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药桂枝,具体有哪些作用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0:53:48
字号:

桂枝,是一味疏风散寒的中草药,味辛甘,能够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比较温柔。有温通经脉、祛风散寒、宣痹止痛的功效,经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痰饮、水肿、心悸等还用于风寒湿痹,经络不通的肢体关节疼痛。风寒之症适用,温热之症不能使用,对于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能使用本品。

你知道中药桂枝,具体有哪些作用吗?

古人中最善于用桂枝入药的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桂枝命名的方子很多,用到桂枝的有43处之多,在甘草之后位居第二。可见古人对桂枝有多重用。桂枝是啥呢,其实桂枝就是肉桂的干燥嫩枝,长椭圆形,多分枝,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特异的香气,微甜、微辛,道地桂枝就是广西桂枝了。

桂枝入药已经有很久远的 历史 了。早在东汉时期的《伤寒杂病论》中,用到桂枝的地方多达38种药方,并且随着配伍不同,功效也不相同。《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牡桂,味辛温,主上气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从该段文字记载可知桂枝具有降气、利关节,补中益气之功。本书将其列为上品,可强身保健,为诸药先聘通使,曰:“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可见应用广泛之所在。

1、散寒解表

桂枝辛温发散,具有疏散风寒的作用。古代历代本草书中对桂枝的作用都是记载的散寒解表。

2、调和营卫

《本草纲目》说:“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景岳全书》说:“桂枝气轻,故能走表,以其善调营卫。

3、温通经脉

桂枝的药用部位是枝条,枝条具有通达四肢的作用,还能温通经脉。

4、温助阳气

历代医学家都认为桂枝有温通五脏的阳气,调畅血脉和经络,还能补中益气,具有治病 养生 养颜的作用。

5、利肝肺气

中医上认为桂枝能够平肝、伐肝、抑肝的作用。从桂枝的气味和习性来说,桂枝有利肝肺气的作用。

桂枝能旺盛行血,属于温热药物,所以,在风温等热性传染病的时候,就不能用桂枝了。比如高热、脉象洪大而汗不出者,就不能使用桂枝了。如果用错了,会引起鼻子出血。

有口干舌燥、吐血、咳血等内火的患者,也不能使用桂枝。桂枝的常用剂量是3克-6克,用于解表的最少也需要2.4克-4.5克,一般情况下使用6克剂量较多。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时候,用量比较大,甚至达到30-45克,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的介绍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药大词典》言其有?发汗解肌,温经通阳。治风寒表证,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桂枝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桂枝的功效和作用

 散寒解表

 桂枝辛温发散,具有疏散风寒之邪外出的功能,《神农本草经》(以下称《本经》)言桂枝?味辛,温,无毒?;宋《本草别说》:?仲景《伤寒论》发汗用桂枝?;清《本草备要》也云:?桂枝治伤风头痛,无汗能发;中风自汗,有汗自止?。可见历代本草书对桂枝具散寒解表功效的观点是统一的。但清代部分医家认为桂枝性温且热,性偏则有?毒?,宜辨证明确后使用,否则用之则伤人。

 调和营卫

 历代医家多认为桂枝有调和营卫的作用。《本草纲目》说:?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景岳全书》说:?桂枝气轻,故能走表,以其善调

 营卫,故能治伤寒,发邪汗,疗伤风,止阴汗?。清《本草求真》直接谓之?调和营卫?。可见历代医籍和本草著作都认为桂枝具有调和营卫的功能。

 温通经脉

 桂枝药材为枝条,枝条可通达四肢,具温通经脉之功。清张秉成指出:?桂枝体用可通肢,辛甘能入血,温经达络散风寒。?(《本草便读》)。汪昂评之?痛风有风痰、风湿、湿痰、瘀血、气虚、血虚之异,桂枝用作引经?(《本草备要》)。黄宫绣对其宣痹的功能进一步阐发说?桂枝能横行于臂,治痛风(行痹),须用桂枝以为响导。?(《本草求真》)清周岩在《本草思辨录》中总结道:?桂枝所优,在温经通脉,内外证咸宜?,均说明桂枝具温通经脉之效。

 温助阳气

 桂枝性温且热,入气分,味辛甘,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为?阳中之阳?(《药性赋》)。桂枝气厚,?气厚者为阳?、?厚者发热?、(《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神农本草经》言?补中益气?,《名医别录》?主治心痛?,《本草经集注》?主温中,心腹寒热冷疾。理疏不足,导百药无所畏。?等,从历代医家之论可见桂枝不仅温通五脏的阳气、调畅血脉和经络,而且还可补中益气,具治病养生驻颜的功能。

 利肝肺气

 陶弘景首次提到桂枝?利肝肺气?的功效,利肝气包括了平肝和疏肝两方面的作用,利肺气则指肃降肺气。具辛温之性的桂枝,何以能平肝肃肺?桂树之下无杂木?(《吕氏春秋》),从古书的记载均可见桂树能?克?其它树木,为?百树之王?。中医则引申为桂枝能平肝、伐肝、抑肝木。《本草求真》说:?桂枝,其体轻,其味辛,有升无降,故能入肺而利气,胁风本属于肝,凡治胁风之症,当用桂枝入肝以平?。温病大家叶天士则更有精辟论断:?桂气温,秉天春和之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润泽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从桂枝的气味和习性来说明桂枝利肝肺气。

 桂枝的宜忌

 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

 桂枝的临床应用

 治疗风寒

 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治疗风湿

 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治疗痰饮症和膀胱蓄水

 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1、桂枝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散寒解表、温经通脉、促阳化气等功效。对于身体患有风湿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闭经、痛经、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等临床表现,通过桂枝进行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对于身体出现的阳气不足以及身体出现命门火衰、肾阳不足、腰膝疼痛,均可以通过桂枝进行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它对于身体还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具有抗癌、防癌作用,以及对身体风湿疾病都有良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并为它对于身体出现的水肿以及奔豚证,均可以通过桂枝治疗。

2、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不适合用桂枝服用,比如身体出现温热表现,以及身体出现多汗、血热妄行或者身体高热表现症状,需避免应用桂枝。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1004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