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菜茶的来源和来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5 13:35:55
字号:

菜茶,又叫做福建菜茶、武夷菜茶,属于中小叶晚生群体种,灌木类为主,小乔木也有。

武夷菜茶的来源和来历

这里面有几个要点:1、群体种,这意味菜茶是很多种茶树的统称,不单一,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基因库;2、晚生种,所以也叫做不知春,一般是在清明之后采制,也有早于清明节的;3、小叶种为主,分类也比较多,比如瓜子叶、小长叶、长叶、小圆叶、圆叶、紫芽等等;4、这里讲的“武夷”,指的是武夷山脉,不是仅仅局限在武夷山市。

菜茶在闽北、闽东山区分布广泛,而且有很多地方分支,比如福鼎的白琳菜茶、福安的坦洋菜茶、松溪的松溪菜茶等等。

菜茶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关于“菜茶”称谓的起源,已经无从考证,大致的说法有两种:

1、先民有用菜茶鲜叶做菜,从食用的层面上给出了菜茶的名称。

2、菜茶品类多,生命力强,房前屋后到处可见,不觉着稀罕,就跟菜一样,所以叫做菜茶。

菜茶制作的小白茶有什么特点?

菜茶树种,品类多样,形状不一,香气、滋味、汤感,当然也会有差别,但是在采摘的时候很少做区分,基本上都是一起采摘,所以,菜茶制作的白茶,香气类型非常丰富。

另外,菜茶的树种香非常明显,截然不同于大白茶,原生属性强,根据我们的经验,菜茶更容易出花香、蜜韵,而且荒野气韵也更加明显。

菜茶制作的小白茶,是否适合长期存储?转化效果如何?

白茶的工艺精髓在于“低温保全酶的活性”,为后续的转化提供物质基础和转化机制。小白茶,多采用阴干的手法制作,全程低温,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叶里酶的活性,只要干度达标,存储和转化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目前的小白茶,干燥环节多采用电焙,跟大白茶并无区别。所以,放心喝,放心存!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