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水必须根据其需水规律,即在水稻生长发育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水分管理方式。合理科学灌水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主要技术要领如下:
浅水移栽返青,栽秧时水要浅,不浮秧,立苗快;湿润促分蘖,适当保持田面湿润,利于分蘖早发;够苗期晒田,当田间苗数达到预期苗数时,要适度排水搁田,控制后期无效分蘖;寸水孕穗抽穗,水稻孕穗抽穗期稻田应保持1寸左右水层,确保穗大粒多;灌浆成熟期田间进行干湿交替间歇灌溉,减少空壳秕粒,增加千粒重。到黄熟阶段后,稻田应排水落干,有利籽粒充实饱满,便于田间收获。
水稻间歇灌溉是一项水稻灌溉的方式,是水稻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项技术。其技术要点是除返青、施肥、除草、抗低温的特殊需要外,在水稻本田生长期按以下方式进行灌溉:
一、前水不风后水。即田中低洼处、脚窝里已经无水再灌水;
二、不建立过深的水层,灌溉后保持3公分左右的水层,有利于快速自然落干;
三、水田落干时逢降雨,可暂缓灌溉。
水稻浅水灌溉技术,与水稻间歇灌溉有以下两点明显不同:
一、浅水灌溉不要求水田经常自然落干,当水层低于下限里即补水;
二、制度是针对一个区域内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而技术是自愿选择是否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