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的水稻种子一般有徽两优丝苗、荃优822、梦两优1177、银两优606、Y两优911、荃两优069、隆两优1377、荃优169与晶两优1377等品种。
徽两优丝苗: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638.72kg。
荃优822:该品种在2014年的省区试迟熟组中,平均亩产量为614.37kg。
一、徽两优丝苗
1、徽两优丝苗的株高为111.6cm,穗长为23.6cm,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整精米率为69%,长宽比为3.2,垩白粒率为27%,垩白度为7.7%,胶稠度为79mm,直链淀粉含量为15%,属于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2、在2014年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38.72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了2.91%,而在2015年的续试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726.77kg,比丰两优四号增产了0.89%。
二、荃优822
1、荃优822的株叶型比较好,且茎秆较为粗壮,平均株高为102.5cm,亩有效穗为13.8万,穗长23.8cm,每穗197.4粒,结实率为82.5%,千粒重为28.6g,是一种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
2、在2014年的省区试迟熟组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14.37kg,而在2016年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557.44kg,比对照品种F优498增产了2.21%,增产点率为83.3%。
三、梦两优1177
1、梦两优1177的株高为121.1cm,穗长24.6cm,每亩有效穗数为18.5万穗,每穗总粒数171.6粒,结实率为85.1%,千粒重为26.2g,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属于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2、在2016年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19.84kg,而在2017年的续试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26.16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了4.32%。
四、银两优606
1、银两优606的株高为104.6cm,穗长24.3cm,每亩有效穗数为19.4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67.1粒,结实率为80.9%,千粒重为25.4g,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具有比较强的耐冷性,属于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2、在2018年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01.55kg,而在2019年的续试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15.05kg,比对照品种五优308增产了0.32%。
五、Y两优911
1、Y两优911的株高为105.4cm,亩有效穗为18.9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77.6粒,结实率为84.7%,千粒重为23.4g,属于一种籼型两系杂交晚稻迟熟品种。
2、在2016年的湖南省潇湘联合体晚稻迟熟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26.9kg,而在2017年的续试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08kg,比对照品种增产了6.5%。
六、荃两优069
1、荃两优069的株高为121.5cm,穗长24cm,每亩有效穗数16.4万穗,每穗总粒数202.5粒,结实率为85.2%,千粒重为25.7kg,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在抽穗期,具有比较强的耐热性,属于一种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2、在2018年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66.96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了5.01%,而在2019年的续试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83.25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了4.24%。
七、隆两优1377
1、在华南将隆两优1377作晚稻种植时,全生育期一般为119.5天,比对照品种博优998长了4.3天,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该品种的株高为109.2cm,穗长为22.8cm,每亩有效穗数为16.7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75.4粒,结实率为78.9%,千粒重为25.6g。
2、在2015年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58.3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了5.4%,而在2016年的续试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55.9kg,比丰两优四号增产了6.9%。
八、荃优169
1、荃优169的株高为115.3cm,穗长为25.7cm,每亩有效穗数为16.2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79.4粒,结实率为88.1%,千粒重为27g,属于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该品种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在抽穗期的时候,具有比较强的耐热性。
2、在2018年的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41kg,与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相比,它增产了3.07%,而在2019年的续试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54.96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增产了1.49%。
九、晶两优1377
1、晶两优1377的株高为108.9cm,穗长24.2cm,穗粒数为201.2粒,结实率为80.6%,千粒重为24.7g,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其整精米率为68.1%,长宽比为3,垩白粒率为6%,垩白度为1.4%,胶稠度为62mm,直链淀粉含量为16.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2、在2014年的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573.41kg,而在2015年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637.72kg,与F优498相比,增产了2.73%,增产点比例为91.7%。
矮杆大穗高产水稻品种是什么?
株高92.1厘米左右,主茎叶片数为11片,全生育期为139.2天,比对照品种“龙稻20”早熟5.3天,属于粳型常规品种。亩有效穗数为24.9万穗,穗长15.5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为111粒,千粒重为26.4克,结实率为93.1%,整精米率为67.3%,垩白度为3%,直链淀粉含量为14.6%,胶稠度为78毫米,品质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一、特征特性
1、植株
该品种属于粳型常规水稻,株高为92.1厘米左右,主茎总叶片数为11片,全生育期为139.2天,熟期比对照品种?龙稻20?早5.3天。
2、稻穗
有效穗数为24.9万穗/亩,穗长15.5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为111粒,结实率为93.1%,千粒重为26.4克。
3、抗性
中感稻瘟病,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1.1、3.3,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
4、品质
米质主要指标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整精米率为67.3%,直链淀粉含量为14.6%,胶稠度为78毫米,垩白度为3%,长宽比为1.7,碱消值为7级。
二、产量表现
1、2017年参加北方早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00.38公斤/亩,比对照品种?龙稻20?减产1.78%。
2、2018年续试,平均产量为579.57公斤/亩,比对照品种?龙稻20?增产3.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44.92公斤/亩,比对照品种?龙稻20?增产0.25%。
3、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92.15公斤/亩,比对照品种?龙稻20?增产9.1%。
三、种植要点
1、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适宜的播种时间为4月份中旬(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播种量为250克/平方米。
2、适宜的插秧时间为5月份中下旬,插秧时株行距为15厘米?30厘米,密度为3-4株/穴。
3、配合施用氮磷钾,亩施纯氮10公斤(按底肥40%、蘖肥30%、补肥20%、穗肥10%的比例分期施用)、纯磷6.5公斤(全部作为底肥)、钾肥8公斤(60%作为底肥,40%作为穗肥)。
4、施肥原则为重前控后,后期减少氮肥的用量,这样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千粒重。
5、分蘖期保持浅水层,孕穗期保持深水层,中后期干湿交替,成熟期不可过早断水。
6、7月份上中旬要做好二化螟的防治工作,全生育期间要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工作。
四、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合种植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吉林省(早熟稻区)、内蒙古兴安盟(中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等地方,不可种植在稻瘟病重发区。
嘉优中科6号。
嘉优中科6号是科学家们用嘉66A×中科6号选育而成的一种水稻品种,早在2014年就已经参加了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通过真实的种植试验人们发现,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714.4千克,比之前的嘉优5号产量还要高。
2015年接着种植试验,它的平均亩产达到798.8千克,两年的平均亩产是756.6千克。2016年继续试验,平均亩产也达到783.0千克。
三年的平均亩产达到765.4千克,产量还是相当可以的。这种水稻的全生育期是152.8天,稻谷的植株高是117.8厘米,不易倒伏,稻穗长度19.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是14.3万穗,而每穗的总稻谷粒数则是256.1粒,结实率高达83.9%,千粒重29.4克。
对于抗病性上,这种水稻在稻瘟病两年的综合指数分别是3.8、3.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条纹叶枯病5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中感条纹叶枯病。它的抗病等级挺高的,意味着种植起来水稻不容易染病,植株能长得更好,生长更稳定,产量才会更高。
而该水稻产出的米粒质量检测指标也很好,整精米率70.2%,不容易产出碎米,长宽比是2.1,垩白粒率48%,垩白度7.4%,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6%。
正因为从亩产量、稻谷形态、抗病性、米粒质量指标等各方面表现都非常突出,该品种在2017年6月29号就已经审定通过,是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的,大家可以放心。这种水稻比较适合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安徽沿江、湖北沿江一带种植,且是以单季晚稻的方式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