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广义的农业机械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蚕桑、养蜂、食用菌类培植等农村副业机械。农业机械属于相对概念,指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所有机械的总称,农业机械属于农机具的范畴。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称为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一般按用途分类。其中大部分机械是根据农业的特点和各项作业的特殊要求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如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作物收获机械、畜牧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另一部分农业机械则与其他行业通用,可以根据农业的特点和需要直接选用,如农用动力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中的水泵等;或者根据农业的特点和需要把这些机械设计成农用变型,如农业运输机械中的农用汽车、挂车和农田建设机械中的土、石方机械等。
农业机械动力 柴油机
农业机械还可按所用动力及其配套方式分类。农业机械应用的动力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农业机械的行走或移动,据此可分为人力(手提、背负、胸挂和推拉)、畜力牵引、拖拉机牵引和动力自走式等类型;另一部分用于农业机械工作部件的驱动,据此可分为人力(手摇、脚踏等)驱动、畜力驱动、机电动力驱动(利用内燃机、风力机、电动机等)和拖拉机驱动等类型。在同一台农业机械上,这两部分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动力。按农业机械与拖拉机的配套方式,可分为牵引、悬挂和半悬挂等类型。
按照作业方式,农业机械可分为行走作业和固定作业的两大类。在行走作业的农业机械中,又有在连续行进过程中作业的连续行走式和行进与作业过程交替进行的间歇行走式两类。在固定作业的农业机械中,则有在非作业状态下可以转移作业地点的可移动式和作业地点始终固定的不可移动式两类。
按照作业地点,农业机械分为野外作业(田间、牧场和果园等)、场院作业、室内作业(厂房、机房、库房、温室和禽畜舍等)、水中或水上作业(河流、渠道、水库和水井等)、道路作业和航空作业等类型。
更多详细资料可以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回答
休闲农业是日本主要的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了市民农园、观光农园、民宿农庄、农业公园和森林公园。其中观光农园在我国也很常见,是我国发展农业的主要模式之一,在日本,较流行的观光农园有青森县苹果试验场和樱桃生产园,以及有“东方普罗旺斯”之称的日本北海道富良野的富田农场,该农场着重发展熏衣草观光园。一、日本农业发展模式
1、农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在日本,休闲农业是主要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模式又可分为市民农园、观光农园、民宿农庄、农业公园和森林公园。 2、休闲农业模式简介 (1)市民农园 1市民农园指都市居民以休闲的生产方式种菜、养花以及种植果树,由自己所使用的小面积农园。 2除综合性市民农园外,大部分地区还建立了专业性较强的农园,比如老年人农园、学童农园以及残疾人农园等。 (2)观光农园 1观光农园流行在城市近郊,主要有果园、花园和茶园等,比如具有“东方普罗旺斯”之称的日本北海道富良野的富田农场,用旅游业代替了盈利较少的薰衣草种植业,发展熏衣草观光农园。除了熏衣草观光农园之外,还有青森县苹果试验场、弘前市苹果观光园及生产园、樱桃生产园等。 2观光农园也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模式之一,较为常见。 (3)民宿农庄 1民宿农庄在台湾很火爆,而日本的民宿农庄是从台湾传过去的,与国内简单的农家乐相比,日本民宿更具有明显的特色。 2比起单纯的建设民宿,日本注重民宿与农庄干净的街道、优雅安静的环境的结合度。 (4)农业公园 1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以及特点将农业生产、加工、农业实习、进修等活动与公园的休闲场所相结合,具有多功能性的综合旅游休闲场所就是农业公园。 2日本的农业公园主要集中于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中。 3除去种植果树、蔬菜、花卉等专业性农业公园外,日本综合性的农业公园数量较多,其面积较大,面积大概占日本全国面积的50%。 (5)森林公园 1日本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2/3,因此日本利用森林资源所建造的森林公园数量也多,森林公园是十分重要的保健、文化和教育场所。 2近年来,我国所提倡的“森林康养”产业在日本已经是一项成熟的产业。二、日本农业的特点
1、耕地较少 在1999年,日本的耕地面积为487万公顷,都府县每家农户平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不足1.2公顷,北海道每家农户平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仅为16.2公顷,与欧美大规模发展农业有一定的差距。 2、耕地利用效率高 大量的谷物进行集约化生产,大米1年种植2季,蔬菜等作物用塑料大棚和温室栽培,耕地利用效率高,在1998年,日本每公顷谷物的产量达5849kg。 3、农业技术先进 (1)日本通过保温育苗、品种改良、农药和化肥改良等技术,使农作物的亩产量大幅上升。 (2)通过塑料大棚以及温室技术,使日本的蔬菜1年四季均可耕种。 (3)今后日本还会将进一步发展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开发新品种,发展农业。 4、肥料和农药使用下降 (1)在1997年,日本肥料使用量为151万吨,目前为生产高质量的大米,肥料的使用量有所下降。 (2)为了培育无农药和少农药作物,日本从1985年开始就已降低对农药的使用量。 5、农业机械化 战争后,日本因年轻劳动力不足,所以以大米为中心的农业机械化迅速普及。目前日本大部分农业生产已实现机械化,而农业机械大型化和高性能化还在不断的发展。 6、地力下降 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全年耕种,日本耕地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养分量不足,地力开始下降。 7、农户减少和农业人口老龄化 (1)1999年,日本农户有324万户,比1950年600万农户数减少了一半。 (2)在1999年农业就业人口中,65岁以上日本人约占50%,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 8、农户重新分类 近年来,传统日本农户的子孙开始从事其他行业的情况不断的在发生,因此日本的农户被重新分类,主要分为专职农户和兼职农户。 9、借地耕种增加 农户为提高竞争力,都开始增加耕地数量,但近年来,借地耕种的数量已超过买地耕种的数量。 10、公司和团体参与农业生产 (1)农户和农业劳动者力的数量开始减少,农业法人不断增加,农户们开始成立公司、组合、农协等团体,进行大规模生产。 (2)1999年,日本农业团体达6860个,这些团体主要从事养鸡、种稻、养牛、养猪等养殖业。 (3)从事大米生产和流通服务的团体达13120个。 11、粮食自给率低 (1)日本有自给生产能力的粮食以及畜产品,仅限于大米和鸡蛋。 (2)1998年,日本大米自给率为95%,鸡蛋自给率为96%。但是由于国外农产品价格低廉,日本从海外进口农产品数量增加,国内生产量下降。 (2)1998年,日本水果自给率为49%,肉类为55%,鱼贝类为66%,蔬菜为84%,小麦为9%,大豆为3%。 12、粮食大量进口 1997年日本进口玉米的数量居世界第一,同时也进口大豆、小麦、砂糖、牛肉等农产品,世界农产品贸易额中,有1/10属于日本。