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质量等级标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1:10:50
字号:

1.质量和批次等级标准一个批次的切花进行拍卖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中药材质量等级标准

①批次花必须具备好的内在质量。

②批次花必须是新鲜的。

③批次花成熟度必须在阶段1、2或3(成熟阶段发展表中已有论及)。

④批次花必须无来自动物或植物寄生物的损害。

⑤批次花在:a.花/花序/花芽;b.枝条/茎秆;c.叶/针叶/刺上无损伤/无缺损/无偏离/无污染。

⑥批次花必须有优美的形状、结构、新鲜的花和叶颜色。

⑦茎的最下10厘米处必须无叶片。

⑧茎秆必须挺直、强健,有足够的韧度支持花。

⑨批次花必须有相同的颜色、厚度、强健度和花束大小。

⑩批次花必须以固定的方式进行定级。

批次花必须有适合的外包装。2.必要条件及质量评定假如一批花不满足以上一项或更多相条件,这批花应作为有质量问题的花进行贸易。若这批花判别时有一个宽范围允许差,在拍卖时视为无质量问题、中度质量问题(偶数质量代码),还是严重质量问题(奇数质量代码)。一般质量评定以表2-16、表2-17为基准进行。

表2-16内在质量问题(如乙烯敏感性、低温伤害等)允许差参数批次花枝数允许差小尺度大尺度<5%无质量问题中度质量问题5%~25%中度质量问题严重质量问题>25%严重质量问题不能交易

表2-17外在质量问题(如萎蔫、枝条硬度、病害、叶斑、不完整叶和新鲜度)允许差参数批次花枝数允许差小尺度大尺度<5%中度质量问题严重质量问题≥5%严重质量问题严重质量问题3.各级花的补充等级评定条件如果等级评价按长度、重量或其他特征,下列补充规则可应用于切花的等级评定,其产品规格有说明哪些方面是等级评定的主要依据。

按表2-16提到的要求,若评有轻度或中度质量问题,则产品可判为1级;若评有严重质量问题,则产品定为2级或更高的级别。

(1)按长度定级①切花按长度定级,且级别规格以80厘米长为基准,以5厘米为一个增长基数,甚至10厘米为一个增长基数,如表2-18。

表2-18按茎秆长度定级最小茎秆尺度等级编码25厘米02530厘米03035厘米03540厘米04045厘米04550厘米05055厘米05560厘米06065厘米06570厘米07075厘米07580厘米08085厘米08590厘米090等,按5厘米递增等,按5递增②在一束切花中最长枝与最短枝的长度相差不能超过3厘米。

③茎秆必须规则整齐,花束主花(蕾)看上去规则整齐,茎秆大小粗细均匀。

④切花进行贸易时长度等级是通过等级编码来反应的;最短茎秆长度—弯曲茎秆长度都有所反应。这三方面在定量等级编码中都会被用到。如表2-18。

(2)按重量定级①根据产品,切花按重量以1、2、5或10克为基数定级。

②切花进行贸易时重量等级是通过等级编码来反应的,这三方面在定量等级编码中都会被用到。一批花的平均茎重量是决定这批花等级的参数。

(3)鲜切花花蕾数①按花蕾数定级如表2-19。

②如果切花是按一定的条件(更高要求)定级,规定每10枝捆成一束,多头类最低限度5个分枝上至少有5个好的花蕾。

③在贸易时花蕾数在等级编码中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在一批花中,等级表明确指出单枝花着生的最低花蕾数。在定量等级编码时有2种类型的花可用到如表2-19。

表2-19按花蕾数定级大花型每枝花的最小花蕾数小花型每枝花在最小花蕾数等级编码110≥120≥230≥335

表2-19按花蕾数定级(续)-1大花型每枝花的最小花蕾数小花型每枝花在最小花蕾数等级编码440≥450≥555等等等(4)按其他特性定级产品可根据成熟度、花蕾数、花序长、花茎、花萼和叶鞘长等参数来定级鲜切花成熟度。

评级时,为何会出现在同一批次花中最大限度的两个连续成熟度阶段(在成熟阶段目录单中可见成熟阶段)(除其他因素外)。在定量成熟度等级编码时有两种类型的花可被应用到,在一批花中若有50%以上的花达到成熟则这批花即是成熟的。4.质量类别的等级编码参考荷兰拍卖市场及国内的市场,可用拍卖的切花可分为3类:A1、A2和B1,根据它们符合其质量要求和等级标准的范围。

(1)质量编码一批花符合质量要求和等级标准的尺度是由其本身的质量因素决定的。质量的好坏可通过表2-20对应的各项质量编码来表明:

表2-20质量编码表质量标识质量编码无质量问题无质量问题中度质量问题偶数质量问题严重质量问题奇数质量问题(2)质量类别的划分根据资料编码,切花的质量类别可划分如下:

以下质量编码视为偶数编码以下质量编码为奇数编码1.211.481.234.941.256.121.336.141.399.391.438.17这些花卉等级代码都代表每一花卉的特性,和切花产品相匹配的信息代码都是被强制和推荐的。对与每一切花品种的特征代码都以详细的说明并有对应的等级。

根据以上的一些标准,来进行鲜切花的产品质量评估和检验,是否符合拍卖市场和市场批发和零售。在荷兰的拍卖市场对于花卉的进出拍卖都有一定的法令和规定,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花卉还有专门的规定。

玫瑰作为世界上重要的鲜切花之一,在进入拍卖市场前有着重要的标准限制。对于以下提到的几种情况,拍卖市场将不予贸易流通:

①茎秆得灰霉病会呈有灰白色霉层,且有时长有菌丝,茎秆的褪色失水这些都不得进入拍卖市场。

②当染灰霉病的花瓣数在5或5片以上就被视为严重侵染。

③当切花掉落的花瓣数在2片以上,或花可见的萎蔫,或完全开放性的玫瑰,或花朵的开放度在50%以上的。

④当花瓣在5瓣以上的叶缘变干(大约1厘米)。

⑤当茎上的叶片脱落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⑥叶片的变黄或变褐,如果这种想象的发生占叶片总数的一半时就不符合市场要求。

⑦当花茎的弯曲度在90°以上,茎秆的弯折处微管系统和内部细胞就会受损导致切花提前萎蔫死亡,这样就不能进入拍卖市场。

⑧通常花发育分为五个阶段:花苞紧实型、松散型、半开放型、开放型和完全开放型。而当花到达第三阶段时,花苞将慢慢走向萎蔫,如果检测出有叶的局部或整体萎蔫超过总叶片数的50%时就被市场拒绝交易。

以玫瑰为例花发育的五个阶段(图2-1):

图2-1玫瑰花发育的五个阶段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吗?执业药师栏目诚意整理“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中药材生产与品质”,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一节 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

 1、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2、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

 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

 3、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4、一药多基原情况普遍存在。

 第二节 中药材的产地

 道地药材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

 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

 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

 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3.云药:主产地云南。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主产地贵州。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产地河南。如著名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

 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6.浙药:浙江。如著名的“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

 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

 7.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如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

 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

 8.北药: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

 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

 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9.华南药; 10.西北药

 11.藏药:主产地青藏高原地区。如“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甘松、胡黄连、

 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高频考点:新疆的雪莲,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甘肃、青海的大黄,宁夏的枸杞,内蒙的黄芪、麻黄,江

 西的枳壳吉林的人参,山西、陕西的党参,河北的黄芩,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金银花,阿胶,江苏的薄荷,安

 徽的丹皮,木瓜,浙江的玄参, 福建的泽泻,广西的蛤蚧, 辽宁的细辛,贵州的天冬、天麻、黄精、五倍子、

 杜仲、吴茱萸,四川的黄连、附子, 西藏的冬虫夏草。

 第三节 中药材的采收

 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最高可

 达28%,如已开花,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

 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而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不一致的,

 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一) 植物药类:不同的药用部分,采收时间也不同。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均可采收,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如黄柏、厚朴、秦皮等。如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术”。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

 花初开时采收的如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西红花等;红花则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果,如枳实、青皮等。

 7.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幼苗高 6~10cm时或秋季花蕾

 长成时。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花茵陈”。

 8.藻、菌、地衣类: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情况也不一样。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

 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散落;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海藻在夏、秋两季采捞。

 (二)动物类药:动物药因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也不同。大多数均可全年采收,

 (三)矿物类药

 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挖。

 四、采收的注意事项

 ①按需采药:采收时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分期采集,合理轮采。②轮采、野生抚育和封育相结合。

 第四节 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中药材采收后,除少数要求鲜用外,如生姜、鲜鱼腥草、鲜石斛等,要经过产地加工,其目的如下。

 1.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2.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

 3.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4.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5.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1.捡、洗: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但具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洗。

 2.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如大黄、

 鸡血藤、木瓜。但对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如当归、川芎等。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

 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但加 热时间的长短不等,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天

 麻、红参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有些动物药,如桑螵蛸、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4.搓揉:如玉竹、党参、三七等。

 5.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常将药材堆积放置,

 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 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口诀:

 发汗不中断,玄乎!)等。

 6.干燥:除少数药材,如石斛、鱼腥草、地黄、益母草等,有时要求鲜用外,大多数药材经加工后均应及时

 干燥。(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

 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 4)少数药材需

 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100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