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递交续期申请 文章节选至新浪网
“很早以前,我们就已递交了续期申请。”8月18日,林拥军回复称,但目前尚未获得批复。针对此番申请,团队新增了一些关于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的实验数据、材料等。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林拥军时其曾表示,如果在两稻种的安全证书有效期内没有获得商业化推广,团队仍将继续申请两稻种的续期,并还将新增一些延伸品种。
转基因稻种安全证书的有效期并无固定年限。“此前是5年,如果主管部门批准,以后有效期也可能是3-10年。”林拥军介绍,目前,实验室正在等待主管部门的回复,但何时有结果还不清楚。
此前,“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的申请期经过了11年。如今续期需要多久仍为未知数。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转基因技术显示了生物育种技术上的飞速进步,我个人认为不会有任何安全问题,应该积极推进,越早越好。”
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范云六院士的科研团队完成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安全证书也同日到期。不过,由于未联系到范云六院士及其团队,其是否像华中农大张启发团队那样申请延期还不得而知。
对于华恢1号与Bt汕优63转基因水稻,外界一直质疑不断。21世纪经济报道研读华中农大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报书”发现,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要求中间试验结束后才能进行环境释放试验,但是中间试验的时间是1999年7月-2003年10月,而环境释放试验在2001年1月就开始了。
不过,上述“安全评价申报书”称, 2007-2008年,农业部组织了包括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等多家国内权威检测机构对华恢1号及Bt汕优63的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性进行了严格的重复检测,检测结果与原检测结果一致。
林拥军表示,研发团队针对目前大众提出质疑的诸多方面,补充了诸多实验,以证明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不过,这是些怎样的实验需要等后期官方来披露。”此外,研发团队也准备申报几个转基因水稻的延伸品种,但按照程序,只有在“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两稻种的安全证书续期成功后,才能予以正式申报。所以后者尚未正式被官方提上审批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