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县地处中国茶树原产地——三峡腹心地带,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茶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史上,开县龙珠茶曾经是我国著名的上品贡茶。种龙珠茶最好。
龙珠茶不但香味好,而且还是健胃的良药,对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尤有助益。龙珠茶不仅含有茶叶的成分,而且含有茶虫吃了茶叶后所排泄出来的有机物.龙珠茶药用价值较高,正宗的六堡野生茶虫屎,品饮之后再饮什么茶都显得淡水,再无味道。
龙珠茶在农家一向是以当药为主,往往以陈年为佳。真正的农家六堡茶虫屎,应是甘甜极够,茶香明显(多为霜降大叶茶香),且爽口耐泡,少许(约1克)就可五六人品尝。当然,龙珠茶好与否决定于茶虫所吃的茶叶质量与时间来决定的,正宗的六堡野生茶加上陈年,泡饮起来入口较纯而无异味,过后满口生津回甘,久久不消。
重庆特产的历史名优茶叶有哪些
1、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代表茶品:云南省的普洱茶、滇红、南糯白毫等,贵州省的都匀毛尖、遵义毛峰、湄江翠片等,四川省的蒙顶甘露、峨嵋竹叶青、蒙顶黄芽等,以及重庆的沱茶、西藏的珠峰圣茶、广西的凌云银毫、湖北省的恩施玉露、湖南省湘西的古丈毛尖等。
2、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 -18 ,冬季气温一般在-8 。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代表有:浙江省的龙井茶、安吉白茶等,湖南省的君山银针、高桥银峰等,湖北省的鄂南剑春等,江西省的庐山云雾、婺源茗眉等,江苏省的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安徽省的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福建省的武夷岩茶、正山小种红茶、白毫银针等。
3、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代表茶品有:福建的铁观音、黄金桂等,广东的英德红茶、凤凰水仙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六堡茶等,海南省的红碎茶等,台湾省的冻顶乌龙、白毫乌龙等。
4、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代表茶品有:陕西省的午子仙毫、紫阳毛尖等,河南省的信阳毛尖等,安徽省的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兰花等,甘肃省的碧口龙井等,山东省的日照雪青等。
重庆历史名茶主要是以下这6种:
龙珠茶:产于开县敦好镇龙珠村,早在唐代,其前身茶岭茶就已闻名全国,宋代被列为贡茶,1983年恢复。
鸡鸣贡茶:产于城口县鸡鸣乡,清康熙四年被列为贡茶,城口县鸡鸣茶厂于1986年开始恢复此历史名茶。
香山贡茶:产于奉节县白帝镇境内的香山,是唐、宋、清三代贡茶,1992年开始恢复此茶。
夔州真茗:产于奉节茅田茶场,夔州真香茗,即南北朝时期的“巴东真香茗”,是我国最早的名茶之一。1994年开始恢复此茶。
云阳相思茶:云阳古属夔州,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种茶历史。云阳相思茶,原名黄堆相思茶,根据北宋时期一对恋人在黄堆种茶以寄相思之情而得名。主产于黄村黄堆坡。
方坪香茗:据《涪州志》记载,“白马及东西里产茶虽多,诚无上品,唯长里、梓里场属之方坪所产色香味俱佳”。1990年以此创制方坪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