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有600多种,大宗常用的的中药材有100多种,如:黄芪,党参,当归,甘草等。每年的用量特别大,是中药中的常用药物,每年的产量和市场比较大。
种植中药材有风险吗?
有
盲目跟风种植炒作的中药材,一旦跌落后,惨不忍睹。2010年前后,某地跟风种植独活,从开春的种子从一斤的20元一路操作到第三年的300多,一度难求一斤。第一年种植后一次被抢购干净,吸引了越多农户,投资人,跟风者的种植。没有人分析市场是否需要需求这样大的量,只看收购的价格一路直上。
第三年后的采收时节,一直等待收购商量的到来,价格也是平平不动。大量的货抛售市场,收购的人没有了前两年的激情,种植了大量药材的人全部晒在家里,等待着过年后的突然上涨,一切都存在希望。
当农户还在过年的气氛中没走出来时,消息已经传开了,独活有假了,已经没人要了。价格从开始的120元/公斤到扩大量后的没人要,小收购商库存的200多吨,一夜之间看不到明天,农村的路上满是晒干没人要的独活。
中药材种植有风险吗?
没有
甘肃陇西是黄芪的主产区,全国的药用黄芪有陇西一带的周边县种植,每年客商云集陇西,市场上交易,该地的主要经济收入主要靠黄芪,已经种植了很多年了,一直价格平稳,除了非典那年。
所以说中药材的种植的风险在于是否为常规产地,是否为大宗用药有极大关系。切不可看两到三年的价格上涨,利润大增,盲目入手,跟风种植,这里面存在市场饱和,含量出现问题,药用出现替代品,人为炒作。一旦跌落,全部为干柴棍,一文不值。在大宗品种的常规产地,种植完全可以,每年客商都会来,市场也完善,大宗中药材,人为炒作的少,量特别大,不容易带起来。
投资性的中药材谨慎进入,先从主产区了解入手
天水市是甘肃下辖的一个地市,在省区东南部。天水的发展算是比较滞后的,管辖面积不到1万5平方千米,18年常住大概335.49万,地区的经济值也只有652.05亿。虽然经济的数据不是很好,不过天水市还是很有自身特色的,传说这里是女娲和伏羲的故乡, 历史 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这里还是秦人的发源地,文字记载的 历史 就有3千年。
天水经济滞后,但是 旅游 和资源比较丰富,比如麦积山景区,它一个下辖的县城,清水县,中药材的产量非常可观。清水县其实处在山地向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整体海拔还是偏高,管辖了2012平方公里的土地,18年人口超33万,经济值只有44.51亿。今年才刚被批准退出贫困县的队伍。好吧经济什么的我们就不说了,还是说说这里的 历史 和资源,还是要看到好的方面的。
清水是轩辕帝的诞生地,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大杂烩的地方,秦汉文化、唐宋文化、还有金和西夏文化在这里交融,境内的古城和遗址无数,只不过被保护和开发的比较少,很多地方都是鲜为人知的。
像花石崖,名字好像就是一个山崖,其实是一片山脉,而且山脉上的建筑也比较多,从山脚一直到山顶,零零星星的都有,不过建筑能留下来的大部分还是明清的,毕竟时间是把杀猪刀,久远点的很难保存下来,不过各种庙堂殿宇也足够欣赏了。宋墓博物馆,清水县发现了一片古老的墓葬区,发掘出来的宋金文物不少,大多整理到这个博物馆中,可以去观赏一下。
石洞山,一个海拔1700的山脉景区,主要景观是奇特的岩石构造,这边可能是因为干燥和风大,所以地质结构比较不稳定,所以岩石容易出现碎裂崩塌等情况,所以就形成了奇特的岩洞奇观,这里还可以看到排列整齐的林海,自然景观比较原始瑰丽。
清水已经探明的矿藏确实不多,但是生物资源丰富,除了常规的动物和植物资源,中药材资源崭露头角,而且很多比较名贵的药材,像麝香、鹿茸等,中药年材产量能达到2千吨,是个小药库。
看来清水的发展还是要靠 旅游 啊,大家对清水的景点感兴趣么?
往期精彩
贵州一低调县城,去年才退出贫困县,却有3大高速、3大铁路通过
运城一下辖县城,县名为汉武帝刘彻所赐,辖区耕地面积79.2亩
贵州一县城,被誉“温泉之乡”,耗资178.83亿高速即将贯通
以黄河命名的县城,河水倒灌560万亩土地,全年无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