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白花油麻藤的别名是禾雀花。白花油麻藤是豆科油麻藤属常绿大型木质藤本。茎断面先流出白色汁液,2-3分钟后汁液变为血红色;顶生小叶椭圆形、卵形或近倒卵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或近楔形;总状花序生于老茎上或腋生,花冠白或绿白色。
白花油麻藤产于中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白花油麻藤性强健,生长迅速,较耐阴,有一定抗寒能力。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多生于海拔800米-2500米的山地阳处、路旁、溪边,攀援在乔木灌木上。白花油麻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繁殖方法一般多用播种繁殖。
繁殖方法
1、扦插
扦插于春季萌芽前进行,选用健壮的枝条作插穗,下端用生根粉等生根激素溶液浸泡后插入湿沙床内遮阳喷雾保湿,约1个月发根;夏季在室外扦插,需搭荫棚遮光。
2、压条
压条主要利用落地的藤蔓,在节间下端刻伤后压入土中,保持湿润,发根后剪下新株,用于地植或垂直绿化时,可用塘泥拌泥炭土或垃圾土等缓效肥料,适当控制植株生长。萌芽性强,而修剪,入秋后应对过密的藤蔓以及衰老枝条修剪清理1次,增加透光度,促进花芽形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花油麻藤
禾雀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禾雀花怎么养
这是白花枝子花(学名:Dracocephalum heterophyllum)为唇形科青兰属下的一个种。
中文学名
白花枝子花
拉丁学名
Dracocephalum heterophyllum
别称
:异叶青兰,查干—比日羊古(蒙古族名)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25 cm。茎多数,四棱形,斜升或平卧地面,密被倒向微柔毛。茎下部叶宽卵形至长卵形,长1.5—3.5Cm,宽0.7——2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心形或截平,边缘具浅圆齿,两面有毛,茎中部叶具等长或短于叶片的叶柄,叶片与茎下部叶同形,茎上部叶变小。轮伞花序生于茎上部叶腋,长3—6cm;苞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cm;花萼明显呈二唇形,长13—15mm,外面疏被短柔毛,边缘具短睫毛,唇形花冠淡**或白色,长2-2.5cm,外面密被短柔毛,雄蕊4。小坚果矩圆形。
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青海,西 藏、新疆及四川北部,蒙古,原苏联(中亚)也有。
生长环境
白花枝子花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地区4月中下旬返青,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开花期,8月下旬种子成熟,10月中旬开始枯黄。
在内蒙古地区7一8月开花。在秦岭地区花期6—8月,果实于花后逐渐成熟。该种为旱中生植物,适应性较广,耐寒也耐早,多生长在草原带石质或砂质丘陵坡地上,以伴生种出现在不同的草地群落中。
在高寒草原群落中,白花枝子花与矮风毛菊(Saussurea humi-lis)一起伴生在喜马拉雅山北侧南湖区和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羌塘高原南部等地的干旱山麓洪积扇,山间盆地及河谷阶地上的藏籽蒿(Artemisia salsoloides var. wellbyi)小半灌木高寒草原以及羌塘高原东南部的羊茅(Festuca ovina) 沙生杂类草草原中。土壤主要为砾质,砂砾质土及山地栗钙土,山地黑钙土和山地草甸草原土。
在宁夏南部1910—2130m的黄土丘陵半阴坡乙半阳坡上,异叶青兰常与漠蒿(Artemisia desertorum),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cus)等伴生在长芒草(Stipa bungeana)典型草原中。
在西藏阿里西部山区发育的多年生禾草 驼绒藜(Cerataides latens)草原化荒漠及青藏高原南部普遍分布的变色锦鸡儿(Caragan ver-sicolor)山地旱生灌丛中也常有异叶青兰伴生。 白花枝子花为轴根型根系,主根直硬,入土深达50cm左右.
主要价值
白花枝子花属中等饲用植物,青绿状态时山羊,绵羊乐食,但不在草群中挑食,马、牛、驴,骡均食,兔子也食。青干草羊,牛,马均食,冬季叶片脱落后,饲用价值明显降低。其化学成分含量见表159。白花枝子花为较好的辅助蜜源植物,含蜜多粉少,全草可入药,可治疗高血压,淋巴结核,气管炎等。
原有形态
异叶青兰,又名:白花枝子花。多年生草本,高5~40厘米。直根系。茎四棱形,直立或倾斜,多由基部分枝斜上生长,淡紫色或绿色,有倒向短毛。叶对生,有长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厘米,宽O.8~1.5厘米,先端钝,基部常为截形、心形或楔形,边缘具圆锯齿。花集生于茎顶呈穗状,每轮通常由4~6花组成;苞片为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齿,齿先端有芒状刺;花萼管状,长约1厘米或过之,无毛,2唇形,5齿裂,下唇短于上唇;花冠近漏斗状,中部以下呈管状,长约2厘米,2唇形,下唇较短,3裂,中裂片有块刻,白色、谈绿色,上唇稍带粉红;雄蕊4,略出于花冠外。小坚果4,黑色,三棱形,稍扁,长2.5毫米,上端截形,下端略锐。花期6~7月。
禾雀花
生长环境
禾雀花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耐旱,畏严寒。生性强健,生长迅速,攀援力强,花期3-5月,果期6-11月,园林中其藤蔓攀援棚架生长,花期花序悬挂于棚下,吊挂成串,多者每串20-30朵。
栽培技术
湿度
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
由于它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光照
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