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 ***
(《纲目》)
异名驴鞭(《本草新编》),驴三件(《河北药材》),驴肾(《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雄性外生殖器,动物形态详"驴肉"条。
采集雄驴杀死后,割取其 *** 及睾丸,剔除残肉及油脂,洗净,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晒干。
药材为圆柱形长条,或稍带弯曲,长约30厘米,粗3~4厘米,前端圆形,较大,色黑;基部两侧各有一大型睾丸;肉质,坚硬。以整条,带有睾丸、无残肉油脂、体干燥者为佳。
产河北、山西、黑龙江、四川等地。
炮制洗净煮熟,切成薄片,晒干,入热锅内用净砂炒烫至**,取出洗净砂子即成。
性味甘咸,温。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咸,无毒。"
功用主治益肾强筋。治阳痿,筋骨酸软,骨结核,骨髓炎,气血虚亏,妇女乳汁不足。
①《纲目》:"强阴壮筋。"
②《四川中药志》:"滋肾壮阳。治阳痿不举,筋骨酸软及肾囊现冷。"
③《吉林中草药》:"强筋,壮骨,滋阴扑虚。治骨结核、竹髓炎、血虚气弱、妇女乳汁不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剂。
选方①治肾虚体弱:驴肾一副,白水煮烂,匀二次吃。
②治妇女乳汁不足:生黄芪一两,王不留行五钱。水六斤煎至四斤,去药。用此汤煮驴肾,热烂后,吃驴肾,饮汤。
③治骨结核或骨髓炎:驴肾一副,白水煮热,匀二次吃。(选方出《吉林中草药》)
提醒您:驴 ***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中药中的莲衣、瓦松、砖末、桃皮、秋皮 几味药材的别名叫什么?
是春根藤么?
中文名称: 春根藤
来源: 本品为菝葜科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的干燥根和根状茎。
出处: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第三册
介绍
Title 简介
来源 本品为菝葜科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的干燥根和根状茎。
原植物 牛尾菜为草质攀援藤本;根状茎四周丛生多数软而细的长根;茎中空,枝无刺,具槽纹。叶互生,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卵形,基部钝、短尖或截平;掌状脉3~5条;叶柄长1~2厘米,近基部有卷须。4~5月开花。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总花梗纤细,长2.5~7厘米;雄花:外轮3枚花被片线形,长4~5毫米,内轮的3枚较狭;雄蕊6枚;雌花序有花20余朵,雌花较雄花略小,退化雄蕊长约1毫米;子房椭圆形,柱头3。浆果球形,直径6~9毫米,红色,成熟后变紫黑色。
生于山坡或灌丛中。分布于我国北部、东南部、中部、西部至西南部。越南亦有。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抖净泥土,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根茎部分为结节状,呈浅褐色或棕褐色,上端具残留茎基,下端丛生多数细长而扭曲的圆柱状根,其长20~30厘米或过之,直径约2毫米,黄白色,有细纵纹,皮部常横裂露出木部。气微,味微苦、涩。以茎短、根多而粗、色黄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甘、苦,平。补气活血,舒筋通络。用于气虚浮肿,筋骨疼痛,偏瘫,头晕头痛,咳嗽吐血,慢性支气管炎,骨结核。常用量20~30克。
功用: 补气活血,舒筋通络。用于气虚浮肿,筋骨疼痛,偏瘫,头晕头痛,咳嗽吐血,慢性支气管炎,骨结核。常用量20~30克。
莲衣,又名莲皮
功用主治①《药品化义》:"能敛,诸天血后,佐参以补脾阴,使统血归经。"
②《本草再新》:"治心胃之浮火,利肠分之湿热
瓦松,又名,昨叶荷草,屋上无根草,向天草,瓦花,石莲花、厝莲,干滴落,猫头草、瓦塔,天蓬草,瓦霜、瓦葱,酸塔、塔松、兔子拐杖、干吊鳖、石塔花、狼爪子、酸溜溜,瓦宝塔、瓦莲花、岩松、屋松、岩笋、瓦玉。
广泛分布在深山向阳坡面,岩石隙间,古老屋瓦缝中也有生长,耐旱耐寒。具备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治吐血,鼻衄,血痢,肝炎,疟疾,热淋,痔疮,湿疹,痈毒,疔疮,汤火灼伤等功效。
砖末就是砖的粉末,由于新老程度和内含物的不同,有新砖末,青砖末,新青砖末等程度的不同。 一般是补充矿物质的。
桃皮,又名桃树皮,桃白皮,桃茎白皮。
治水肿,痧气腹痛,肺热喘闷,痈疽,瘰疬,湿疮。
①《别录》:"除中恶腹痛,去胃中热。"
②《滇南本草》:"烧灰为末,搽黄水疮。"
③《本草蒙筌》:"治匿生齿间。"
④《纲目》:"杀诸疮虫。"
⑤《陆川本草》:"治牙痛,煎水含漱。"
楸皮:
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树皮。别名楸树皮、秦皮、楸皮
性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明目。主湿热下痢;常下黄稠;目赤肿痛;麦粒肿;迎风流泪;骨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9-15g,煎水洗眼。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