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时移走互啄倾向较强的鸡只,单独饲养,隔离被啄鸡只,在被啄的部位涂擦龙胆紫等苦味强烈的消炎药物,一方面消炎,一方面使鸡知苦而退。作为预防,可用发电机用过的废机油涂于易被啄部位,利用其难闻气味和难看的颜色使鸡只失去兴趣。
2、断喙尽管不能完全防止啄癖,但能减少发生率及减轻损伤。
7-10日龄断喙效果较好,开产前再修喙一次。断喙务求精确,最好请专业人员来做,成功的断喙既可以防止啄癖又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
3、光照不可过强,以3瓦/平方米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鸡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产蛋期易发生啄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4、降低密度,为鸡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
5、加强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
6、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堆叠,烦躁不安、啄癖增强。
7、提供完善的平衡日粮,注意玉米含量不要超过65%,无动物性蛋白配方应特别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避免饲料单一,会收到良好效果。
8、补喂砂砾,提高消化率。可从河砂中选出坚硬、不易破碎的砂石,雏鸡用小米粒大小,成鸡用玉米粒大小,按日粮0.5%-1%掺入。
鸡出现啄羽啄肛现象,可能是因为环境、饲料等不良刺激导致。治疗方面可以进行行为干预与药物治疗。鸡身上皮肤发红可能是皮肤炎症、寄生虫、细菌感染等原因,需对症治疗。平时还需加强对鸡舍卫生的管理,保持饲养环境干燥清洁,提高饲料质量,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鸡出现啄羽啄肛现象可能是因为群居环境下压力过大,或者饮食不均衡,缺乏必要的营养素。治疗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保证营养充足,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等。鸡身上皮肤发红可能是因为皮肤感染、虫害、过度啄食等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
治疗方法包括保持环境卫生,观察并清除寄生虫,使用有效的药物杀灭病菌,给予必要的抗炎药物等。及时治疗是保证鸡健康的关键。
鸡出现啄羽啄肛现象,可能是由于群体压力大、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不当等造成的习惯性行为。解决方法可以包括改善饲养环境、增加饲料的口感和营养成分、用刺激性较小的物品替代鸡啄羽的部位等方法。
鸡身上皮肤发红可能是由于皮肤划破感染、寄生虫、过度饲喂或饲料不良等引起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消毒剂和药膏清洁划破部位、给鸡清洗环境和定期驱虫、注意合理饲喂等方法。若不确定病因,建议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饲养的鸡出现啄羽啄肛现象可以使用一些维生素的药物治疗鸡身上皮肤
发红的原因是体外寄生虫,像螨虫、虱子,引起鸡身体发痒,用嘴啄痒部位,出血引起的啄癖
一、发病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蛋鸡舍空间不足,气温高,鸡群烦燥不安,易啄肛啄羽。
2、禽舍光线突然增强,特别是冬季为了保温,将鸡舍各门窗用塑料布封起来,整个冬天,塑料布上落很多灰尘,通过塑料布照进鸡舍的光线比较暗,春天来临,气温升高,各鸡场将鸡舍门窗上的塑料布全部拆除,鸡舍内光线突然亮起来,这时,如果有脱肛的鸡,马上就会被啄。
二、防治措施:
1、及时断喙及修喙,断喙时间为7-9日龄,修喙为开产前,断喙时,补维生素K3,可减少断喙应激。
2、鸡舍光线不可过强,特别注意向阳侧的窗户应该用红色布遮挡。当发生脱肛,啄肛时,可用红光照射,可取得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