本来想找王二说他不是破鞋,最后却爱上王二,她就真的变成了破鞋了,这是陈清扬对自己造的孽。

2.她无力改变众人说她破鞋,只能无奈,而导致爱上王二(不是王三,王四),由不是”破鞋“变成真的“破鞋“(爱上王二,道德上背叛她老公),这是时代给她造的孽(孽是指,众人说她是破鞋,她有无法改变,只能在这环境下生存,时代让她道德堕落)

问题四: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陈清扬有原型吗? 原型很丑吧…

问题五: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陈清扬有原型吗? 个人觉得小说都会有原型的 王二的女主角更像从现实中映射进来的

问题六:王小波著作《黄金时代》的结尾,为什么陈清扬最后的那个“交代”(检讨)会意义非凡? “陈清扬说,承认了这个,就等于承认了一切罪孽。在人保组里,人家把各种交待材料拿给她看,就是想让她明白,谁也不这么写交待。但是她偏要这么写。她说,她之所以要把这事最后写出来,是因为它比她干过的一切事都坏。以前她承认过分开双腿,现在又加上,她做这些事是因为她喜欢。做过这事和喜欢这事大不一样。前者该当出斗争差,后者就该五马分尸千刀万剐。但是谁也没权力把我们五马分尸,所以只好把我们放了……”

因为真实……真实的让人无奈,让那些“虚伪无从下手……个人理解,希望对你有用!

问题七: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陈清扬有原型吗? 有啊 只要你认真去发现 现实生活中有的

问题八:王小波小说中的人物像陈清扬、妖妖。棕色的之类的是虚构的么 应该有实际人物原形存在作者再加以修改润饰出的人物形象吧那个被压抑的年代里出来什么妖魔鬼怪都不足为奇

问题九:王小波对 *** 的具体描写 最近在看王小波的文章,以及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尝试回答一下吧。王小波对性的描写,是为了将性价值中立化。看他的文章你会发现在他的文章中对星的描写很自然,没有遮遮掩掩,也不像 *** 中的那般* 乱,在他的小说中,性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王小波的一个突破也在于此,以往中国的作家对性的描写不是含糊不清,就是玩弄其中。王小波能把性描写的这般自然,就是对性的观念已经超出了当下中国作家,对性的认知更加透彻,而中国的作家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很难把握的准确得当。传统的观念下人们对性是含有羞耻心的。在王小波眼中性是美好的,自然的,无矫饰的。王小波的文章是要打破人们对性的不正确态度。

至于为什么王小波要进行很多性的描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在一个荒唐的年代(文革时期)要进行很多性的描写。因为性同时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这一点就非常有利于展现文革时期的荒诞,在那个年代由于人受社会性的影响已经颠倒是非。而性是人的自然性,对这点是不会变得,人对性的渴求是正常的自然的,而受社会性的影响,人们在这个性问题上就变得滑稽可笑了,在黄金时代中王二与陈清扬 *** 变成互相帮助,包括其他的文章中,性和爱永远不会统一。简单的说从性来切入更容易表现那个时期的荒唐。

问题十:想问一下王小波的《红拂夜奔》这本书,里面讲的其实应该是三个故事是吗?有点搞不清楚 之前讲的黄金时代 30分 讲到有黄金时代里面是王二和陈清扬的故事。

夜奔呢,是讲李靖、红拂女等三个人的故事,里面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发明,比如开根号机,很有趣。

(一)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Bolivar)是南美洲北部地区民族独立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整个拉丁美洲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中最为杰出的领袖。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功勋卓越的革命者,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光荣称号。 1783年7月24日,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城的一个大地主、大资本家家中。在他的家里,除拥有大片种植园和1000多名奴隶之外,还有金矿、糖厂、房产以及呢绒商店等。与其他地主资本家一样,他的家庭既是压制人者,又是被压制者。对奴隶,他们压榨、剥削、奴役,凭借他们的金钱过着剥削人的生活。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又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歧视、压制。所以,这些土生地主资本家迫切希望推翻殖民统治,挣脱殖民枷锁。 1799—1806年,玻利瓦尔先后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留学,吸收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道路。1806年,玻利瓦尔回到祖国,立刻投身于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去。1810—1812年,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成立,玻利瓦尔因积极革命而成为***之一。第一共和国失败后,他重新组织力量,继续斗争。1813年,他率领革命军解放了加拉加斯等地区,打败了殖民军,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向可恨的奴役者宣布一场决死战!”正是在这时,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称号。不久之后,第二共和国又失败了。玻利瓦尔不得不流亡于牙买加、海地等国家。 当玻利瓦尔来到海地的时候,此时的海地已经挣脱荷兰殖民者的统治而独立了,所以他请求海地总统佩蒂翁支持他的革命斗争。他的愿望满足了,佩蒂翁非常支持推翻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活动,当即答应送给玻利瓦尔7艘船和大批武器弹药,玻利瓦尔非常感谢,表示要像海地那样,赶走殖民者。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1816年3月,玻利瓦尔率领一支200多人的爱国部队,乘风破浪,来到委内瑞拉北海岸的奥里诺科省登陆。这次登陆,玻利瓦尔吸收了前两次共和国失败的教训。他要率领战友们彻底赶走殖民者,他对战友说:“我们不仅要解放委内瑞拉,还要解放新格兰纳达(现在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被西班牙人奴役几百年的地区。我相信,只要南美大陆上的人民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经过准备,他们决定先袭击加拉加斯,然后占领它,再进军内地。但是,加拉加斯是军事要地,有西班牙军队重兵把守,经过激战,玻利瓦尔的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立即撤退,这次袭击又失败了。 之后,玻利瓦尔认真总结经验,宣布了废除奴隶制的法令,号召全体黑人起来为争取自由而斗争。这样,就赢得了大量黑人的支持。同时,他还决定,没收西班牙王宫和反动派的财产,许诺分给革命军战士土地,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并保证分土地给他们等。这些措施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拥护,大大加强了革命斗争的实力。军事上,玻利瓦尔也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战略战术原则,他们不再去攻击大城市、与敌人硬拼,而是把部队引入了奥里诺科河流城的东部地区,对战斗非常有利。 1818年10月,位于奥里诺科河下游的安哥拉徒城热闹非凡,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成立了。此时的玻利瓦尔激动异常,现在的革命爱国军队已今非昔比,黑人、农民、手工业者、城市小资产阶级都极力拥护并积极参与了抗击殖民军的斗争,草原牧民也组成抗敌队伍,与他们一道共同战斗,力量大大加强了。 玻利瓦尔信心更强、斗志更坚,他决心率领各阶层人民坚决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的独立与自主。早在欧洲留学时,他就立下誓言:“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我的手将不倦地打击敌人!”此时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1819年5月,玻利瓦尔率领2000名革命军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他们的目的是突袭新格兰纳达地区的西班牙人并占领这个地区。安第斯山横卧在委内瑞拉和新格兰纳达之间,由委内瑞拉到新格兰纳达的通道早已被西班牙军队占领,玻利瓦尔只好率军走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中。战士们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顽强地走着,有时他们不得不手抓野藤、脚登险石,一个个轮流而过,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革命军由平原初到山地,因空气稀薄,呼吸困难,不少人走到悬崖峭壁时,头晕目眩,甚至有人一头栽落万丈深渊,为了社会的独立、人民的富强,贡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终于翻过了安第斯山,战士们欢呼雀跃,精神抖擞,准备以更加坚强的力量去打击殖民军。在新格兰纳达的一片高原谷地上,他们突然发现了敌人,玻利瓦尔立刻组织战士们向敌人发动突袭。随着“冲啊!”的呼喊声,革命军战士如猛虎下山,冲向敌人。 面对从天而降的革命军,西班牙军队惊慌失措,匆忙拿起武器应战。但还未等他们转过身,就被革命军一枪打死了。不少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西班牙人转眼之间成了革命军的俘虏,其中有不少军事指挥官。 这次袭击大获全胜,玻利瓦尔乘胜追击,立刻向波哥大进军。波哥大的西班牙守军顽强抵抗,双方展开了艰苦的鏖战。最后,玻利瓦尔终于取得胜利,占领了波哥大,解放了哥伦比亚地区。 接着,玻利瓦尔率军回师委内瑞拉,以强大的攻势横扫委内瑞拉全境,西班牙军望风而溃,不堪一击。玻利瓦尔把军队开进首都加拉加斯,随即解放了全国。 委内瑞拉解放后,革命军南下厄瓜多尔,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英勇奋战,又大败殖民军,革命军占领了首府基多城,厄瓜多尔宣布解放。 至此,南美洲西北部地区获得了解放。玻利瓦尔看到,应该建立更为牢固的革命阵地,组成坚强的抗敌部队,所以1819年12月,新格兰纳达、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共同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被选为总统和最高统帅。不久,革命军又多次出兵,扫清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境内的殖民军残余势力,南美洲北部地区得到彻底解放。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以后,玻利瓦尔仍然致力于抗击殖民军的革命事业。为解放秘鲁,他率军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浴血奋战。秘鲁当时是西班牙势力最为顽固的地区,所以玻利瓦尔经过艰苦的战斗,以巨大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所以当秘鲁东部(又叫上秘鲁)被玻利瓦尔解放以后,就改名为玻利维亚,目的是纪念这个国家的解放者。 玻利瓦尔一生参加过大小472次战役,为南美洲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世界人民抗击殖民侵略树立了榜样。 但是,玻利瓦尔在各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革命时提出的不少口号、诺言都没有实现,如虽宣布废除奴隶制,但实际上仍然存在,农民也未得到土地,甚至战士也长期拿不到军饷。而且,玻利瓦尔忽视了革命军的团结,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他就把南美洲另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圣马丁排挤出革命阵营,使革命受到重大损失。所以,玻利瓦尔渐渐失去了群众基础。 1830年5月,玻利瓦尔辞去大共和国总统职务,同年12月17日,因病死去。 (二)委内瑞拉的货币单位,目前1美元大约兑2150玻利瓦尔。一译“博利瓦尔”。 (三)哥伦比亚北部一省。西北濒加勒比海。面积 2.59万平方公里,人口128.9万(1985)。有府卡塔赫纳。大部为沿海冲积平原,森林密布,南部为中科迪勒拉山地。河流纵横。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751毫米。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大量饲养牛、羊,肉类供应邻近数省和出口。农业主要种植棉花、水稻、烟草、甘蔗、咖啡、香蕉等。林业亦较发达。有金、煤、石油等矿产。沿海有盐场。有纺织、石油提炼和食品等工业,主要集中于卡塔赫纳。交通以水运为主。 (四)委内瑞拉东南部的边境州。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为委内瑞拉面积最大的州。人口96.9万(1990),首府玻利瓦尔城。圭亚那高原的一部分,南为帕卡赖马山脉,北为奥里诺科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自北(1,000毫米)向南(2,000毫米)递增。卡罗尼河、考拉河等自南向北流入奥里诺科河。卡罗尼河支流上有世界最高的安赫尔瀑布。采矿业占重要地位,有全国著名的玻利瓦尔山、帕奥、圣伊西德罗等大铁矿,全国最大的卡廖金矿,还开采金刚石、锰和铝土等。水力资源丰富,卡罗尼河上建有水电站。有钢铁和炼铝工业。农业限于下游谷地,种植玉米、木薯和甘蔗等。交通主要靠河运,北部主要城市间有铁路和公路相通。与我国河南省是友好省州。 (五)厄瓜多尔中部高原一省,几乎全部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科迪勒拉山地。面积4003平方公里。产珍贵木材,薯类,甘蔗,烟草,橘子和咖啡。在大庄园中大面积种植玉蜀黍。饲养肉牛和猪亦占主要地位。天主教会编制了全省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规划。人口166 689(1980)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6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