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水金香茶叶,主要是红茶。
武夷山红茶是全发酵红茶,主要出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亦称“红茶鼻祖”。
武夷红茶属全发酵茶,具有独特韵味、花果香味或桂圆干香味。
由于桐木关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润。特别春茶季节,常遇绵绵雨天,日照极少,故此地采摘的茶鲜叶大部分要加温萎凋。当地松树众多,用于烧火的燃料都是松柴,因此鲜叶在萎凋时,吸足了松脂味。在烘干过程中,仍将发酵茶叶摊在竹筛中,放在吊架上干晾或烘烤,下面还用松柴燃烧烘烤,茶叶更进一步吸收松脂味。制好的正山小种茶叶,具有条索肥壮,紧结圆直,色泽乌光油润的外形特征。茶汤棕红色,茶汤则具有浓醇的桂圆汤味。
武夷山桐木关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红茶的地方,桐木村位于国级重点自然保护区与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地的核心区,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茶山、竹山、木林及各类动物、昆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为武夷红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培育了品质卓越的武夷红茶。
桐木关出产的“正山”红茶,即武夷山国级自然保护区内,以桐木村为核心,方圆565里内的地区。这里地势高峻,年均气温摄氏18度,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终日云雾缭绕,且土质肥沃。加上几百年来群众培育适宜当地生长的小叶种茶树有性群体,正山小种红茶便有了得天独厚的鲜叶原料,也使芽叶具有了特殊的持嫩性。
武夷山有茶园10万亩,茶农2.2万户,从事茶叶生产人员近5万人,年产茶叶4900吨,总产值1.5亿元,其中出口1850多吨,出口值3580多万元,茶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3.9%。当地有700多家茶企业,包括2家省、地级茶叶龙头企业,61家岩茶生产企业申请使用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中国十大名茶排名
我第一次来武夷山,因茶缘。
车站,有些冷清,2020年的疫情无一幸免的影响了整个经济,包括这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沿途,草木深浅不一,绿得连空气里都若有若无地氤氲着芬芳的气息。
放下行李已是傍晚,这个时候正是繁忙的制茶季,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一片叶在运作,当天采摘的鲜叶要连夜赶制。我和从深圳来的友人汇合后,直接去了当地老茶厂。厂子建于1981年,颇有些历史。
下车时,一股清幽的茶香迎面扑来,洗却了一路疲乏。车间灯火通明,听说今夜又是一个通宵达旦的不眠之夜,茶人们正忙着做青、揉捻……整座厂房的空气中,弥漫着茶香的味道。主人邀请我们进入接待室喝茶,未分拣的毛茶,新出的肉桂,私藏的“牛肉”……蜜香、花香、果香、不知名的香,透过全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渗入每一个细胞。到晚上十一点,竟有些饿了。但对于制茶、嗜茶的人,这个点,可能还只是开场。
茶,喜欢上它,有瘾!
喜欢武夷山茶是近年。这或许也是多年来,我离它这么近,却原因种种,困难重重,相忘于江湖的原因吧。生活里,如果不够爱,便无法抵抗岁月的洪流。爱上了,便一发不可收拾。
爱上,从看见开始。我发现没有任何一片叶像茶一样,真正地做到了“吸取天地之精华”,达万物之理。
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宝地,没有工业污染。其中岩茶,生于岩谷,承天甘露苍穹之下。山内生长着世代留传的有性群体茶树品种(当地人移为菜茶,即奇种),经长期自然杂交,演变出许多优良系株,如著名的“五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水金龟)和肉桂等。
牛栏坑是最著名的核心茶区之一,次日前往时,淅淅沥下起了雨,也没挡住大家的热情。上山时,不见往日采茶忙碌的踪影。
青苔附着的岩石上,是时间的痕迹。野花拥护着这些名枞,显得尤为傲娇。坑涧里溅起的雨花,不影响它清透的肌里。茶叶上的水珠还未轻触,就从叶尖攸忽不见。茶园,在雨雾里诗一样的美!
从牛栏坑下山前往“五公里”时,雨停了。错落在群山中的茶园里,总有一些位置会突然冒出一两颗或者一排排枝叶茂盛又特别高的老茶树,它的高度要比周围的茶树高出两三倍,显得鹤立鸡群。老茶树的枝杆上面都长满了青苔,细嫩的叶芽也显得很有生机。钻进去细嗅,有一瞬间生了一种崇敬感,这些老茶树,用了很长很长的岁月,去生长、展现或忍耐吧。
难怪老茶树制作的茶,生津回甘特别快,只需要一小杯,二十秒不到的时间,就能够直接感受到舌底生津。这样的茶汤,是大自然的赐予,也是岁月沉淀出的甘甜芬芳。
同样空气甜多几度的是桐木关,世界红茶的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早在17世纪,武夷山红茶就已经风靡欧洲宫廷。自然生态更丰富多样。满目苍翠的背景里,竹林丛生,时不时点缀些应季的花朵,淡雅、质朴而悠远,茶树偶尔露出石头地,在树林之间,浑然一体。
这里的红茶出生金贵,据悉,五百家农户,每家才产十斤左右,自然价格不菲。我托人之福喝过几回。但几十公里外的茶价格一落千丈就不好了么?午后,在桐木关村民家喝了一道三十公里外的茶,饱满的山野韵味扑面而来,一面震撼,一面微醺。
这几年,作为茶爱好者,曾经以为好茶标准只是高山、野树、老树,当看见至少上千公里的茶园,星罗棋布或散落或群居于各个角落,我跨越了我的狭隘。
听说,了解武夷山茶区文化,可在“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这一句话里。溯源时,我心生感慨。
虽说武夷山儒释道“三教同山”,但中国几乎所有的名山都是三教同山,比如庐山、嵩山等。讲山讲水、讲佛讲道都不是第一,凭什么是他?提出这句话的王志纲先生,在武夷山申遗成功后回顾时说: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世界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东西,都是有关联的。关键的是,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把它关联起来,你要有这个本事,就不仅能发现美,还能展现美,而且创造价值。
很多时候,不是不够好,是缺少了发现和去发现的勇气。与中国儒释道文化有着至深渊源的是茶。儒家以茶论道,佛教以茶助禅,道教以茶炼丹。茶让生活回归自然。 茶是武夷山之魂,却又不仅仅如此,它需要被人看见。看见它的美,它的价值以及价值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近日,常与茶学方面的良师益友讨论茶的品质标准,随着逐步深入,那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因子其实都有关联,还有生态与民生……谁又是谁的旁观者。但这种关联并非自然形成,需要去发现。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茶的标准,当重视品质的我们,去重视与一杯茶汤的关联,懂得品鉴岀适合自己的茶,更加理性的认知一杯茶,随时随地喝一杯好茶的美好前景,不只是在心里,在路上……
中国十大名茶排名是:
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属绿茶类,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山区,以“香高、味鲜、色翠、形美”而著称。龙井茶的品质特点为色绿光润,形似碗钉,汤澄碧翠,芽叶柔嫩。
2、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属绿茶类,中国著名绿茶之一。产于江苏省吴中区太湖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花香有果味,芽叶细嫩,色泽碧绿,形纤卷曲,满披茸毛,为古今赞美。
3、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属绿茶类,产于河南省信阳地区。所谓“五山两潭”为主要产地,即车云山、震雷山、云雾山、天云山、脊云山和黑龙潭、白龙潭。这些地区属于大别山区,海拔在800米以上,为制造独特风格的茶叶提供了天然的良好条件。
4、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黄山是中国景色奇绝的自然风景区。那里常年云雾弥漫,云多时能笼罩全山区,山峰露出云上,像是若干岛屿,故称云海。黄山的松或倒悬,或惬卧,树形奇特。黄山的岩峰都是由奇、险、深幽的山岩聚集而成。
5、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属青茶类,是中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
6、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属绿茶类,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主峰高耸入云,海拔1543米。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味道浓醇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7、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都匀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南东山屹立,西面龙山对峙。
8、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属红茶类,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历口、闪里两地的产量居多。祁门红茶的香气特别高,汤红而味厚,略带玫瑰花的甜香,滋味鲜爽。祁门红茶还与印度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
9、大红袍:
大红袍属乌龙茶,产于福建武夷山,品质优异。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10、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属绿茶类,产于四川雅安蒙顶山。蒙顶甘露品质特征为:外形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叶底嫩芽秀丽、匀整。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