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拐在民间影响很大,但主要是与其他七仙作为一个群体——八仙出现的。大概是因为传说他身背的大葫芦,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过去民间特别是医药行把他作为狗皮膏药的发明者和祖师爷。卖狗皮膏药这一行业敬的药仙就是铁拐李。
传说彰德府(今河南安阳)有一家做膏药的王掌柜,乐善好施,不管贫富,只要生了疮。就给人治,名声不错。一天,王掌柜带了一些膏药去赶庙会,半路碰上了一个瘸腿乞丐,浑身破烂。直冒臭气。乞丐见了王掌柜,伸开瘸腿,腿上长了个小疔疮,请王掌柜给治治。王掌柜一看,取出一帖膏药贴在小疮上,说道:“明天准好。”
第二天,王掌柜又碰上了瘸腿乞丐,忙问:“好了吗?”乞丐说“不好,疼得更厉害了。”王掌柜揭开膏药一看,果然疮更大了,就说:“我给你换一帖药力大的,再不好,你到我家找我。”于是给乞丐又换了一帖。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王掌柜要出门,刚迈出大门,就见那个瘸腿乞丐在门边等着呢。没等王掌柜开口,瘸子就大骂起来:“你真坑人!彰德府的膏药——净是假货!”王掌柜揭开一看,不得了,腿疮变的碗口大了。王掌拒挺过意不去,说:“我再给你配帖好膏药。”说着扶起乞丐走进家去。刚一进院,一条大黄狗扑了过来,咬住了乞丐的腿,王掌柜一看急抄起乞丐手中的木棍,一棍将狗打死。乞丐笑了:“今天有狗肉吃了。”
王掌柜跑到后院,找出几味名贵药材,给乞丐配好了一帖膏药。过来一看,乞丐正吃着烤狗肉,旁边摊着几块狗皮。乞丐接过配好的药,往腿上一按,又拿起一块的狗皮,也捂到了上面。功夫不大,乞丐把狗皮膏一揭,碗口大脓疮不见了,真是神奇。王掌柜接过狗皮膏,感慨万分,这时瘸腿乞丐忽然不见了,他这才明白是拐仙——铁拐李前来传授仙方。 明崇祯初年(公元1628年),江西人姚本仁,从江西建昌老家进京会考,因医术高超、手法独特,被提拔成当朝御医;清顺治三年任太医院院长,擅长内病外治,以贴敷疗法为宫廷家族疗疾,深得皇室恩宠。公元1644年,姚本仁告老还乡,迁居于彰德府(今安阳市),始设医馆“宗黄堂”配制姚家膏药,他将黑膏药涂在狗皮上制成黑膏药为当地百姓治病,因他不图赚钱,赊药济贫,悬壶济世,随即享誉四方,又因为他把膏药涂在狗皮上这个特征,大家就深刻地记住了狗皮膏药这个名字。
词目:狗皮膏药
出处:刘复《<半农杂文>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安阳狗皮膏药的介绍
传说在彰德府(今天的河南安阳)有一家做膏药的王掌柜,乐善好施,不管贫富,只要是生了疮的,就会给他们医治,名声很好。—天,王掌柜带了—些膏药去赶庙会,半路上碰见一个瘸腿乞丐,浑身破破烂烂,直冒臭气。乞丐见了王掌柜,伸开瘸腿,腿上长了个小疮,请王掌柜给医治。王掌柜一看,取出一帖膏药贴在小疮上,说道:“明天一定会好的。”
第二天,王掌柜又碰见了这个乞丐,急忙问道:“好了吗?”乞丐说:“不好了,疼得更加厉害了。”王掌柜揭开膏药一看,果然是疮更加大了,就说:“我给你换—帖药力大的,再不好,你到我家来找我。”于是又给乞丐换了一帖。
到了第二天,—大早王掌柜要出门,刚迈出大门口,就见那个乞丐在门口等着。王掌柜还没有开口,瘸子就大骂起来:“你真坑人,彰德府的膏药——净是假货!” 王掌柜揭开一看,不得了,腿疮变的碗口大了,王掌柜过意不去,说:“我再给你配帖好膏药。”说着扶起乞丐走进家里去,刚一进院,—条大黄狗扑了过来,咬住了乞丐的腿,王掌柜—着急,抄起乞丐手中的木棍,—棍将狗打死。乞丐笑了:“今天有狗肉吃了。”
王掌柜跑到了后院,找出几味名贵药材,给乞丐配好了—帖膏药。过来看,乞丐正吃着烤狗肉,旁边还有一些狗皮。乞丐接过配好的药,往腿上—按,又拿起一块狗皮,也捂在了上面。—会儿,乞丐把狗皮—揭,碗口大的脓疮突然不见了,真是大出王掌柜的意料。王掌柜接过狗皮膏,感慨万千,这个时候瘸腿乞丐突然不见了,他这个时候才明白是拐仙——铁拐李前来传授药方。
从此,彰德府的狗皮膏药就出了名,以后传到了全国各地。不过,因为铁拐李曾经说过卖膏药的坏话,所以至今还留下了一个话柄:人们常把那些专靠说大话、说假话过日子的人,叫做“卖狗皮膏药的”!
提到“狗皮膏药”,我们很容易和江湖郎中当街叫卖等古代生意场景联系起来, “狗皮膏药”总是和江湖骗子、祖传秘方等或正或反的形象牵扯在一块,由于缺少内服药物的神秘性,它难以摆脱低贱的阴影。
其实,狗皮膏药是外用药的一种俗称,外用药依据中医的内病外治等原理,将药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中医上称为阿是穴),中医上称之为穴位敷贴疗法。这种方法早在帛书《五十二病方》里就有记载,包括吴师机等在内的历代名医对“狗皮膏药”在行医上的作用都有很高的评价。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技术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狗皮膏药”被现代医学概括为透皮给药或透皮缓释给药等名称,透皮缓释技术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这种给药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主流的给药方式。
“狗皮膏药”在医学界已经得到正名,由于给药的安全性和无毒副作用,它正在成为一个最具潜质的明星而倍受推崇。在中国目前的市场上,就有很多的产品已经取得了成功,产品不仅仅有象奇正“消痛贴”和天和“骨通贴”这样的知名大品牌,而且有些厂家已经将产品延伸到心脑血管疾病的领域.
原称万应膏,因将药膏摊于狗皮上而得名。由姚太仁始创。选用上等麝香、没药、乳香、阿魏、牛黄、血竭、当归、木瓜等药材,严格配制,熬炼而成。分跌打膏、固本膏、拔毒膏、暖脐膏、化毒膏、化瘀膏等多种,具有逐瘀止痛、消积化块、舒筋活血、驱风散寒之功效,主治妇女血块,男子气块,腹内积聚,风寒温痹,腰腿酸楚,关节扭伤,胃寒作痛,手足麻木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