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4-6月份,茶叶收获季。
此时正是茶叶成熟的季节,采收的茶叶品质好,味道甘醇,营养价值丰富。
茶叶的品种也不少,常见的有普洱茶、花草茶等,它们都在4-6月份收获。
茶叶采收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过程,不仅要考虑植株的发育阶段,还要注意采收的季节和茶叶的品种。
传统的茶叶采摘是通过人工采摘的方式,即茶树经过专业采摘人员的采摘,在合理的天气和季节内将茶叶采收出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也有机械采摘茶叶的方式,可以大大加快茶叶采摘的速度。
茶叶采摘不仅取决于时间,还和自然环境有关,包括气温、湿度等因素。
大多数茶树生长在山腰上,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这样才能保证茶叶质量。
因此,在茶叶采收前要先了解具体的天气情况,以便确定采收的日期。
茶叶采摘时间
一般来说,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7-10天内,还规定了9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
有些茶冬天采摘的才是极品,比方说台湾乌龙。有些茶需要细嫩是采摘,有的需要长老些采摘。
对一般人来说,绿茶通常都讲究“清明前后”,但实际上是,太过于细嫩的茶叶其实只有“清气”而没有香气,并且不耐冲泡。
乌龙茶似乎更要在长老些味道才浓郁。
而花茶的窨制茶底一般都是到了夏天才会采摘的,这就可以使茶叶在反复的窨制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吸收味道的能力,还可以令茶形完整。
一般采茶的时间都是选择在清晨完成,这时是湿度最大而又凉爽的时间,可以在堆放茶叶时另茶不发酵、不畏缩,在炒制前将茶儿素最大限度的保护好,令鲜味不会消失。
对于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和青茶。采摘茶叶的时间会因为茶叶的出产地域和品种而各不相同。同时也要注意什么时候最适合采摘。
茶,(学名:Camelliasinensis(L.)O.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茶叶采摘的最佳时间是上午7点后、1点前。
如果茶园里有树能挡阳光的话,下午1点后至4点前也可以。总的来说,采茶的时间会因为茶叶的出产地域和品种而各不相同。我国大部分茶区,季节分界明显,一般每年3-5月份采摘和制作的茶叶,称为春茶。一天中最好的采茶时间是在上午7点后、1点前。
一般6-7月份采制的茶为夏茶,因夏季气温高,有利于茶多酚的合成与积累,茶叶苦涩味较重,适于做成品红茶。一般每年8-9月份采制的茶叶为秋茶,因秋高气爽,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与积累,所以秋茶具有季节性高香,有些茶的品质也不错。但夏茶因防虫害喷施农药而致农药残留量较高;而通过春、夏两次采摘后的秋茶,相对较粗老。
茶叶的生长环境
茶树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土壤类型等。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类型的茶树生长,尤其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
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较多,夏秋雨多雾大(云南茶区),日照较少利于茶树越冬和养分积累,利于夏秋茶的品质。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或山地黄壤、棕色森林土,这些土壤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适合茶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