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盛产学霸的名校,比如衡水中学,但是盛产学霸的村子很多人却知之甚少,福建的参山村就是一个学霸村。
参山村是福建泉州的一处小村落,归参内乡管辖。受其地理位置影响,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非常明显,降水丰沛,夏季不会非常炎热,冬天也没有过于寒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和我国南方地区一样,种茶产茶是村民们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除此之外,村民们还种植多种热带水果,比如菠萝、柚子等,他们将这些水果直接或二次加工后再售卖。
除了农业的发展外,这里工业服务业发展也非常可喜。参内乡企业众多,镇企业有九十多家,在长久的发展中,有的企业已经发展成市里的著名企业,各企业年产值年年攀登,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三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不过最为人称道的应当是参山村的人文教育发展了;
2019年高考录取结束后,村内有3人考进清华北大,14名学生进211大学,又比去年增加了两人,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村。当时消息一经发布,就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这个小村庄为何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学霸呢?
这要得益于村内自古传承的“勤耕苦读”之风。据当地人说,参内村始祖姓叶,做过教谕,在教育上颇有造诣,他的子孙后代们也饱受书香熏陶,经世代繁衍,村里的人大多都是姓叶。后来参内村出过两位郡马、两位驸马,他们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并被委以重任,有幸迎娶公主、郡主的,还有中进士的,这在当时仕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是非常难得的。
作为书香门第之家,更是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家主们以“勤耕苦读”训诫子嗣,在教育上丝毫没有懈怠,读书识礼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不懈奋斗。现如今参内村还有很多的古大厝,这些大厝就是村民们居住的地方,为了方便子女读书学习,家家户户都建有独立的书房,与此同时,村民们集资兴办私塾,请名师任教,渐渐的办私塾、请名教成为传统一代代延续下来,厝越建越多,从村子里走向社会的饱学之士也越来越多。
现如今,在村里还有一块牌匾,上面由朱熹题词“读圣贤书”,这块牌匾既是对代代村民的鞭策,也是村子知书识礼传统的体现。不过先祖们不止于办私塾、请名教,为了更好地激烈子孙后代们读书学习,村里对考中秀才的人还设置了奖励,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如今的参内村依然非常重视教育,成立了致力于本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校董会,为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设立了奖励基金,并且在2014年时当地还成立了参山基金会,考上大学、硕博的孩子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有了这样良好的教育环境基础,村里的孩子发奋学习,成绩优异,每年的高考结束后,也给村民们送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看来,学霸村之所以盛产学霸,和孩子们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也有当地环境氛围的影响啊!中国最牛的学霸村,19年高考3人进清华北大,14名进211,就在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