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5世纪末,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番茄,18世纪初传入欧洲,18世纪末开始食用番茄。据考证,大约在2000年以前我国就有番茄,我国种植的番茄是从欧洲以及东南亚传入的,清朝的《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就有“番柿”记载:“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由于番茄有特殊味道,在当时多作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开始有栽培食用。中国栽培番茄,是在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成为特大城市蔬菜面积中的主栽品种。西红柿除作蔬菜食用之外,亦作鲜果食用。
秘鲁和墨西哥最早种出西红柿
西红柿最早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地区。16世纪时,西班牙人将西红柿带入欧洲,17世纪时,西红柿进入亚洲。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1661年-1722年),西红柿已经被引进中国。但当时西红柿并未被广泛种植,仅在一些富裕家庭的园林中种植。
关于这个问题,西红柿最早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地区。在16世纪时,西班牙人将西红柿带到欧洲,并在意大利首次引种种植。因此,西班牙和意大利都声称自己是最早种出西红柿的国家。
番茄并不是我国的产物,而是由外国引进的,一般认为番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最早种植番茄的是秘鲁人。番茄原来生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由于它艳丽诱人,如同有剧毒的色彩艳丽的蘑菇一样,人们都怕它有毒,所以只是欣赏它的美丽而“不敢”吃它。
其实当时的秘鲁人只是吃番茄的叶子,而当时的番茄叶子是含有毒素的,所以导致了很多人中毒,也因此番茄在当时只能是种在花园里的一种欣赏性的植物,而不是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