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怎么用补气补脾?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23:04:08
字号:

黄芪是补气药中最为常用的补气药之一,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作用。所以黄芪本身就是能补气补脾的,至于题主问的黄芪怎么用补气补脾,是不是理解为黄芪怎么用补气补脾的效果最好呢?姑且按照这么理解,我们就来聊聊黄芪怎么用。

黄芪怎么用补气补脾?

黄芪这味药,上能补肺气,固表止汗;中能补脾气下能升阳举陷,治内脏下垂,所以不得不说,黄芪不愧为补气之长者,是补脾益气的要药。但是如果能搭配的话,黄芪的补气健脾效果会更强,那一般怎么搭配呢?

黄芪配桂枝、白芍,能够补气温中,对于中焦虚寒,腹痛拘急的比较合适,比如黄芪建中汤;

黄芪配白术、防风,能补气、健脾、固表,对于脾胃虚弱,卫气不足导致的易感冒、出汗、怕风的比较合适,比如玉屏风颗粒

黄芪配人参(或党参),能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出现的倦怠、乏力、嗜睡、懒言的比较合适,比如参芪颗粒

黄芪配升麻、柴胡,能增强补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对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出现的内脏下垂、久泻脱肛、神疲气短的比较合适,比如补中益气丸

黄芪配附子,能补气、温阳、固表,对于中焦虚寒,气短自汗,脘腹冷痛的比较合适,比如芪附汤;

以上这些是药物与药物的搭配,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健脾作用。下面我们再说说黄芪和哪些食物搭配,能发挥更好的补气健脾作用。

黄芪煲鸡汤,鸡肉本身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加上黄芪,两者的作用加强,更能发挥补气健脾作用;

黄芪煲猪肚,猪肚是我们调补脾胃的时候经常会吃的食物,黄芪和猪肚一起煲,具有更强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

黄芪山药莲子粥,山药和莲子都具有健脾胃的作用,山药能平补肺脾,益气养阴;莲子能健脾安神,三个一起煮粥喝,能调中健脾,补气和胃的作用;

不过要注意,黄芪有生黄芪和炙黄芪之分生黄芪多用于补气利水,炙黄芪则多用于补中益气。所以想要发挥更好的补气健脾作用,可以选择用炙黄芪。但如果本身属于阴虚火旺或内有实热的人,是不适合用黄芪的,不然那吃了之后可能导致胸闷、心悸等不适反应。

运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

中药组方:厚朴、枳实、干姜、黄连、麦芽、神曲、甘草、茯苓、白术、木香、半夏、丹参等。便秘者加大黄。上药水煎,1剂/d,2次/d,10天为1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30例中,绝大多数患者连用两个疗程,自觉症状消失,食欲增加。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炎症明显改善,并基本消失。

3

体会

上方专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胃病。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症候多属此病机。方中枳实行气消痞,厚朴行气消满,二者合用,可加强消痞除满之功效;黄连清热燥湿除痞,半夏辛温散结、和胃降逆,干姜温中祛寒,三味相伍,辛开苦降和胃祛痞;白术、茯苓健脾祛湿;麦芽、神曲行气消食、健脾开胃;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丹参活血;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健脾。便秘者加大黄,是因大黄泻而不坚,逐淤通径,能保持肠道通畅以减轻肠胃负荷。

古人曰:“满而不痛者为痞,痞属无形之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上方以黄连、干姜并用,一辛一苦,一散一降,无论寒热之痞皆可开泄;又以枳实破气,厚朴散湿,麦芽、神曲消食健脾,半夏行痰,自无胶固难愈之势,故对虚实之痞,皆可治之。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107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