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莴笋,12-3月大棚育苗或者是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
(2)夏莴笋;
4-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或者是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
(3)秋莴笋;
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
(4)越冬莴笋,10-11月露地育苗。
2、种植方法
(1)育苗
①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种4小时左右,然后捞出种子用纱布包好,放置在15-20℃的环境下催芽3-4天,等到有80%左右的种子露白后播种。
②苗床处理:每平方米的苗床施加4-5kg腐熟厩肥;
50g碳铵;
40-50g磷酸二氢钾。
③播种量:若想要获得一亩地的幼苗需要播种50-70g。播种时,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g左右。
④管理: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进行1-2次间苗;出苗后2周以及移栽前,分别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
(2)定植
①土地处理:每亩地施加2500-3000kg腐熟厩肥;
50kg复合肥;施肥后作厢,厢宽1.2-1.6m,沟深15cm。
②定植密度:每厢定植4-5行,株行距控制在33×33cm,每亩地种植5000株左右的幼苗。
③注意事项:移栽的时候,选择在阴天或者是傍晚时分进行,尽量带土移栽。
(3)管理
①在定植之后,施加一次沼液肥。
②莲座期的时候,每亩地施加20-25kg复合肥。
③长至30cm的时候,每亩地施加10kg尿素。
④肉质茎开始膨大的时候,每亩地追施15kg尿素,同时结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
二、莴笋地膜种植技术
以春季莴笋地膜种植为例,种植技术如下。
1、育苗
(1)使用25-30℃的温水,浸种15-30小时,然后将其放置在25℃的环境下催芽24小时左右,等到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每个标准畦播种35-40g左右,齐苗后撤去覆盖物。
(3)出苗时,撒上一层0.7-1cm厚的细土。
(4)幼苗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1-18℃,当温度降低至4-5℃时,加盖草席保温。
(5)11月下旬-12月上旬,当幼苗长至5叶左右的时候,进行分苗,行株距6.7×6.7cm。
(6)定植前10天左右,降温炼苗。定植前7天左右,浇施稀薄粪水。
2、定植
(1)如果是圆叶型的莴笋,按照27×27cm的行株距进行定植,每亩地种植9000株幼苗。
(2)如果是尖叶型的莴笋,按照33×30cm的行株距进行定植,每亩地种植6500株幼苗。
(3)春季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在3月中旬定植。
3、管理
(1)定植后,浇施稀薄粪水。
(2)定植后7天左右,浇施缓苗水。
(3)蹲苗至笋茎发棵的时候,进行浇水追肥,一共追肥3次,每次每亩地施加10-15kg硫酸铵。
(4)田间的含水量要适当,不要过干或过湿。
1、整地施肥
莴笋是浅根系植物,其根系对水肥的吸收速度慢,因此在栽种时,需要选择质地松软、排水优良、干燥的砂质土壤作为种植地,并且对土壤进行深翻细耕,并在上方覆盖一层遮盖物准备栽种。
2、播种方法
为了保证莴笋的种子能顺利发芽,需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六小时,然后用湿纱布包裹催芽,等种子露白后与细沙混合均匀,并撒播在土壤上,最后覆盖一层细土即可。
3、定植管理
等莴笋的幼苗长出后,需要尽快采取移栽定植措施,而且在移栽时,要保持二十五厘米的株距,三十厘米的行距,然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的发展,如果是夏季进行移栽,要注意遮阳措施,以免强光灼烧幼苗。
1.浸种: 冬莴笋和夏莴笋的浸种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冬莴笋浸种用温热冰浸泡5-6小时然后播种; 夏莴笋浸种则用湿布包好,用绳子吊进井里进行冷冻或放进冰箱进行冷藏二十四小时然后播种。
2.育苗: 选择壤土或大泥土进行育苗。 育苗之前先深翻土,平整土地,把大块的土拍烂拍碎,然后用农家肥兑水泼地,如果有虫害,可以喷洒一次农药,或者用玉米粉和农药拌匀洒在上面,起到防治作用。
3.移栽: 选择地块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地进行移栽,行距和株距保持在30公分之间。 采用穴位移栽,深度约10公分,雨后湿地移栽。 若是晴天或者干燥天气,则要选择在早上或者下午四五点时移栽。
4.管理: 莴笋长势定型后,要及时松土除草,防旱防涝防虫害,注意防治黄叶病和烂心病,尽量做到多浇水,少施肥。
1、播种育苗
秋莴笋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播种前要进行低温催芽。播种后要保持苗床的湿润,从出苗揭膜到定植前,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以防止猝倒病和疫病的发生。及时间苗,间苗用0.1%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追肥1~2次,促进幼苗生长。
2、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性好、排灌方便、1年以上未种过同可作物的田块。深翻土壤,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复合肥50千克。
3、定植
在苗龄25~30天,长出4~5片子真叶时可定植,如果苗龄时间过长,幼苗徒长容易“窜”。定植的行距一般在30~35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定植6000~7000株。定植时间可选阴天或下午4时后定植。
4、田间管理
①浇水
在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定植后2天后浇施一次稀薄粪水,促进缓苗。
②施肥
缓苗后,施速效氮肥,以后适当减少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莲座期前后,要施重肥2~3次,每亩施浓度为30%~40%的腐熟人畜粪3000~40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肥水供应均匀,防止茎部裂口。
③中耕
定植后施肥浇水和降雨容易造成畦面土壤板结,定植缓苗后要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利于蹲苗,促使根系发育良好、莲座叶增多,嫩茎生长健壮而不窜高。
5、防止抽薹
为防止秋莴笋抽薹,在莴笋封行茎部开始膨大时,可用矮壮素叶面喷施2~3次,有效抑制薹的抽长和增加茎重。生长后期抽薹,可将嫩茎分化出的花薹摘掉,促进茎继续生长。
6、采收
秋莴笋可分批移栽,陆续采收,可在定植后45天以半成株上市,茎叶都可使用。以心叶与外叶平齐或刚现花蕾时为采收时期,以成株上市。
莴苣的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莴笋的品种还是挺多的,较好的品种有杭州尖莴笋,济南白莴笋等,总的来说早春季节要选择耐寒品种,夏秋季节选择耐热耐抽薹品种。
2、种植方法
生产上种植莴笋都是先育苗后定植,苗龄一般40-50天,长到4-6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先整地,每亩施施入优质腐熟粪肥2000公斤外,还要施入三元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30公斤。多施钾肥,能够大大改善莴笋 的口感,使之更加香甜脆嫩。翻地耙平做平畦。莴笋的株行距为30cm*30cm,定植后浇定植水,之后进行适当蹲苗。
3、水分管理
莴笋长到8片叶左右开始团棵时结束蹲苗,浇水量不宜太大;
7天左右浇次水,茎部开始膨大后对水肥的需求增多,浇水要勤,保持*壤湿润,每次浇水都要随水追肥,每亩地追施复合肥10斤左右。
4、科学追肥
莴笋定植缓苗后追施提苗肥,每亩地随水冲施腐熟粪水2方和尿素10公斤,莴笋不能施用含氯的肥料,否则影响口感;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追施抽薹肥,每亩地随水冲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如果种的是中晚熟品种,可以在15-20天后再追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