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茶 文化 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那么湄潭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湄潭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湄潭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湄潭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汉武帝派中郎将唐蒙来到黔北,发现茶叶贸易十分兴盛,并购买了一些回去呈送给皇帝;在唐朝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湄潭的种茶历史,并说?往往得之,其味极佳?。1939年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湄潭建立了茶场,开始了大规模的种茶、制茶。
抗战期间,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亲自选址的中央实验茶场和浙大西迁的一大批爱国学者在湄潭工作、学习,品茗赋诗留下的诗篇助推了茶产业的发展。同时,当代十大茶人中的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曾在湄潭工作过,浙大西迁湄潭办学七年,苏步青等著名教授发起成立的《湄江吟社》,留下了数十首茶的诗词歌赋等丰富文化资源,各种茶文化活动也蓬勃开展,为湄潭茶文化建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湄潭有茶叶企业、个体加工户329家。茶叶企业拥有 注册商标 50多个,倾力打造的?湄潭翠芽?品牌已40次获国内外茶行业大奖,其中28次获国家级的金奖,?湄潭翠芽?在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评选中获总分第一名,2010年?贵州五大名茶?评选中获总分第一名。
湄潭曾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西南茶城,农业部定点市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曾获得?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中国名茶之乡?和?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等称号。
湄潭茶文化的景点介绍
明清贡茶园
春雨闲散的打在人身上,蜿蜒曲折、坡陡弯急是记者步入明清贡茶园的第一印象。据开车罗师傅介绍,这条从湄潭县城通往云贵山的道路在前两年才修好,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婀娜多姿的原生态茶园,雨后云雾缭绕着整座山头,让人感到些许凉意。
?明清贡茶园是湄潭茶文化一枚响亮的地理标识,在古代社会,茶就已经作为官员争相购买的高档饮品。在湄潭就有这样一片茶园,茶叶常年供给皇家,也就是今天的明清贡茶园。现在,湄潭县各大茶企把这片茶园有效利用起来,土壤、水分、气候等一系列条件仍然保存完好,加之今天加工技艺的不断创新,成就了今日风靡全国的湄潭茶。?湄潭县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建峰如是说。
如今,明清贡茶园出品的各种茶在全国各地叫卖,?湄潭翠芽?也作为贵州第一个获得驰名商标的公共品牌响彻大江南北,我们有理由相信,明清贡茶园这一片高标准茶园必将给湄潭人的明天带来丰厚的价值。
中央实验茶场
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贵州在茶叶的记载史上又多了一笔。
当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山区生态条件受到严重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更使茶叶生产大幅度下降。同时,传统出口产品茶叶、丝绸等在东南沿海出口受阻,?实验茶场?在湄潭应运而生了。国民政府意在通过史迪威公路(即晴隆24拐与驼峰航线),出口长期以来受到国际社会青睐的中国茶叶,从而换取更多外汇买抗战时期所需的各种军需设备。自此,湄潭茶叶不仅是一杯杯沁人心脾的茶叶,它更多了一份革命的力量。
民国中央茶场在湄潭建立后,这里成为了中国现代茶叶的科研和 种植 中心。次年,众多茶场专家成功试制出?湄红湄绿?,此后每年以1万担-2万担的总产量出口海外。
走进?中央实验茶场?的落脚点,厂房内的一切保存完好,红茶生产线,茶叶从摊放到揉捻、烘干,似乎把人带到了当年机械化制造茶叶的时期占地50余亩的厂区依旧保持原貌,这些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教授、研究员权启爱曾说:?中央实验茶场留下来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国家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保存在湄潭茶场老工厂的红茶生产线是我见过的最完整的红茶生产线,历史价值非常重大,希望将这些东西很好的保存下去。?
中央实验茶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茶文化的足迹,更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革命试验区用茶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
茶文化长廊
茶文化长廊没有建在湄潭城区内,而是建在几公里外的工业园区,它是由阳春白雪有限公司自行修建的。说起这段?渊源?,黄建峰则显得非常坦然:?我们从成立企业开始,就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价值,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的灵魂,没有它,企业就如行尸走肉般没有生机与活力,出资修建茶文化长廊,只是一个开始。?
?每个人都应有自己活着的价值,作为一名茶人,就应当有维系好茶文化的使命感。企业同样如此,做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就应当为湄潭的茶产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黄建峰说。
文化长廊的每个角落都有着湄潭茶文化的点滴记录,用雕塑的形式给世人欣赏感悟的空间。
茶文化生态博物馆
建立茶文化博物馆,将茶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利用,让茶产业因披上茶文化的外衣而更加完整,这既是茶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需要,也是茶文化保护和传承最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踏入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内,、文字、音像等多方位地展现了湄潭极富地域特色的茶文化和它?以茶兴县?的悠久历史。
从茶树起源开始,一路走过古代茶事、历史名茶、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农垦茶叶、茶叶科研、茶叶供销与外贸、当代茶业和茶礼茶俗等九部分,这里有古代的、近代的、现当代的茶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以湄潭为点,辐射全省茶文化,所有的茶业发展史都可从这里寻找到其发展的轨迹,可谓一本茶叶类的? 百科 全书?。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 饮茶 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宋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请问贵州桐梓或者湄潭有哪些好玩的景点呢?
1、贵州桐梓在唐朝叫夜郎,明朝称桐梓驿。 景点有岩灰洞古人类遗址、马鞍山洞古文化遗址、唐代夜郎古县城遗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爱国将领张学良幽禁地小西湖、羊磴河峡谷漂流、水银河风景区、月亮河风景区、柏箐黄莲自然保护区等。 还有国家1级植物-珙桐。这次随团团圆圆去台湾的植物就是它啊。
2、湄潭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百里湄江画廊风光旖旎,万亩茶海碧波荡漾,北面水神奇古朴,湄江湖秀丽动人,湄江峡雄奇险峻,湄潭新老八景景色迷人,朝阳古洞、清虚古洞、万鸟归巢、寒潭映月、虚阁暮烟、水源洞、金桥宋墓、湄江大桥、浙江大学西迁陈列馆、天主堂红军标语、城西森林公园等是夏季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湄江是有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湄潭傩文化、茶文化源远流长,漫画等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红军长征时,罗炳辉将军率领的红九军团曾驻湄潭,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在湄潭设中央茶场、茶叶研究所,抗战期间文军长征,浙江大学西迁湄潭,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等在湄潭办学七年之久,撒播了现代文明。
湄潭县属于贵州哪个市
湄潭县,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县城距遵义市区58公里,总面积1865.54平方公里。辖3街道12镇、132个村(居、社区)。
湄潭县是“贵州茶业第一县”,所产“湄潭翠芽”、“遵义红”、“贵州针”、“湄江翠片”等品牌茶叶享誉中国。土地肥沃,山川秀丽、生态良好,被誉为“贵州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和“云贵小江南”。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旅游景点推荐
1、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
公园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标准倾力打造。整个公园,由天下第一壶、天壶茶廊、水上乐园、茶文化广场及茶文化古道五部分组成。其中“天下第一壶”体积28360.23立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壶身高48.2米,壶身最大直径24米,壶基座高25.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壶实物造型,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
2、天门峡景区
景区位于新南乡,占地3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达3750亩,呈“大”字形,全长30公里。标志性景点为天门洞,两江交汇,山石为开。天门洞跨度约50米,距水面高度约50米,水深30余米,洞深约100米。
湄潭有那些风景区
湄潭历史悠久,据《康熙湄潭县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播平建县,以关外四牌地置湄潭县,卜治于苦竹坝而城之”,“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湄潭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百里湄江画廊风光旖旎,万亩茶海碧波荡漾,北面水神奇古朴,湄江湖秀丽动人,湄江峡雄奇险峻,湄潭新老八景景色迷人,朝阳古洞、清虚古洞、万鸟归巢、寒潭映月、虚阁暮烟、水源洞、金桥宋墓、湄江大桥、浙江大学西迁陈列馆、天主堂红军标语、城西森林公园等是夏季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湄江是有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湄潭傩文化、茶文化源远流长,漫画等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红军长征时,罗炳辉将军率领的红九军团曾驻湄潭,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在湄潭设中央茶场、茶叶研究所,抗战期间红军长征,浙江大学西迁湄潭,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等在湄潭办学七年之久,撒播了现代文明。
黔北“小江南”湄潭,现已初步规划和建设十大自然风景区,五大人文景观,两大主题公园,将逐步建成贵阳、遵义后花园,川渝避暑山庄,长江上游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湄潭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象山茶园
象山茶园又叫“打鼓坡”,因山丘高大起伏连绵成一只大象形状而得名。湄潭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创立了黔湄系列茶树品种选育和密植免耕技术,在茶叶的大发展时代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有茶园 3000余亩。
象山茶园还套种樱花,每当阳春三月,樱花烂漫,茶芽吐露,茶园一片生机勃勃,堪称中国最美茶乡。
2、云贵山景区
云贵山,原名银柜山,海拔 1280 多米,云贵山山脉蜿蜒至湄潭县城南面的象山,处于湄潭县“黄金走廊”的中部,西有湄江河,东有湄水沟,大小两条河流滋润着这一带山脉。
云贵山上的古茶树保护区内已发现古茶树一万余丛 ( 株 ),为贵州最大的古茶树天然基因库。据专家考证,贵州原生古茶树为原种印度古茶树亚种,距今 7000 万年前的黔北地区是世界原生远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
3、接官坪小茶海景区
接官坪小茶海景区,现有茶园面积6000余亩,核心区域3500亩。景区以建设生态茶园为重点,套种桂花树5万株,形成现代特色产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模式,使该地生态得到保护,增加了农民收入,美化了农村环境,实现了生态平衡,现已打造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茶桂风情观光旅游精品线路。
4、田家沟景区
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积淀,经过多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然风景似江南。
景区内有十谢亭、幸福桥、感恩井、十谢***陈列馆、百亩生态荷塘、凤仪天梯、凤吻岩、田氏衣冠冢、四凤蛋、回音壁、望天境、龙岩洞、地府门、张真人府、祭天崖等景观,被中外媒体誉为“中国式的欧洲农村”,是国家级“文明村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5、中国茶海景区
中国茶海景区是一个全景域开放式的景区,它主要是指湄潭县核金龙环线(核桃坝-金花-龙凤)茶文化乡村旅游区。该景区拥有4.3万亩连片茶园,堪称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茶海。
景区现已打造茶海迷宫、温泉度假山庄、航天员疗养中心、中华茶博馆、国际山地车赛道、动漫主题公园、拓展训练基地等项目,还在核心景观区建有“观海楼”,游客可登楼环望茶海风光,壮美非凡。
百度百科—象山茶场
百度百科—云贵山
百度百科—接官坪村
百度百科—田家沟生态风景区
百度百科—中国茶海
湄潭县那条街有耍的
塔坪街火焰山,湄江街道金花村。
1、茶文化美食街,将天壶茶廊从花园桥到枫香湾大桥一带打造成餐饮、游览、购物为一体多功能景观带详情咨询景区,位于遵义市湄潭县塔坪街火焰山。
2、金花村主要以茶叶为主,茶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是集观光度假、农事体验、民俗文化、特色美食、乡村民宿、节庆活动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景点,位于湄潭县湄江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