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著名旅游景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0:50:12
字号:

 江西的红色文化闻名中外,有着许多的文化古迹,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江西的著名旅游景点大全哦!

江西的著名旅游景点

 一、景德镇瑶里

 瑶里的古名是“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的发祥地而得名。这座古朴的村落,历经瓷器经商带来的喧嚣繁华,也享有清香绵长茶叶的宁静悠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山环水绕的区域位置,使得瑶里拥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誉。如今的瑶里,更像是一位看淡过往的老者,静静在一旁,微笑着观望这里再次兴起的热闹与喧闹。

 二、乡村婺源

 位于江西东北的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每年来此的游客不计胜数。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小桥流水的三两人家,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道路,春天来时开满遍野的油菜花海,婺源,无疑符合了大多数人对于古镇的印象。的确,这个古老的村落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处于三省交界的地理位置,也使得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婺源,在游客的到来中,逐渐焕发新的生机。

 三、吉安钓源古村

 位于吉安市的钓源古村掩映在葱荣的古樟之中,飞檐翘角在绿荫里若隐若现,难以看到这个村落的真正的面貌。古村的格局其实暗含来了古代阴阳八卦的理念,排水沟四通八达,封火墙直指天际,水火之中,相互调和。这里的建筑精美华丽,栩栩如生的精致雕刻更是这里的一大特色。钓源的日子很安静,带着一点淡淡的旧时光的味道,就像是泛黄的老照片,值得怀念,值得记忆。

 四、乐安流坑古村

 走进抚州乐安的流坑古村,恍然间,仿佛是在读一本厚重的古书。这座自五代南唐建立的村落,在历史的浩瀚烟云中,早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董氏家族世代居住于此,并成为这里的大姓,科举、经商、农耕、做官,各种生活方式相互交融,变得昌盛繁华。将近300座的明清建筑,连缀一片,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朴实素雅。井然有序的建筑格局,传承了血缘宗亲的原则。流坑,就像是中国古民居的文化缩影。

 五、铅山河口古镇

 河口古镇位于上饶铅山县,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便利的水运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在明清之际繁盛一时,各处货物在这里集散,手工业极为兴盛,也因此拥有“八省码头”的美誉。历史远去,曾经的商业重镇早已褪去光彩,已然恢复宁静。只是那一栋栋墙面斑驳的老房子,一条条被独轮车磨损得不再平整的青石板路,仿佛还在证明着这座古镇的历史。

 六、南昌安义古村

 坐落于南昌梅岭脚下的安义,实际上是一个由罗田、京台、水南三村组成的古村落群。长长的古街道诉说着昔日两侧店铺门庭若市的喧闹,拥有48个天井的士大夫第则表明这里曾经的.庭院深深,6人合抱的黄樟或许见证了古村的变迁与发展。

 唐朝蕲洲黄氏的避难之地,如今已成为一片安静的乐园,赣商文化和田园风光的相互交融,让人久久流连于此不愿离去。

 七、宜黄棠阴古镇

 位于宜黄县城宜水之畔的棠阴古镇,始建于北宋年间。因盛产夏布而商贸兴荣,并由此产生许多富商巨贾和众多建筑华美、庄重宏伟的建筑。八府君祠、罗家大院、恒福安、式好居等,每一幢建筑都凝聚了无数的心血与钱财,由此形成了繁复回环的深宅大院。

 而尊师重教的学风、美丽的自然风光更为这里添上不少色彩。历经沧桑巨变,棠阴早已不是当初的大镇,但它所留下的宝贵遗产,则值得我们探究与铭记。

 八、瑞金密溪古村

 密溪古村深藏于瑞金市九堡镇凤凰山下,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女子,还远不为人所知。罗氏宗族在这里自成一脉,所建的屋宇多为坐北朝南,背山面水,遵循了严格的风水之说。

 密溪文风昌盛,经商者也多,二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密溪精美绝伦的建筑和叹为观止的装饰艺术。这里历经战乱、时代变迁,很多建筑呈现出美人迟暮的衰败感,但同样,也是一份不可忘却的记忆。

瑶里镇的历史传说

瑶里地势高峻,峰峦起伏叠障,平均海拔在400米以上,尤其是瑶里境内东北部分布着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近20余座。其中,东端的五股尖主峰海拔1618.4米,为景德镇境内最高峰。东缘香油尖、东北端的白石塔、南端的三花尖,海拔都在千米以上,瑶里境内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在82.3%以上。由于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水质甚优,是昌江支流东河的发源地,属一级水源,土质肥沃,有较多排水好的坡地,十分适宜茶叶的生产条件。 除了茶叶及其相关产品以外,瑶里的特产还有香榧、苦槠、香菇、石耳、板栗、笋干等。瑶里的土特产营养丰富,自然少污染,受到外地游客的喜爱,很多人争相购买,成为当地居民创收的一大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同很多地方一样,瑶里的民俗艺术正在衰落,很多艺术形式都已经失传,甚至一些庸俗的、低级的文化现象抢占了传统优秀文化的阵地。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看,这种现状很不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和健康旅游文化氛围的形成。会阻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下面就旅游业发展的三要素,谈谈瑶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旅游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活动。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我们去的那十天(七月初到七月中)并不是当地的旅游旺季。按村民介绍,八月份旅游会升温。我个人分析由于暑期较长,旅游者并不十分集中。五一,十一黄金周旅游者相对集中。另外旅游者以本省和附近省份的为多。主要是安徽、湖北以及江西本省为主。这一点从进出景区的车辆的牌照上可以看出(以皖,鄂,赣为最多)。旅游资源上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介绍了。这主要包括旅游交通、食宿、通信、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关于这一点在后面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中一并说明。

浮梁瑶里镇,有座东西走向的青山,名叫高岭。山下有个村庄,叫高岭村。相传很久以前,高岭村住着一户姓高的人家,夫妇二人租种当地财主几分簿田,再垦山种些玉米、红薯等杂粮。一年忙到头,辛辛苦苦收下一点粮食,除了交田租外,所剩无几,主要靠瓜、薯、菜充饥,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高家夫妇虽然很穷,却很善良,乐意帮助别人。平日,只要听说谁家揭不开锅,他俩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省下口粮给人送去。因此,乡里乡亲都夸赞他俩是好人。

有一年隆冬腊月,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这天,高老汉清早起来,打开大门,远望满山遍野一片洁白,近看屋檐下躺着一个衣服破旧,几乎冻僵的白发老人。他叹了一口气,走上前,弯下腰,用手探探其鼻孔,尚存一丝气息,急忙叫老伴一起将老人抬到自己的床上,为他盖好被条,并将自己身上穿着的破棉袄脱下来盖了上去,自己却披件簔衣守候在旁。一会儿,他老伴端来热腾腾的姜汤,高老汉扶起白发老人躺在自己怀里,高太娘细心地一匙一匙地将姜汤喂进白发老人嘴里,老人终于苏醒了。睁开眼睛望望他俩,尚不能说话,用手指指嘴巴,意思是他想吃点东西。高家夫妇心想,老人初愈,不能吃玉米、红薯之类的瓜果菜,最好是用大米煮粥。哪里去弄大米呢?想想只好到当地财主家去借一升还两升的高利大米。借到米以后,高大娘煮好稀稠合适的粥,端到老人面前,一勺一勺地喂他吃。老人吃了一碗粥,精神好多了。下得床来,突然一下子站起来,激动地说:“你夫妇俩确实是好人,果然名不虚传,好人一定会有好报!”说完,就从衣服口袋中掏出一颗洁白晶莹的小石子,递给了高老汉说:“我无以回报,这里有颗小石子,你将它种到山里去,过七七四十九天,再去那里挖,一定有取不尽的白玉土,它是制瓷器的上等原料,运到昌南镇(景德镇的原名)去卖,会卖好价钱。日后,你们就吃穿不愁了。”说完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人影。高氏夫妇被眼前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心想:“是不是遇到了神仙?”

夫妇俩遵照老人的嘱咐,冒着严寒到山中挖了一个深坑,将小石子种了下去。过了七七四十九日,他俩来到原址,挥动锄头一挖,果然出现了奇迹,只见原本是**的泥土,居然变成了白白嫩嫩的玉色土。心中非常高兴,双双跪在地上叩谢神灵。他俩想,一家有不算有,只要大家都有,才能过好日子。于是,跑回村中,走家串户,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大家,并且动员乡亲们一同上山去挖玉土。大家齐动手将玉土挖出来用船运到昌南镇,卖到了好价钱。从此,这一带村民改行挖玉土卖,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昌南镇自从用这种玉土作坯烧瓷,烧出来的瓷器更加精美,被称作“假玉器”。于是做瓷器的人都把这种玉土叫做“高岭土”。

清康熙年间,有位名叫昂特雷柯莱的外国人到景德镇,系统地研究了制瓷原料,又到高岭土的产地考察,并写了一篇文章,向全世界介绍制瓷原料高岭土。自此,高岭土举世闻名。 田下了水,牛要歇三四个月。绕南人就将牛大大小小赶进白石塔内外牛棚,放野牛。请白石塔最内处的老爷庙中的老爷照看。绕南村民到老爷庙中点香烧纸,将竹甩(竹枝、看牛的工具)供在老爷面前。

老爷非常灵,牛清早各自上山吃草,傍晚全都集中到老爷庙前的大坦睡觉,牛仔在中间,成年牛便头对屁股一一围绕在牛仔周围。

在豺狼豹出没的深山老林中,绕南的牛从没丢过一条,不能不说是老爷的照看。 人们都说汪胡的茶叶闻名遐迩,殊不知,在很早很早以前,汪胡的米酒更为人们所称赞,远近闻名。因为汪胡的泉水纯净甘甜,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酝造上等米酒的优质之水。尤其是利用老虎岗的老虎尿酝造的“浮红”米酒,更是香甜可口,醇劳扑鼻,成为当时天下名酒之一。

汪胡的“浮红”米酒吸引了天下众多文人墨客,同样也引来了天上众仙,群仙纷纷特香光临汪胡,品饮“浮红”米酒。

众仙中有一只玉帝坐骑神龟,因“浮红”米酒醇香可口,贪杯多饮,延误了回朝期限,害怕玉帝怪罪,见汪胡风景秀美,索性停留在汪胡河谷中,天天游玩赏景,饮酒纵乐,好生逍遥。

随着日子的推移,神龟胆子不仅越来越大,而且酒量日增,嗜酒成瘾,便天天深夜潜入各家酒坊偷喝米酒。起先汪胡百姓未曾察觉,随着各家酒坊米酒不断地被盗,人们才发现是天河谷中的神龟所为。但汪胡百姓想尽各种办法,都无能力,驱赶走神龟,百姓们迫于神龟的魔法,纷纷地逃离家园,从此,汪胡制酒业一蹶不振,由此而衰败下去。

一年,八仙慕名汪胡“浮红”米酒,结伴前来汪胡游玩。来到汪胡才知,汪胡已让神龟弄得鸡犬不宁,早已闻不到“浮红”醇香了。八仙们闻听此事,个个震怒,决心捉住神龟,为汪胡百姓讨回公道。

神龟深居在天河谷中龙井深潭里,平时并不轻意出潭活动。八仙们为了从龙井中引出神龟,让铁拐李将宝葫芦中的美酒滴于龙井中,并放置宝葫芦中于龙井边,众仙们纷纷埋伏于龙井周围。神龟已久不闻酒香,闻到酒香味,急不可待地潜出龙井,爬至葫芦偷喝美酒。说时迟,那时快,吕洞宾抽出宝剑,一剑刺向神龟,神龟头来不及缩回龟壳,早被吕洞宾的宝剑砍去半边嘴巴。神龟痛得哇哇怪叫,当神龟看周围八仙时,赶忙跪地求饶,八仙们念神龟与已同为天仙,不忍心处死神龟,便惩罚神龟镇守天河谷,将功赎罪,永不回天庭。

至今,汪胡天河谷中,便留下一只少了半边嘴巴的石龟,天天伏在河边,向汪胡百姓谢罪之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100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