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l1日,我院水产所科技人员成功运送5万尾养殖鱼类新品种长丰鲢夏花鱼种到太湖县花凉亭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珠珊湖水产良种场。这是继异育银鲫中科3号之后,我院水产所无偿帮助太湖县引进的又-鱼类新品种。
此次引进的5万尾鱼种,预计经过2年养殖,群体产量可达6万千克,经过4一5年的培育,部分个体可以选择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从而实现苗种本地化,扩大良种覆盖率。
长丰鲢是中国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经过2O余年精心选育而成的四大家鱼首个新品种。该新品种经过连续2代雌核发育和2代系统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而成,选育工作先后获得国家七五至十-五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支持。长丰鲢体色银白,鳍条灰色,为中上层鱼类,具有耐低氧、抗病强、不顶水、性情温顺、易捕捞等特点,主食浮游植物,也食浮游动物和各种碎屑。与普通鲢鱼相比,发病率低,平均亩增产l6.4%以上,生长快,个体大,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
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于1985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直接管理,挂靠在长江水产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室,是农业部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甲级资质机构。
该中心长期承担长江中上游区域重要渔业水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调查和评价,参与制定渔业环境质量和渔业污染事故调查、评价的和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编制,以及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态毒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开展污染和非污染项目的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和鉴定。目前该中心有16人持农业部颁发的污染事故调查鉴定上岗证(其中专职人员10人,兼职人员6人),持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书人员7人。
该中心建立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国家、部(委)和院级科技成果奖18项,参与了大量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调查鉴定工作,为保障渔业水域环境安全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地 址: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科技园武大园一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