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长在田里就发芽能吃吗?,吃了有危害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2:22:33
字号:

稻谷长在田里就发芽能吃,没有毒了性,吃了没有危害。

稻谷长在田里就发芽能吃吗?,吃了有危害吗

稻谷经过脱皮处理后,叫做糙米。由于糙米蒸煮麻烦、口感欠佳、消化困难,需要经过精米处理。但被去掉的胚芽、胚乳、油糠皮,其实是营养精华,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维生素、有益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针对这种状况,发芽处理可以弥补这些缺陷。

种子萌发是一个生理生化的变化过程,是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进行的。酶的催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过低,即使稻种吸足水分,氧气充足,也难发芽。发芽的最低温度,粳稻是8~10℃,籼稻是12℃;最高临界温度是44℃;最适温度是28~32℃。水稻发芽对温度的要求,因品种不同而有异,特别是最低温度,品种间差异较大。寒地水稻发芽的最低温度低,越是早熟品种低温条件下的发芽率相对越高。

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在商品粮中占一半以上。产区遍及全国各地。我国是稻作历史最悠久、水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浙江河姆渡、湖南罗家角、河南贾湖出土的炭化稻谷证实,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

合理的播种量是培育适龄壮秧的关键。限制秧苗分蘖发生和生长的因素有光、温、肥、水、气等,但在适期播种和良好的肥水条件下,限制秧苗分蘖的主要因素是群体内的光照强度,它由秧苗群体叶面积所决定。关键是秧苗个体能否拥有足够的有效光合作用面积制造光合产物来满足根、茎、叶、蘖等器官分化的需要和维管束的正常增生。一般认为秧田分蘖缓慢即滞增的临界叶面积指数为4,此时的叶龄期为秧田茎蘖滞增叶龄期,也可作为培育壮秧的密度指标。因此,随播种量的增加,叶面积起点高,扩展迅速,茎蘖滞增叶龄期提早,移栽叶龄变小。播种量降低,茎蘖滞增叶龄期推迟,叶龄弹性变大,秧苗个体叶面积和营养面积增大,根、茎、叶、蘖生长容易协调,有利于培育壮秧。同叶龄旱育秧的适宜播种量可以比湿润秧大,尤其是同秧龄的更大些。

确定播种量的因素较多,包括品种特性、移栽叶龄、秧田与大田比、产量水平和生产条件等。以粳稻为例,一般3.5叶移栽的小苗,每1米2适宜播种量为芽谷220克左右,6叶左右移栽的中苗为150克,8叶左右大苗为100克。但实际生产中,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尤其是育苗期间降水无法有效控制,一般采取大幅度降低播种量和缩小秧田和大田的比例,多用苗床。除北方寒地旱育小苗和南方部分地区双季早稻旱育小苗每1米2播种芽谷量可以达到200克以上外,其他地方和不同叶龄苗类播种量均有大幅度降低,小苗每1米2播芽谷一般在160克,中苗则在120克,大苗在80克。杂交籼稻适宜播种量为同叶龄移栽的粳稻播种量的50%左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2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